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呢(选择诗经里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进行赏析)

网友提问:

《诗经》中你最喜欢哪一首诗?你对这首诗理解多少?是怎么理解的?

优质回答:

说到诗经,很多想到的是关雎,还有桃夭,蒹葭 ,其实除了这几首以外,还有一首上乘之作,美得令人心醉,那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都听过。其实,这是一首写战争的古诗,却成了史上坚贞的爱情诗词,中间8个字惊艳世人,被误用了三千年,成千古名篇。

诗经当中有一首名篇真实写出了普通士兵在面临战场大局时内心的挣扎和悲哀,读完之后,感到心酸之余又不免有些庆幸。庆幸战争的阴云远离了现在的我们,却又不由得为当时人们因战争流离失所的命运感到哀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击鼓》。

这首诗共有五章,其中的第四章经常被后人用来指代夫妻之间真挚又不可割舍的感情。然而在最初,这句诗只不过是用来表达出征的将士与其生死与共的战友之间的兄弟情谊。下面我们就来进入诗中描绘的世界。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边疆的战鼓声声作响,如我一样的普通士兵都在将军的指挥下进行日常操练。可是为什么偏偏是我跟着军队来到了这里?然而家乡有很多人却与我不同,即便是每日在城墙下服役也好,总能够避免离乡之苦。我们听从军中统帅的安排,远离故土帮助盟国陈国。可是不能回到自己的国家,我的心中怎么能安宁?

究竟有哪里可以让飘零在外的我暂时停歇?一直陪伴我的马儿丢失了,我又要往何处去寻找?我追寻着马儿的痕迹,却发现它已经自由的生活在山林中。我和战友早就发誓要生死与共,那么在上战场的时候也携手一起度过吧!可我还是担心我们两个会因战争生死相隔,没有机会守住最初的誓言。

这首诗最妙的地方在于由小及大,从战场上一个普通士兵的角度道尽战争的残忍和泯灭人性。诗的开头简单几笔就刻画出了军营中备战的情景,而后却直接由士兵说出他对离乡远征的不愿。随后又指明了这场战争主要是为了帮助盟国这一意图。可就是因为君王之间的野心,便要无数个“我”背井离乡,冒着生命危险征战。

借由战马脱逃只为追逐自由这件事,说明远离战争去追求平静幸福的生活本来就是人的天性。不过即便是在充满杀戮的战场,其中也是有人性的闪光点的。比如说“我”和战友之间的可贵情谊。然而就连这一点都要被战争无情的夺去,二人就连同生共死都很难做到。

以“我”的角度出发,待到读者完全代入到“我”这个角色之后更能发人深省。“我”的不愿,渴望,担忧,再到最后就连“我”想要拥有的一切都成了奢望。同以往很多借助古迹或者史实描写战争的诗作不同,诗经里的这首诗并没有过多的修饰,完全只是以情动人。然而就是这种最质朴的角度,才会更让人对战争的残酷有切身的体会。这也是它能够在千年后的今天还为人称颂的原因。你们喜欢这首诗吗?欢迎留言与我一起探讨哦。

其他网友回答

比较冷门的一首,《摽有梅》,收录在《诗经-召南》里,有两种解释都很有趣。

全诗很短,三章,章四句。列在这里: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第一种解释符合当下剩女现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说一个还没有意中人的女子,抬头看着树上的梅子发出感叹,还有七成的梅子在呢,我等的那个会来追求我的人还没有出现,大概他是在等着一个吉日吧。

第二章递进,说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女子再次看着树上还剩三成的梅子,明显有了焦虑。她不禁在想,她理想中的意中人大概今天就会出现吧。

第三章再进一步,还是用梅子来起兴,不写树上还有几成了,直接说箩筐已经摘满,寓意着树上已经没有了梅子。那她理想中的意中人到底在哪呢?

其实我们读这首诗,和当下环境产生共鸣,很多大龄的剩女不是自身不够优秀,而是不愿将就而已。她们内心早就对意中人有了一个设定,但终归只是理想中的人物罢了,现实里很难遇到的。

第二种和政治有关,源于对诗本身的质疑

有一些学者认为,从诗歌语言来看,“我庶士”、“吉日”、“梅”这一类字眼不像是古代描写爱情的。“庶士”感觉不尊重;而爱情一般用“桃”而不用“梅”;再有,没有嫁娶的爱情一般用“华”而不用“实”。所以这首诗可能并不是爱情,而是写君臣。

整体的意思是让君王求贤臣,并且要越早越好,不要让好的人才被埋没,让优秀的人才错过了他们施展学问的时间。其实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解释。

其他网友回答

《诗经》中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就是《桃夭》,是《国风·周南》里的第六首诗,这是一首祝贺女子出嫁,祝新娘子“宜其室家”的诗。也可以认为是一首新娘子即将出嫁,娘家的长辈女性对新娘子的心理方面的疏导以及告诉一些婚姻生活常识的诗。 这首《桃夭》诗可以算得上是中国美学史上最早的一篇关于给人物的外在美与内在美下定义的诗篇。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先从诗的章节结构来看,这首诗共三章十二句,每一章四句,每章采用“复沓”形式重唱,一唱三叹,循环往复,将诗旨诗意逐章递进。

原诗: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疑难解释:

(1)夭夭(yāo):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诗中指桃花繁茂。开满枝头,花团锦簇的意思。

(2):灼灼(zhuó):颜色鲜艳的样子,诗中指桃花盛开时的粉嫩鲜艳的颜色。光彩夺目的意思。

(3)华:就是“花”字,古文中华同花。

(4)之子于归:之子,这个女子,诗中指这位即将出嫁的女子。于归,古代称女子出嫁就叫做“于归”。

(5)宜其室家:宜,适当的意思。室家,指女子出嫁到夫家之后的家。室,是夫妻所居住的卧室的意思。

(6)有蕡(fén)其实:有,语气助词,无实意。蕡,又圆又大的样子,诗中是指桃子成熟之女的样子。实,果实,诗中就是指桃子。本句就是成熟的桃子挂满枝头,硕果累累的意思。

(7)家室:与室家的意思接近,但是又有差别,此处指结婚时的洞房。

(8)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诗中指桃树的叶子繁茂。

(9)家人:指结婚后丈夫家里的人。

原诗译文:

桃夭

桃树是多么的繁茂呀,盛开着娇艳欲滴的桃花。这位姑娘快要出嫁了,她是一位多么美丽又漂亮的姑娘呀,她出嫁后一定会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好妻子!

桃树是多么的繁茂呀,指头上挂着又圆又大的桃子真是硕果累累呀。这位姑娘快要出嫁了,她是一位多么美丽又漂亮的姑娘呀,她出嫁后一定会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好妻子!

桃树是多么的繁茂呀,桃树的叶子是那么的郁郁葱葱。这位姑娘快要出嫁了,她是一位多么美丽又漂亮的姑娘呀,她出嫁后一定会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好妻子!

诗意赏析:

《桃夭》开篇起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写桃花在春季里开放,娇艳粉嫩的桃花在明媚的春光下格外引人注目,格外照眼欲明。用现在的词语“养眼”来形容盛开的桃花给人的视觉享受真是恰如其分。设想一下,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来到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游玩,眼见桃花朵朵,一树树,一枝枝娇艳欲滴的桃花盛开着,这简直就是一种视觉感官的享受,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来形容桃花盛开时那娇艳欲滴的样子真的是唯美的,这种比兴的手法也就是借物喻人,用盛开的桃花来比喻女子美丽的容貌,形神兼备,很是贴切,娇艳欲滴的桃花也成了形容女子容貌的代名词,如“面若桃花”,“人面桃花”等词语就是从此而来。这种桃花的娇艳比兴到女子的容貌上,就是女子的外在之美,外表的美丽,少女的外表犹如春季盛开的桃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自古以来,人们对女子的美貌从来都是不吝其词的,“灼灼其华”就是最朴素的最美好的写照。

第一章三四句“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言外之意就是说到了女子到了出嫁的时候了,嫁到夫家之后,就要做一个贤良淑德的妻子,和丈夫成家立业,对丈夫有所帮助,和夫家长辈和睦相处的品德。这在西周时代就是称为“妇道”。这是女子在出嫁之前,家里的长辈女子的一番苦口婆心的说导,也可以看做是现存最早的关于婚前知识的辅导。贤良淑德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内在之美。

第二章的一二句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是对第一章的复沓,只不过不是再写桃花了,而是写果实桃子的,桃树硕果累累的景象,一番成熟的喜悦景象,一派收获的欢乐祥和氛围。又圆又大的桃子挂满枝头,这是桃树表现出来的外在美,由此而比兴到女子身上——“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到了婚姻嫁娶的时候了,家中的长辈女子们语重心长的对着这位即将出嫁的女子说“之子于归,宜其家室”,从这种谆谆教导中能看出来她们是多么希望女子嫁到了夫家之后能成为一个“宜其家室”的贤良淑德的妻子,这种美德就是内在美,只有内外兼修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第三章一二句“桃之夭夭,其叶蓁蓁”是写桃树的叶子繁茂的,只有桃树树叶繁茂,才能看出来这是一棵能“硕果累累”的好桃树。这种比兴手法运用到女子身上“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就不难看出对第一章和第二章复沓的意义了,这种反复的咏唱将诗旨与诗意深刻的反映了出来,就是一个主题,内外兼修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桃夭》这首诗的主题也就彰显地非常明朗了。三次复沓重唱“桃之夭夭”,三次复沓的“之子于归”,使《桃夭》这首诗的主旨更加显得豁然明朗。从桃花到桃子,再到桃叶,三次变换比兴,描绘出的是一幅女大当嫁的祥和的愉悦的景象。作者通过桃花桃子桃叶的外在美,巧妙地和“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结合起来,表达着人们对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安居并且乐业的美好向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只有如“桃之夭夭”的外在美,只有如“宜其家人”的内在美,这两种美都具备也就会有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了。

一部《诗经》,三百零五篇,开卷头几篇几乎全部是写婚姻家庭问题的,这是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我们暂且抛过《诗经》成书的原因,光是开篇这六首诗所反映的现象,就是在现代社会,也是头等大事。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年编修《诗经》的人是何等的重视婚姻和家庭问题的。

其他网友回答

本人最喜欢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简析:

怎么能说你没有衣服吗?我把我的战袍给你;国家征战,我们要把刀枪磨得更锋利一些,你的仇就是我的仇。

怎么能说你没有衣服呢?我把我的内衣给你;国家征战,我们把弩箭长矛磨得更锋利一些,我们一同奋起。

怎么能说你没有衣服呢?我把我的战裙给你;国家征战,我们把铠甲武器都准备好,我们一起奔赴战场。

诗歌内涵

“秦风”指的是传唱于秦地的古老歌谣。《无衣》这首诗,出自《诗经·国风·秦风》,是一首吟唱起来令人热血澎湃、豪情顿生的爱国主义诗篇。这首流传于秦地的诗歌,后来传唱于各地,成为一首战歌。

看过《大秦帝国》小说的读者,能够深刻地体会秦人的尚武精神因何而来、因何而起。一个偏居西北的不起眼的诸侯国,其西北方野蛮游牧民族无何止地骚扰、掳掠,其东南山东诸强国掠夺、欺凌,“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是荡漾在老秦人骨子里的铮铮铁血精神。

这就不得不让人想起我们那群可爱的人民子弟兵,发生天灾人祸时他们义无反顾的解救受困的人民群众;发生战乱时永远冲在最前面将温暖安全的后背留给人民。在这里我想把这首秦风-无衣送给那些时刻准备为保卫家国而奋勇向前的人民子弟兵,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其他网友回答

幼儿蹒跚百家善,

无思亲近不知愁;

执子一日咫尺疏,

万里陌路同欢笑。

小时候一切都好,等到长大各种烦恼迎面而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相反对于陌生人却是微笑不断。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