朱元璋的儿子们与孙子那些年的那些事(三)

文小叔说历史 让历史更美更有趣更贴近生活
这个时候,朱元璋恨不得以撞墙的方式来缓解痛苦。最后也不知道他怎么下定决心的,还是让儿子去镇守边镇。大概两害相权取其轻,儿子毕竟是自己亲生亲养的,比那些不姓朱的要强得多。可是正是这亲生亲养的儿子害了他,把他的治国理想完全打乱了。
寡头政治的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决策不具有科学性,往往以决策者的喜好为基准。朱元璋在洪武三年,把皇二子封为秦王,镇守关中;把皇三子封为晋王,镇守河东;把皇四子封为燕王,镇守北平。后来的事实证明,朱元璋的这些举动是大错而特错了。
不过,一桩心事总算了了,朱元璋把他那崎岖不平的老脸搓了又搓,后世的事但愿不要出现意外,也不免这几日通宵彻夜的权衡利弊了。他对自己的决定还是满意的。现在帝国的形势是,外有强藩作为屏障,内有仁君打点江山,大明的江山就是铁桶一块。这正是他心目中的理想状态。
可世事难料。他精心培养的太子朱标竟先他一步而去,他怎能不痛断肝肠?丧子的心情虽然沉痛,但理想的顷刻坍塌才让朱元璋倍受打击。故此他才痛哭。
不过,朱元璋不愧是强势帝王,痛苦之后,很快的便着手重新构建自己的理想。按理说,储君被废或是过早薨逝,应该从余下的儿子里面挑选合适的继任。但朱元璋偏偏不这样做,他固执地认为历朝历代之所以发生夺嫡惨案,就是因为做皇帝的没能处理好继承制的问题。不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就会出乱子。
朱元璋老谋深算,朱标一死,剩下的儿子都在揣摩老头子会把储君的位子给谁做,一个个伸长了耳朵打听消息,没准自己就被招入京都,成为新储君,可惜朱元璋全将他们排斥在外,让他们空欢喜一场。
朱元璋心里头明白,他这几个儿子,全不是省油的灯,个个如狼似虎,瞪着血红的双眼在那盯着,看谁来继承储君,然后张牙舞爪扑向谁。朱元璋为了让他们全都死心,不至于为了储君的位子勾心斗角互相厮杀,终于做出了一个惊天之举。
朱元璋决定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新的储君。朱元璋像苍鹰一样,敏锐的嗅觉不会放过一丝异动的征兆。他发现儿子们蠢蠢欲动,于是果断及时地向天下人宣告了这一决定。
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的消息世人尽知,藩王们全都傻眼了,心想,老头子够狠的,这下得了,放下这些年轻力壮的儿子不用,竟然选择了胎毛未退、乳臭未干的小孙子,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燕王朱棣心里尤其不痛快,本来想着大哥一死,这储君的位子非自己莫属了。平时在朱元璋眼中,除了朱标深得喜爱外,燕王相貌奇伟,智勇有大略,也是深得器重的,其他的儿子就比不了他们两个了,可是,自己竟然还比不上一个小娃娃,故此怀恨在心,也为后来燕王发动“靖难之役”埋下了伏笔。
朱允炆也是很意外的,没料想爷爷会如此出招。以前朱元璋不怎么待见朱允炆,原因说起来很好笑,因为朱允炆的仪表有缺陷,头盖骨偏歪,被朱元璋戏谑的称为“半边儿月”,这不难理解,自己长得丑,自然而然的希望自己的后代子孙要漂亮些,要不然世人背地里会笑话,瞧,老朱家都一个样,歪瓜裂枣!
朱允炆是朱标的二儿子,如果老大朱照雄不早夭的话,储君的位子也轮不到他。也许是造物弄人,老天爷偏偏让他做,又偏偏在他的头上面放置了几个比他的实力强悍不知多少倍的叔叔。
朱允炆聪明、仁慈知礼,书读得又好,故此朱元璋才抛弃偏见,对他另眼相看。被立为皇太孙后,朱元璋更是刻意的培养他,亲自督导他上学,教导他处理政事。朱元璋不辞辛劳,目的就是要再造一个“仁君朱标”出来,继续构建自己的理想。
世间没有什么比理想更重要,理想是一切追求的载体。朱元璋对此深信不疑。他是个执拗的人,坚信理想倒了,还可以再造。在这种背景下,朱允炆登场了,但他的可恨之处使得朱元璋的理想最终成空,也使自己的命运注定荒唐。
朱允炆登基了
朱允炆被选为皇太孙时,心里未必有多少欢喜。他心知肚明,这个位子是个招灾引祸的根苗。他读史读得最多,对历朝历代的宫廷政变了然于胸,谁能保证自己不会陷入类似的逆流中呢?他的心里没底。
渐渐的长大了,朱允炆发觉爷爷打造的自以为是铁桶一块的江山,竟然危机四伏。朱元璋分封九个能力较强的儿子分别镇守从东北到西北的边境,为了防备异族入侵,巩固国防力量,九大藩王年年都要操演军事,就是搞现在所谓的军事演习。
由此可见,这些藩王的手中是握有重兵的。这怎么不叫朱允炆忧心?爷爷老了,说不行就不行,一旦两腿一蹬弃世而去,这些叔叔拥兵自保,或是发兵谋反,谁能制止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年少的朱允炆,他因此也失去了少年应有的无忧无虑的权利。
朱元璋是真的老了,对这些潜在的危机变得不再敏感。他认为万事已确保无虞,自己大可以享几年清福。外有强藩可保边境安定,内有仁君可使百姓安康,他的脑海里总是氤氲这样的图景。可是生性多疑的朱元璋还觉得有一些问题还需要处理,如果不处理将来就会使自己的孙子为难。
这次他不再将目光专注于儿子们的举动了,而是要替孙子拔一拔可能危害帝国健康的骨刺。这下那些功臣们遭殃了。功臣们的好日子,早在洪武元年的时候就结束了。自那以后,他们被看作是桀骜不驯的臣子,一旦对帝国的政策不满,就会跳出来反对,甚至不惜兵戎相见。这样怎么得了?拿着帝国的俸禄,还要帝国的皇帝处处低三下四的考虑他们的利益得失,以免唐突生乱,这成什么体统?
朱元璋毫不犹豫的策划了几宗大案,将他认为将来可能难以镇服的功臣一网打尽。诛杀功臣的政策是一贯的,自从朱标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朱元璋就开始着手实施。而到了朱允炆成为皇太孙后,这样的工作几近于扫尾的阶段。
对于功臣的诛杀,朱元璋可以说是用尽手腕,柔的不行换铁的,软的不行换硬的。更甚者在胡惟庸党案中,竟然一怒之下废除了实行千百年的宰相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巨大。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皇权没有丝毫的节制了,专制到了极点。功臣的急遽萎缩,朱元璋才长吁了一口气,看谁还敢跳出来叫板?
到朱允炆即位的时候,功臣们丧亡殆尽。这使得朱允炆省了不少劲,没有出现朝廷内部的反对力量。但也造成了巨大的失误,以至于靖难之役发生后,朝廷几无可派之将。
朱元璋在诛灭功臣后,曾洋洋得意地对朱允炆说,我让你的叔叔们替你抵御外侮,又替你拔掉了内在骨刺,边尘不动,内廷自安,你可以做个太平天子。说罢脸上布满了得意之色,言外之意是我开创你守成,这你总做得来吧。
朱允炆一听,当时就感到爷爷真是老糊涂了,现在危机蠢动,怎么说让我做个太平天子呢?或许他忽略了,正是叔叔们的威胁才是正经的。他小心翼翼的提醒爷爷,异族入侵,有叔叔们对付,如果叔叔们有异心,谁来对付?说完一双小眼睛紧盯着朱元璋的脸。
这句话刺中了朱元璋的痛处。如果没人提起,朱元璋会装作相安无事的样子避而不谈,而现在未来的皇帝提出来了,还真有点不知如何应对。朱允炆的担心是正常的,朱元璋何尝没有这种忧虑?只是他老了,不想再提了,他宁愿相信儿子们都是好的,对皇位没有非分之想,也不愿相信将来他们会起来闹事。因此朱元璋保持了沉默。
但沉默不是最好的答案。沉默了好久,朱元璋才反问道,你以为呢?
朱允炆对这个问题的思索不是一天两天了,可以说自从自己被确立为皇太孙以来,一直都在考虑如何消除这个隐患。现在爷爷问起了,正好说将出来,让爷爷拿个主意。朱允炆说,我先要以德服人,以礼制人,道德和礼法都失去效用,就要削夺叔叔们的属地,还不行就要改封到别处,防止拥兵自守,如果这样还不悔改,就只好与叔叔们兵戎相见了,那时候流血牺牲也在所难免。
朱元璋再一阵沉默。最后只说,你的办法最好不过了,没有办法比你说得更好。鬼才知道朱元璋心里到底怎么想的,他只是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发生。为什么叔伯子侄之间要动干戈呢,怎么说这也不是好事情。
从祖孙的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两条信息。一是朱元璋沉醉于自己的理想之中,不再愿意考虑将来可能出现的意外之变了,他偏执的认为那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二是朱允炆早在身居储位的时候就下定了要裁剪藩王的决心,他认定将来叔叔们肯定是要造反的,叔侄之间兵戎相见在所难免,将来要剪除诸王,要事先征得爷爷的赞成。
明日更精彩
特别提醒:美好的一天结束啦,喜欢文章的小伙伴们别忘记点击文章右下角“在看”两个字并分享朋友圈哦。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