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故事)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

意为保护一个国家政治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而天下苍生、民族文化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康有为对顾炎武的评价?

康有为在《万木草堂口说》中曾谓:“国朝考据,亭林(顾炎武)开其先,梨洲(黄宗羲)以心学而为考据,结王学之终,二公皆开本朝汉学焉”。“黄、顾为宋、汉学枢纽,黄为宋学之终,顾为汉学之始”(中华书局1988版74页)。又谓:“梨洲结明学之终,开国朝学之始,学问精博过于顾”

:“顾亭林所养颇浅,谓孔子不言心学,盖亦有激之言”,“顾亭林于九经三史略能上口”,“亭林明亡始读书”等(同书284页)。

康氏在《长兴学记》中还曾隐隐地批评过顾炎武,因为孔子曾说“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而顾炎武鉴于“晚明讲学之弊,乃曰:‘今日只当著书,不当讲学’,于是后进沿流以讲学为大戒”,而滋生悖谬(中华书局1988版5页)。又说“国朝经学最盛,顾、阎、惠、戴、段、王盛言汉学,天下风靡,然日盘旋许、郑肘下,而不自知。” (中华书局1988版19页) 俨然也有批评口吻在。

顾炎武事件始末?

自古以来便存在“恶奴欺主、强仆犯上”的事,清朝顺治年间,在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大儒顾炎武家也出了一名类似于“何天带”的仆人,给他带来许多麻烦与痛苦,导致他被迫背井离乡,长期在秦晋生活,从此再未回乡。

1 劣绅收买恶奴,欲借刀杀人

早在1652年,顾炎武的世仆陆恩就叛投于汉奸恶霸地主叶方恒。顾炎武先世曾以800亩良田,向叶方恒抵押借银,叶拿到田契后,多方赖账,最后只支付了240亩的钱。顾炎武打算赎回,而叶方恒垂涎于良田,再三推托。顾炎武催讨日急,叶方恒于是以千金秘密唆使顾家家仆陆恩,令他告发顾炎武私通郑成功,以借政府之刀杀死顾炎武,或至少迫使他避走他乡,无暇过问田产。

陆恩本是趋炎附势的破落户,服侍顾家达三世,他见顾家门第日微,又有叶方恒千两白银可得,于是见利忘义,准备告密,卖主求荣。

1646年,福建隆武朱聿键政权覆灭后,南明的抗清势力除了鲁王朱以海监国政权以外,尚有顺治三年(1648年)十一月称帝于肇庆的桂王(永历黄帝朱由榔)政权,以及起初沿用隆武年号而后称臣于永历的以郑成功为首的海上抗清武装力量。鲁监国自顺治三年六月清军破绍兴后,也漂泊活动于福建沿海一带。顾炎武投身抗清斗争,与郑成功和鲁王政权都有联系。

恶奴陆恩看在眼里,早就安下坏心。1649年11月,顾炎武请一位和尚送信去舟山郑成功处,将信件粘在《金刚经》的书中,以防止清军搜查。陆恩得知,居心叵测的他就花钱从和尚处把这本《金刚经》买到手,把它藏匿起来,以作日后陷害主人的“铁证”,但顾炎武懵然不知。

2 顾炎武惩恶仆护友,自身又陷险境

1654年春天,顾炎武来到南京,与第三位夫人戴氏在钟山脚下居住。其时,郑成功起兵海上,张名振、张煌言的抗清部队从长江上行,一直打到镇江,使南京城受到威胁,这时,顾炎武按捺不住对抗清部队取得胜利的兴奋,引起了清政府的怀疑,被打入黑名单。

1655年5月,顾炎武回到昆山家中,得知陆恩携其田产投靠叶方恒,却仍希望其回心转意,但陆恩竟要挟道:“《金刚经》背上何物也?我藏而不发,乃欲诈吾乎!”

顾炎武大惊,不禁回想起10年前夏完淳给鲁王的上书被清军查获,导致列名其中的40余名抗清志士被清军逮捕杀害的惨痛教训,于是当机立断,当天夜里就带几名亲族壮汉,将陆恩擒获,怒斥其罪,痛打致死后将其沉入水中,那本藏有密信的《金刚经》也被顾炎武搜出销毁。

而之前,陆恩女婿也投靠了恶霸地主叶方恒。叶方恒见利用陆恩害顾炎武夺田产的阴谋破产,恼羞成怒,便与陆恩女婿一起用两千两银子贿赂清朝的昆山县令,要结果顾炎武的性命。

陆恩女婿亲自出马,气势汹汹地带了一批地痞流氓,把顾炎武抓了起来,囚禁在陆恩家里,设立私牢,严刑拷打,企图胁迫其自杀偿命。

此时的顾炎武,处境险恶,生命危在旦夕!

3 朋友相救,被判“杀无罪奴”服苦役

在这危急时候,顾炎武的好友归庄、路泽溥等人纷纷出面营救。归庄直接写信与叶方恒交涉,陈以利害,晓以大义,但贪婪狠毒的叶方恒在给归庄的回信中反诬顾炎武“机械满腹”。

归庄只得去找他的老师钱谦益帮忙。大儒钱谦益早年曾是江南文坛的领袖,算得上一代名士,但自从丧失民族气节后,反清志士都不愿与他交往,钱谦益的内心十分痛苦,而归庄与他仍然保持着非常深挚的师生情谊,经常去看望他。黄宗羲与钱谦益的关系也非同寻常,他经常去找钱谦益,与他共商反清复明的大计。顾炎武的另外两位堪称肺腑之交的好友吴炎和潘柽章也常去看望钱谦益,向他请教明史编撰的问题,并有书信往来。即使是处于颠沛流离之中的方以智,也与钱谦益保持着通信联系。

可是顾炎武却因为钱谦益的一度失节,再也不肯认这位老师。当此之际,钱谦益要顾炎武认他这位老师,方肯出面营救。归庄知道顾炎武的性格,是绝不肯委曲求全的,于是自作主张,假冒顾炎武的名义书写了一张门生帖子交给钱谦益。

最终,钱谦益和路泽溥的帮助发挥了作用,钱谦益以老师的身份为学生说情,名正言顺,地方官也不能不给面子;加上路泽溥、路泽浓兄弟与松江兵备使相识,为之斡旋,多次为顾炎武诉冤说情,多方打点,这样,顾炎武才从恶霸的私牢里移送昆山县衙,被判“杀无罪奴”,要服苦役;随之又从昆山县衙移送松江府,改判为“杀有罪奴”,遭杖责后释放。

但顾炎武被释放后,不仅不领钱谦益的情,反而急着去向钱谦益索要归庄写的那张门生帖子,钱谦益不给,顾炎武就在大街上贴了一张告示,声明自己不是钱谦益的学生。钱谦益听说后,忧郁地说:“宁人何其卞也?”意思就是说:“顾炎武怎么这么着急呀!”万一官府再把他抓去怎么办呢?顾炎武不知道,此时的钱谦益与柳如是也在积极从事反清复明的秘密活动,钱谦益的学生郑成功的几次率军北伐,都是钱谦益秘密策动的。

4 家难外侮,被迫离乡

叶方恒见顾炎武被释放,气急败坏,便派出刺客去暗杀他。顾炎武行至南京太平门外时,早就埋伏在路边的刺客从树林间冲出,击其头部,顾炎武受伤坠驴,幸亏有人相救,未曾丧命。

与此同时,叶方恒又唆使恶奴陆恩女婿等数十人,抄了顾炎武的家,其家产被洗劫一空。叶家是土豪地主,江南官府中上下大小人等也大都是其家的同党,顾炎武所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黑恶集团。在陆恩事件之前,为了争夺家族的遗产,顾炎武的堂兄顾维与侄子顾洪徽发起“家难”,顾炎武与他们打了4年官司。家庭环境的险恶,叶方恒接二连三的迫害,家难与外侮交相逼迫的处境,使顾炎武无法再在家乡立足了,从此他远走北方,并在那度过晚年。

顾炎武寿命?

70岁

顾炎武,男,汉族,公元1613年生,寿命70岁。属相牛,星座为巨蟹座,江苏昆山人。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世人皆知。鲜为人知的是,他奇人异相,做生意富甲一方,还有特立独行。

顾炎武 谥号?

顾炎武没有谥号。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南直隶昆山人。初名继绅、绛,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因避人陷害,曾化名蒋山佣。居亭林镇,学者尊称亭林先生。

他与黄宗羲、王夫之合称清初三先生,加上唐甄合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

顾炎武论学主张“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强调学以经世,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之事,都应探究原委,反对明末空谈心性的空疏学风。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名言,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治学方法主张博瞻贯通,“每事必详其始末,参以佐证”,辨别源流,审核名实,注重实证。研究经学、文字音韵学、历史地理学,为清代乾嘉汉学开启先河。

著书撰文注重独创,反对因袭、盲从和依傍。一生著述丰富,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亭林诗文集》等书。

顾炎武为什么又叫顾亭林?

因为顾炎武别号亭林,后世称为亭林先生。

明朝灭亡以后改名炎武,他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祖先世代明朝为官,到了他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然中落。顾炎武从十岁起,就跟随祖父读书并受到过比较严格的儒家教育,特别是他的嗣母王氏和他讲过很多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故事,深深熏陶了他的心灵。这些对于他以后人格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顾炎武为什么反对心学?

顾炎武反对心学是他认为心学所造成的思想秩序混乱是明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顾炎武指出,心学与朝廷主流思想不符,有着剧烈的冲突。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心学逐渐取消了对达到良知境界之致的探讨,过度强调心灵的自觉,而且心学内部也呈现混乱的趋势。所以顾炎武反对心学,认为其倡导的精神不符合时代的需要。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