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参赛作品】回故乡想起了娘 || 孙淑萍

深受读者喜爱的文学公众号
关于作家故事(投稿指南)【点击查看】
第三届好故事奖征文
回故乡想起了娘
●孙淑萍(山东)
快到国庆节了,老家的一个闺蜜的孩子结婚,我应邀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大汶河岸边的老家。走到后寒暄了一会递上了份子钱,便借故出来透透气。脑子里空荡荡胡乱地想着,和认识的人打着招呼,其实我一点也没有听到他们说什么,不知不觉走出了村子,来到以前老宅子的地方。由于村子统一规划,盖新房都搬到了小河沟的南边,原来小河沟是从东到西跨过村子中间的。村子里的路全是油漆路,又干净又宽敞,路边每家都有县环卫处统一放的草绿色垃圾桶,这是我县顺利通过山东省环境卫生城的结果。房子全是平顶的,上面都又盖了一个小屋,看上去像小阁楼,晒粮食,放东西既方便又利落,早已没有了旧村庄的影子。站在老宅地,看到的全是破破烂烂,但还是能看的出原来的模样,既陌生又是那么地熟悉,大多的房子已经拆掉种上了庄稼,还有一些菠菜,小葱,豆角之类的蔬菜,还有几家颤颤巍巍,歪七扭八地待着,显得那么地孤独荒凉,这些大都是家人都去了外地发展。我家的大门早已破烂不堪,生锈的锁耷拉着,墙几乎都已倒塌,只有三件草屋还有些轮廓。我从倒塌的地方走进了院内,各种昆虫和飞蚊被我这个不速之客惊吓的四处乱飞,满院子荒草丛生,三间破土屋的屋顶早已塌下,只剩下参差不齐的残壁破墙,我家那台石磨在高高的各种植物中,依稀看见还蹲在那儿,只是光剩下两个圆圆的石磨,底盘也都坏掉,娘推磨时的那根木棍更是无踪无影……我没有再往前走,只是呆呆地看着,看的什么,不知道?家,这就是我的家,我和娘一家人从前生活的地方。“萍儿你回来了?”我突然听到了娘的声音,我一激灵,原来是我的幻听幻觉,此时此刻我太想念我的娘亲了,这里到处都有娘的影子,好似我又回到了和娘在一起的时候……脸上像是有东西在爬,用手摸一下,湿乎乎,是泪水。一个家庭,父亲母亲缺一不可,而在孩子们的眼里,似乎娘比爹重要,因为爹经常不在家,他要出去干活,去挣钱,等他回到家孩子们大多都进入了梦乡。记得小时候,出去和小伙伴们玩,玩累了,饿了,渴了就往家跑,门未进一声甜甜的娘地叫声,就飘进了娘的耳朵里,娘就会笑嘻嘻地从屋里出来,帮我把脏兮兮的小手小脸蛋洗干净,递给我一杯温开水,再拿出一块菜饼或者一块葱花玉米的锅贴饼子,我接过大口小口一会就吃光了,还想吃就望着娘的脸耍赖,“行了,别没够,一会你姐你哥他们回来了吃啥?不能这么不顾人。”娘说完笑着用手点了一下我的眉头,忙活去了。有娘的日子每天都快乐!娘不光操持家务有条不紊,还非常能干,把穷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为了维持生活,爹和娘在家自己做手工豆腐,爹用肩膀挑着去十五六里路远的汶上吴店赶集卖,五天一个集,每集卖一包豆腐(大约二十斤左右),回来再把换来的黄豆挑回来(那时大约都是用豆子换)。为了养家糊口,爹也不容易,非常辛苦。赶集前娘就帮爹磨黄豆,熬豆浆,压豆腐。听娘讲:我小时候就是坐在那盘石磨顶上长大的,因为我最小,姐姐哥哥们都要上学,娘每天早晨都要磨小麦面,玉米面,爹去赶集卖豆腐,娘还要再磨五六斤黄豆,没办法就把我放在磨顶上,一块推着我磨,到现在我都深深记得,我家那盘石磨一周,被娘天天推着磨豆,磨粮,时间长了竟然踩出了一道小土沟。每到爹赶集前一天晚上,娘要熬豆浆,和爹一起滤豆渣,压豆腐。冬天还好,拉着风箱烧火暖和,可夏天就不行了,酷暑天,外面三十七八度的高温,热的头晕,晚上大家都跑出去找有风的地方,拿着用麦秸自己捆绑的蒲扇(那个年代都是自己做)乘凉,可想而知娘坐在做饭的小屋内烧火,面对红彤彤的火苗是啥滋味,那时候我们小,体会不到娘热不热,只是从未听娘说过热,但白天却能看见娘的衣服上那一道道被汗水浸湿后留下得像地图一样白色的碱痕。为了生活,娘是爹的好帮手。娘很晚睡觉,昏暗的煤油灯下,为我们缝补衣服,还要把第二天的饭备好,无论再艰难,从来不会让我们饿肚子,每到吃饭时,锅内总有好吃的玉米饼子,还有豆腐渣葱花,再放点盐的窝窝头,而娘总“爱”吃豆腐渣窝窝头,把玉米饼子让爹和我们吃,豆腐渣窝窝头我也吃过,又粗又涩,难以下咽,有啥好吃的?我们都觉得奇怪。后来我上学了,娘又成了我们的闹钟,准时把我们几个孩子们叫醒,给我们备好书包,看着我们去上学。其实娘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来推磨,我们吃的每一口饭都是娘一粒一粒,一圈一圈推着石磨磨出来的,到了上学点再把我们一个一个喊醒……娘,为了我们像一头老黄牛永远不知道累。有一天,看到娘的眼红红地,我问娘“咋啦?”她说“眯眼了。”后来听姐说是爹病了,我才明白娘那天为啥哭了,再后来爹病重,二姐三姐用车拉着爹去泰安医院看病,不几天回来了,没钱给爹治病了,不久爹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年我九岁。这是我看到娘第一次哭,是撕心裂肺地哭,无奈地哭,她把这些年来心中的苦,心里的难和委屈,都融进了这哭声,看着娘哭,六个孩子也哇哇大哭,哭声震天动地,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落泪。爹走了,娘没再哭。她白天去生产队干活挣工分,回来总要把马齿苋,荠菜,苦苦菜,槐芽等能吃的野菜,利用休息时间用镰刀割下带回家,给我们烙菜饼,调凉菜,我可喜欢吃了。没有了爹,娘,不太爱说话了,笑容也少了,只是整天地忙忙碌碌,地里,家里一条线。我也似乎一夜间长大了,懂事了,知道放学后早早地回家,帮忙干活。在娘身边我觉得安心踏实快活。我的童年简单而又满足,因为,有娘在。娘变得更加坚强!有一天星期六下雨了,放学后走出校门,看见娘在那等我,她戴着顶草帽,手里拿着个草帽还有一个透明的白色塑料布,那帽子还是二姐三姐用芦苇自己编的,爹走了后为了帮娘,她俩没再上学,跟别人学会了编草帽,自己再背着草帽赶集卖,减轻了娘的负担,可娘总觉得对不起她俩。“娘,你咋来了?”我高兴地跑到娘的跟前,“快戴上帽子,别淋着。”娘边说边帮我戴上草帽,又把手里的塑料布披在我身上。跟着娘一起回家,好幸福!娘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萍儿,你要好好读书,以后一定会有用的。”“嗯”,我使劲点点头,记住了娘地嘱托。和娘一起回到家,姐已经熬好了玉米糊,娘开始和面烙菜饼,这时,我看见有个小孩在我们家门口张望,跑出去一看是个要饭的,没理他就跑回屋里,娘问:“谁啊?”我说:“要饭的小孩。”娘立马起来跑出去,把那小孩领进了家里,娘用干净的一块布擦干小孩被雨淋湿的头发,又把一件干净的衣服给孩子换上,安慰他不要害怕,等会吃完饭,雨停了再走。看着娘和蔼的面孔,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娘的形象突然变得高大起来,觉得娘非常的了不起,她虽然没上过学,也没出过远门,可心地竟然是这么淳朴善良,豁达,坚强,自己生活已经这么拮据,还毫不吝啬地帮助与自己毫不相关的孩子,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娘。“哎,萍儿,我一猜你一定在这儿,开席了,吃饭去。”突然我的闺蜜来喊我了,我擦了擦眼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好久了,不愿来这儿,这里有太多太多地记忆。”我说,“理解,理解,以后想来就去我那住,我陪你,愿意住多久就住多久。”闺蜜说。我笑了笑没说什么。回到了闺蜜家,大家都已开始吃饭,推杯碰盏,好不热闹,一对新人花枝招展,脸上洋溢着幸福地模样,闺蜜更是乐此不彼,笑得脸像开了花,她这桌看看那桌瞧瞧,唯恐招待不周,婚宴好不丰盛,待大家酒足饭饱都已离席,我便告知闺蜜要回去了,闺蜜牵着我的手,送了一步又一步,千叮咛万嘱咐,让我记得常回家看看,一定住她家,我答应着开车启程。常回家看看,让人听了暖暖地感动。可家在哪儿?娘不在了又谈何家呢?闺蜜真心,乡亲们热情,那毕竟是客情啊,不是有娘在时自己的那个家啊?我突然感觉到,故乡已不再是我不舍的家,没有了娘,我已经变成了故乡的客人。我又回头看了一眼渐渐远去的村庄,心里默默地和亲人们道别:再见了我的亲人们!无论我走到哪里,你们都是我时时刻刻牵挂的亲人!我美丽富饶的故乡啊,无论您怎样变化,永远都是奋战在外的家乡儿女悠悠的乡愁和无限的思念!

精彩留言评选活动
《作家故事》杂志创刊号目录
《作家故事》杂志2020年第1期目录
《作家故事》杂志2020年第2期目录
《作家故事》杂志2020年第3期目录
《作家故事》杂志2020年第4期目录
《作家故事》杂志2021年第1期目录
作者简介 孙淑萍,1962年出生,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人,曾是一名乡村教师。特别喜欢文学,有小说、散文、诗歌在《作家故事》、《作家荟》、《生活梦剧场》、《文堂斋》等平台发表。现为《作家故事》编委。
第三届好故事奖征文大赛启事
一、主办  本次征文活动由《作家故事》微刊主办。  二、征文要求  1.每位作者最多可投2篇稿,体载限小说、故事和叙事散文。字数3000字以内。  2.本次征文须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请别一稿多投,一旦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三、投稿方式  投稿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邮箱:2330992881@qq.com来稿请注明“征文”字样,附作者照片1张和100字内的作者简介。 四、参赛要求 全国广大作家及文学爱好者均可参赛,参赛者须加主编微信(微信号: xinqiangsong)和关注“作家故事”微信公众号,并跟踪大赛进展情况,才能参赛。请作者自行校对文章后再投稿,文章推出后不再修改(进入复赛后,每发现一个错别字将在总评分里扣1至5分)。 本次大赛,本刊编委可投稿参赛(凡参赛者不得兼任本次大赛评委)。 限于人力,来稿不一一回复,十天后未收到稿件录用通知的作者,可以自行处理稿件。 征文截止日期:2021年4月30日。 五、评选办法 本次大赛分二个阶段: 1、作品展示阶段(2021年1月1日至4月30日)。展示阶段结束时,阅读量达300以上并且精选留言达20条以上(一个微信号只能有效精选留言一次)的征文作品才能进入复赛参加评奖。 2、评奖公示阶段(2021年5月上旬至中旬),评委打分(参考读者点赞及对文章留言评论情况评分,主要看文章质量);获奖作者作品公示。 本次参赛文章无稿费,获奖者发给奖金和证书,文章如有赞赏,视为捐助平台征文大赛活动的资金,不返还作者,也不作为评选的加分条件。 不认同者请别投稿。 六、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奖金1000元及荣誉证书一份,二等奖2名,奖金各300元及荣誉证书一份,三等奖5名,奖金各100元及荣誉证书一份,优秀奖30名,奖金各30元及荣誉证书一份。另外,本次大赛特设:人气奖8名,奖金各100元及荣誉证书一份。
人气奖评选方法:作品展示阶段结束时,总分达到3000以上,才可入围评选,取入围的前8名得奖。
计算方法:阅读数+点赞数+在看数+(精选留言数×10)=总分。例如:阅读数1500+点赞数500+在看数500+(精选留言数100×10)=总分3500。 一个微信号只能有效精选留言一次。不许刷阅读量,一旦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人气奖获得者允许同时兼得一、二、三等及优秀奖项(如果评上)。所有获奖作品届时均入选《作家故事》杂志(纸刊)。
《作家故事》微刊编辑部
———————————————————
《作家故事》杂志社
社长:宋新强
各分社社长:
朱顺社(河北)
胡国葵(山东)
赵利(陕西)
吴晋(河南)
杨丽花(云南)
黄飘(广州)
李景朝(石家庄)
曹广平(河北邯郸)
苑林霜(河北保定)
姜广富(山东泰安)
沈五群(河北邢台)
沈树立(吉林)
文贞(安徽)
总 顾 问:赵起超(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
文学顾问:张克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主 编:宋新强
副 主 编:宋桂娣
编 委:李凡、朱顺社
姜广富、胡国葵
王养社、王连社
张翠英、曲建波
李永斌、柯亚楠
随风、半盏流年
孙淑萍、刘文奇
赵利、支海军
云裳、乔宪俊
刘百库、秦家安
杨丽花
《作家故事》编委会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