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的意思(初中课本古诗《水调歌头》赏析与考点)

水调歌头的意思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朗诵↑↑
译文
丙辰年中秋,通宵畅饮,大醉而归,写了这首词——复有些思念弟弟苏辙。
怎么才能知道月亮圆缺的规律呢?我举杯遥问苍穹。不知道天宫里,现在是何年月?我本可以和着这清风扶摇而上去问问故人,只怕高楼红墙、层楼叠榭,我经不住那高处的寒意。而那九天之上的风光又那里比得上此刻银光乍泄下,犹如宫娥起舞的影和这水波微荡的风呢?
流光瞬息,月儿从高楼檐角,又跳入满是雕花团簇的窗棂,盯着我这样辗转反侧的外乡之人看啊看。月儿呀月儿我可有哪里惹恼了你吗,不然为什么要在我与亲朋分别的时候格外的圆呢?哎!其实我也知道自古以来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就与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难以求全。只望远方的亲朋都平安喜乐,哪怕现在隔着万水千山,沐浴在这同一月色下,就和我们相聚时是一样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八月十五日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考题
1、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2、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 全诗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水调歌头》中,上天为什么说“归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答:
4.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答:  
5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 ? ?”,一个是? ? ?、一个是? ? ??。(2分)  
6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 ? ? ? ?? ? ? ??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 ? ? ? ? ? ? ? ? ?
7. 本词有一端小序,其作用是? ? ? ? ? ? ?。文中说的“子由”是词人弟弟的字,其名为? ? ? ??,他和苏轼,? ? ? ? ?? 并称文坛“三苏”。  
8. 全词以问句开篇,上阕问? ?,下阕问? ??,归根到底是在问? ? ? ?。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 ? ? ? ? ?, ? ? ? ? ? ? ?”。  
10词中最富有哲理的一句是? ? ? ? ?,? ? ? ? ? ? ,? ? ? ? ??。  
11.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化用杜甫《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两句诗意。  
B.“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几句设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但不能透露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  
C.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词人终于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这样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  
12.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
1,B
2,A
3,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上片末两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两片之间的过渡句,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4,“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5,我欲?又恐 何似
6,
①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  
②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  
7,介绍写作缘由??苏辙? ?苏洵
8,月? 天?自己
9,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1,D
12,作者在政治失意时,幻想超脱物外;但积极的思想最终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作者乐观的心态和豁达的情怀。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初中课本古诗《野望》赏析与考点
2021-05-26
初中课本古诗《赤壁》赏析与考点
2021-05-25
初中课本古诗《游山西村》赏析与考点
2021-05-24
初中课本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与考点
2021-05-22
初中课本古诗《渡荆门送别》赏析与考点
2021-05-21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水调歌头的意思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