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管控方案和措施

如何应对网络舆情

1、增强舆情预警意识。一是客观认识网络舆论,认识舆情预警作用。要认识到网络既是社会危机的放大器也是社会情绪的减压阀,不必把网络舆情视为洪水猛兽而反应过度,但也不能对潜在的负面舆情信息置之不理,酿成舆情危机。因此政府要认识到舆情预警的作用,通过利用一些舆情监测工具,比如乐思舆情监测系统,提高舆情预警能力,争取舆情负面信息早发现早处理,防危机于未然;二是指导思想上从”堵”向”疏”转变。当前,突发事件出现的机率较高,信息的传播渠道很广,把封锁消息作为处理危机的基本方法,很容易把危机推向更糟糕的境地,唯有把这类事件视为一种常态和中性事件来疏导和处理,把处理危机看作政府正常职能的一部分,才能更有利于应对网络舆情。五是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能力。通过学习、研究和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运用网络与群众沟通交流、科学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热点、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2、建立和完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一是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丰富信息公开形式,把传统媒体与网络相结合,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公开渠道,加快政府信息公开进程,让谣言止于公开。二是建立网上新闻发言人和网评员机制。以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公开正面客观地说明事实,同时,又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对民众情绪进行疏导,智慧地讲真话,不说套话、假话,主动向社会提供新闻信息服务。

  3、完善管理体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的指导和管理,互联网和网站的统一规划和建设管理,网络舆情的监测、研判和应对。二是明确职责。建立一套灵活有效的工作机制,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尽量避免职能交叉、多头管理问题的发生,搞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三是建立虚假信息惩处机制,利用法律对制造谣言和扰乱网络秩序的恶意行为予以打击。

  4、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公权力、传媒和知情方面的优势,理性引导舆论。充分发挥政府信息优势和宣传部门媒体优势,正确地引导舆论,营造网上主流舆论话语权。二是建立”网上统一战线”。求同存异,在论坛、社区、博客、QQ群等载体中广泛争取支持者,使舆论向理性、可控的方向发展。三是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在政策、人力、财力上扶持政府网站,扩大主流网站在网民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使其真正成为能对本地网络舆论起主导作用的权威网站;同时,加强县长信箱、在线访谈、留言板等政府和公众沟通交流的互动栏目和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建设,将网上沟通作为了解民情、采集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平台,真诚客观及时回应网民诉求,使政府网站成为政府和民众之间真情交流、沟通的桥梁。

  5、尊重网民权力,打造诚信政府。一是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允许和鼓励网民对地方政府的施政缺失提出批评,进行舆论监督,同时通过积极沟通对话,帮助他们理解现代社会公共治理的复杂性,引导他们在最根本的问题上帮助地方政府,缓释民间某些不满情绪。二是及时发布真相,坦诚回应质疑。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最权威的信息,把事件真相、政府的措施和事情解决的进展等情况公布于众,满足网民对相关事件的知情权。三是快速及时地对事件做出调查处理。把着眼点放在事后的处理、原因的调查以及责任追究上,甚至可以邀请网民或人大代表参与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充分尊重公众的参与权与监督权。

延伸阅读

网络舆情有什么特点

网络舆情的特点是:

一、网络舆情的互动性

网络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独特魅力使得信息传播打破了组织垄断格局,实现了向平等的对话式的互动途径转变,即“我们都说”。

二、网络舆情的广泛性

网络舆情的广泛性特点体现在诸多方面。

三、网络舆情的冲突性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全民皆记者成为可能。

四、网络舆情的娱乐性

网络能够通过多种手段为人们提供文化娱乐的内容和形式,满足人们娱乐的需要。

网络舆情是怎么发生的

舆情是较多群众关于现实社会及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在内容表现形态方面具有一致性,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舆情的发展趋势。

1、社会突发公共事件

社会突发事件很容易形成社会舆论焦点和热点。网民根据自己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网络论坛等渠道交流自己的看法。

社会突发事件根据其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可分为一般严重(Ⅳ级)、比较严重(Ⅲ级)、相当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等四级。突发公共事件的等级划分可以作为网络舆情的级别划分的参考。

2、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

在BBS论坛等交互性较强的网站,网络信息可能由人为操控,使信息向不良趋势发展。在互联网上,由于网民可以匿名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看法,当出现多个网民对同一条信息发表的不同评论不仅思路一致、语气相似,而且IP地址也大致相同,那就有可能存在人为操纵。

除了倾向性被操纵的问题外,互联网上还存在一些虚假信息。这些虚假信息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度,一旦被网民采信,就会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 目前,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的认定、取证等没有明确规定。由于网络产品的特殊性,如何判断网络谣言、暴力、人身污蔑、网络色情等不良信息,如何确定所造成的后果都没有明确的指向,也没有相对明确的取证规定,为公平透明执法带来一定难度,模糊性太强。

如何理性正确看待当下各种网络热点舆情事件

首先,网络舆情不可尽信。许多信息夸大其词、虚伪,只是为夺眼球、挣热量,因此我们应该客观看待,理性分析。

有些人借网络舆情来炒作,谋求自己的利益或进行商业竞争,有时三人成虎,人们可能会不了解原由而轻易下定论。

以事实为依据。任何热点事件,在没有调查了解清楚事件真相时,不可随意发声,更不可肆意蔓延传播。以法律及有关调查部门结果为准,相信真相,缩小事件负面影响。

禁忌以讹传讹。不管是亲人、朋友、同事,在大热点事件前,要有主观判断意识。不可轻信传闻,不可扭曲炒作,不可断章取义,更不可谋取私利为之代言。

要擦亮眼睛分辨是非,浏览正规媒体报道及网站评论。不要浏览恶意不符社会道德的舆论。

强化法律意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新闻百态,日见层出。在法治社会的今天,加强法律层面的学习,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保护意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