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死于明日
Die Tomorrow
导演: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编剧: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主演:桑尼·苏瓦美塔农/帕查·朋皮雷亚类型:剧情片长:75分钟
作者
淞可
电影研究僧,偏爱“东南亚”,业余写字,拍片,做影展。生活中浪漫,电影中孤独。
编辑
parallel
■前言
泰国新锐导演纳瓦彭(Nawapol)的新作《死于明日》在国内先后走过上海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电影节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后终于在近日出了台版官方字幕资源,这一刻我是等了好久,也在第一时间看掉了这部关于死亡的“影像诗”。它的风格也让我想到前不久看的一部泰国纪录电影《铁道沉睡者》,同样散文一般流畅同样没有故事,只有镜头里的风景、人、事、物。
纳瓦彭的电影永远好看,不知这是不是与他一开始加盟GTH公司(泰国最大的电影公司现改名GDH559)有关。他是泰国广告业的中坚,最近才发现很多好看有创意的泰国广告都是出自纳瓦彭之手,他在保证画面风格清新隽永,主要关注青春少女心事的同时更与现代大众媒介结合向当代性推进了一步。
《死于明日》剧照
■死亡的征兆
2019年刚刚开始我们就在微博上转发起数支蜡烛,1月22日凌晨台湾作家林清玄于睡梦中逝世;1月23日美国先锋电影教父乔纳斯·梅卡斯在家中逝世;1月26日法国作曲家米歇尔·勒格朗在巴黎去世….这些人仅仅是我们知道的,《死于明日》中的一组数据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离开。
“一天过世172800人,每小时过世7200人,每分钟过世120人,每秒钟过世2人。”当你看完这部电影时会死去多少人呢?纳瓦彭在画面的左上角做了计时器和死亡人数实时统计,这是区别于时间码的另一种感受电影时间的方式。
电影每个段落的开始或结束会伴有文字记述,文字在这里也是画面延展出的一部分。电影开始就用蜉蝣生物类比,一日即一世,也与电影左上角的计时码相呼应,仿佛看完这部电影便体会了一次死亡,只是不会感觉到痛苦,这也是导演想要传达的。
《死于明日》剧照
关于死亡的征兆我想林清玄老师去世前的最后一条微博最好地诠释了生命,这些文字和《死于明日》的影像写作所传达的意蕴相呼应:
“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死亡是有征兆的吗?纳瓦彭这次用一段段写实长镜头和文字铺垫及采访穿插试图说明这件事,他抓取了死亡前的日常时刻和死亡后的宁静作对比。
影片如果按长镜头来分段可以分为六段,第一段是讲五个女大学生在毕业前夜聚会讨论未来,其中一人在下楼买酒时不幸被车撞死;在第二段影像中远在美国的姐姐突然回国,给弟弟拍照叙旧,弟弟不以为然,第二天姐姐意外被街边的电线杆砸倒突然离世。
《死于明日》剧照
第三段是身患绝症的女孩在为他的男友剪指甲,两人低语呢喃关于爱和死亡;第四段影像是关于一个泰国女明星的死亡;第五段是年轻人的为情自杀;第六段是一对父女的对话,父亲是资深音乐家,在睡梦中安静离开。
如果回顾起这四段影像我们并不能发现死亡前的明显征兆,但好像每个要离开的人都表现平静充满爱意,有的人会有预知有的人则早有预谋,就像第二段中意外死去的姐姐,她回国似乎是完成一次生命的旅程。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第四段的女明星的脸,纳瓦彭用长镜头对准女明星的脸,她年轻的脸庞勾连的是她的身份、职业和心情,随时预示着她短暂的一生就定格在这张脸上像鲜花一样。
《死于明日》剧照
影片穿插的采访段落也有着内在结构,开片那个婴儿般的小女孩面对死亡是抗拒,这是对于一个刚刚降世的孩子的本能反应。之后被采访的小男孩则处于认识死亡的阶段,他面对死亡是一个理性的认知时刻,关于长寿老人的采访我们则能看到死亡的另一面,他在责备死亡,他痛恨生带给他的痛苦,希望自己也能早点死去。所以这些采访穿插在展现诗意生活的长镜头中是递进的逻辑。
■不对称韦斯·安德森,小清新戈达尔
入围过柏林天才训练营的纳瓦彭对电影的创新一直没有停止,他对电影新形态的思考一直与当下流行的大众媒介互联网不可分割,如果说短视频兴起的时代观影习惯被改变,那么纳瓦彭的电影方法则是最适宜在当下流行和传播的,即便依托于小众的艺术电影形式,他的创新也显得充满活力。
短片《Fun Facts》讲述一个爱阅读的青春期女孩浏览了她暗恋对象的全部Facebook状态之后,写下一封情书;《玛丽真快乐》是根据少女的410条Twitter状态改编,我们可以在小清新的配色中感受少女情怀,文字状态在这里像是画面的另一种阐释,像是不对称的韦斯·安德森,跳切像是小清新的戈达尔。
《玛丽真快乐》剧照
《死于明日》中也有着类似方法的影像写作,我们会发现一些画面是近似于正方形的,其实这些画面和构图是来自于Instagram的拍摄习惯,屏幕大小和长度刚好和手机的屏幕差不多,可以想象如果有人用“抖音”拍一部电影是什么样。
相似的构图和方法在纳瓦彭的处女作《36》中也有使用。《死于明日》第二段中的姐姐的角色正是《36》中的主角,她对相机和记忆的迷恋包括天台的戏可以在《36》中找到互文。
《36》剧照
《死于明日》的影像写作柔和了多种方法,整体上是用后现代的拼贴方式,采访画面、写实长镜头、文字、评论,图片、图表甚至新闻画面,导演综合起多种视觉媒介将他在2012~2017年的真实回忆录书写完整。
■死亡的局部
《死于明日》的拼贴方式虽然是实验的但这些实验都是有迹可循的,它最终考虑到的还是观众的可听、可感、可探、可寻。
例如第二段开始的图片运用可以看作是姐姐在翻看相机里的相片,第六段的火箭爆炸画面也可以看作是女儿在注视的电视画面。所以纳瓦彭在这里并没有实验到底,反过来还是作用于他的影像叙事。
可能是对《死于明日》的期待过高,整体看下来还是觉得不够过瘾,显得有些简单。后面的主题没有因为内容和形式得到升华,对于这些死亡前后的想象即便是没有这些影像我们也能可感,毕竟生命就是这样,聊起死亡不过如此。
《死于明日》剧照
玛格丽特在《人类状况》中创造了“画中画”结构,它论述画上的风景也并非是对现实自然风景的再现,我们不能看到自然的全貌而只是窗外的那一块风景罢了。《死于明日》的局限也在于此,死亡的主题太大了,生命包含的也太广了,它所描绘的只是死亡的局部,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部分死亡的前前后后,并给予它人道主义的想象。
说到底对于《死于明日》珍贵的还是纳瓦彭作为作者本身的影像写作,以及在新媒体环境下对人类观影新习惯所做出的尝试。
— FIN —
深焦DeepFocus系今日头条作者
点击图片链接查看深焦往期报道
沃尔纳·赫尔佐格,一个失时的史诗作者
安东尼奥尼:什么都没发生,只是一大群人无处可去
二十三部电影,塑形亚洲电影的新未来
访金熊奖导演拉皮德:以色列和法国是遥远的“同义词”
请为深焦口碑榜投票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