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焉的意思(古代焉是什么意思)

古代焉的意思?

答:一、焉作为名词的意思:

1、象形。小篆字形。像鸟形。本义:焉鸟

2、鸟名。

例句:黄凤谓之焉――《禽经》

3、通“颜”(yán)。

例句: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荀子·非相》。

二、焉作为代词的意思:

1、指示代词,相当于“之”。

例句:草木无知,叩焉何益?——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2、代词,指代人物、地点、前文等。

例句: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焉,代词,那里,指南海。)——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什么。

例句: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墨子》

4、怎么。

例句:食其禄,焉避其难?——《三国志》

5、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于是”、“于此”。

例句:民咸安焉,以为有道。——唐·柳宗元《游黄溪记》

6、疑问代词,哪里。

例句: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

三、焉作为副词的意思:

1、如何。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例句:焉能;焉得;焉敢;焉知;焉用。

2、于是,就,乃,则。表示两件事或数个事接连发生。

例句: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史记》

四、焉作为连词的意思:

于是。表示前后承接,古代汉语中多与“乃”连用。

例句: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出入,一日行万里。——《列子》

五、焉作为助词的意思:

1、表示结构,用于前置的宾语之后,相当于“之”,“是”。

例句: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焉比谋。——《国语》

2、后缀,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样子”。

例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六、焉作为语气词的意思:

1、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相当于“啊”。

例句:且以五帝之圣焉而死,三王之仁焉而死……——《史记》

2、用于句尾,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

例句: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史记》

3、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相当于“乎”、“吗”

例句:嗟行之人,胡不比焉?——《诗·唐风》

4、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呢”、“啊”。

例句: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史记》

焉的简写?

已是简写。

焉 yān

〈名〉

(1) (象形。小篆字形。像鸟形。本义:焉鸟)

(2) 鸟名 [a kind of bird]

旦,北而徂山之曲,乃见苍翠一林,其中则楮烟墨宇,椒枥坎地,群焉胙充,飞而不举。——唐· 黄滔《唐城客梦》

(3) 通“颜”( yán)。额 [forehead]

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荀子·非相》。高亨云:“焉,盖颜之借字。”

词性变化

◎ 焉 yān

〈代〉

(1) 表示指示,相当于“之” [it]

草木无知,叩焉何益?——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如:心不在焉

(3) 哪里或那里 [where]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焉,代词,那里,指南海。)——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什么 [what]

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墨子》

(5) 怎么 [which]

食其禄,焉避其难?——《三国志》

(6) 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于是”、“于此” [so]

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不择事而问焉。——清· 刘开《问说》

伏焉。——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 焉 yān

〈副〉

(1) 如何 [how]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如:焉能;焉得;焉敢;焉知;焉用

(2) 于是,就,乃,则 [then]。表示两件事或数个事接连发生

始皇巡 陇西、 北地,出 鸡头山,过 回中,焉作信宫 渭南。——《史记》

(3) 又如:焉始乘舟

◎ 焉 yān

<连>

于是 [then]。表示前后承接,古代汉语中多与“乃”连用

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出入,一日行万里。——《列子》

◎ 焉 yān

〈助〉

(1) 表示结构,用于前置的宾语之后,相当于“之”,“是” [be]

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焉比谋。——《国语》

(2) 后缀,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样子”

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书·秦誓》

◎ 焉 yān

<语>

(1)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相当于“啊” [ho]

且以五帝之圣焉而死, 三王之仁焉而死…——《史记》

(2) 用于句尾,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史记》

(3) 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相当于“乎”、“吗”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诗·唐风》

(4)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呢”、“啊”

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史记》

得异境焉的焉什么意思?

这个“焉”有兼词的意味,相当于“于之”,根据语境推断可翻译成“在那里”。

“得异境焉”出自苏轼的《放鹤亭记》:“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意思是“登到高处远望去,在那里看到一个奇特的境地。于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亭子”。

伎巧出焉的焉什么意思?

焉:用于句末,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了”、“呢”,常可不译。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它能够使人发挥强力而产生各种技巧。

这句话出自于《素问·灵兰秘典论》。

原文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译文

小肠是受盛之官,它承受胃中下行的食物而进一步分化清浊。肾,是作强之官,它能够使人发挥强力而产生各种技巧。

焉能攻之的焉什么意思?

焉-释义:怎么样,如何。

出自《墨子·兼爱》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译文:这就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医治。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医治。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

劝学中焉的用法和意义?

焉的用法:

⑴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 不复出焉。(焉:从这里。)永之人争奔走焉。

⑵哪里,怎么。且焉置土石?

⑶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今其室十无一焉。

④虽鸡狗十无一焉。

⑷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⑸相当于“之”。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

②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⑹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焉是咬的意思吗?

焉不是咬的意思。

“焉”的基本含义为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如心不在焉;引申含义为乃,才,如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在现代汉语使用中,“焉”的用法常作代词指表示指示,相当于“之”,如心不在焉。

“咬”字基本含义为上下牙对住,压碎或夹住东西,如咬啮;引申含义为钳子等夹住或螺丝齿轮等卡住,如咬合。在日常生活中,“咬”字多用作动词,比喻攀扯或诬陷他人,如反咬一口。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