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喜事礼仪大全(侏儒山地区红白喜事礼仪风俗)

红白喜事礼仪大全

一、红喜事(婚嫁礼仪)
在侏儒山地区,婚嫁礼仪独具特色,说到婚嫁要从订婚开始。旧时婚姻父母包办,双方父母同意即订下孩子终身,甚至有指腹为婚的。一般由媒人说合,在门当户对的条件下即可订婚,俗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订婚仪式主要是“拿八字”。(女方叫发八字)男方选择吉日备好茶食、喜饼、衣料、首饰之类,由媒人送到女方。女方用红纸写好“庚书”(即女子生庚八字)放在拜匣里,交给媒人送给男方,以此为凭,订好终身。从订婚开始,直至结婚,女孩不能见男孩,叫“避夫探”。所以男女双方不认识,身材面貌,甚至有较大缺陷,一概不知。到结婚相见时,好歹已成定局,俗语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叫花子背扠口”。

传统结婚礼仪要送报期茶、宰猪、上头、进亲谢媒等几个环节。由男方差媒人向女方家里提亲,俗称“要人”,女方家里同意后,男方由算命先生或道士择良辰吉日写上期单,备齐茶(点心)酒,送往女方,俗称送“报期茶”。女方写好衣单样式、件数、尺码,交与男方办理,做好婚嫁礼服。男方请裁缝为男女双方做新婚衣服时,要设宴拜祖先,告知祖先,家里将有婚事举行。

正式结婚礼仪分四天。第一天,“杀猪”,请杀猪师傅来家里杀猪,杀猪最讲禁忌,先要烧香拜祖,杀了后,猪头猪尾连起来,装入木质条盘,供在神位上敬神,这天还得办酒请媒人,陪同杀猪师傅。第二天“上头”,俗称“上头礼”,男方将鱼、肉、鸡、坛酒(一定要用酒坛)、喜饼、礼品、做好的服饰等,用礼盒装好,披红挂彩,抬送到女方,女方将备好的嫁奁(陪嫁品)。富家女的嫁奁多达二、三十抬,甚至还有田产、湖山契约陪奁,交给男方上头人抬回男家。
上头日的晚上,男方要举行盛大“诰祖”仪式,殷实人家举行“八大礼(即加冠礼)请礼仪先生十余人,乐工数人,用大铜锣、喇叭、笛、箫之类乐器演奏。彻夜呼礼、读文、奏乐、鸣炮。热闹非凡,新娘在上头日要吃姊妹桌,即与要好姐妹十人一同吃酒,俗称“陪十姊妹”,这天还得有兄弟十人陪新郎饮酒,俗称“陪十弟兄”(亲属弟兄辈十人)。”

第三天迎亲日。礼仪就更复杂:在花轿出门前要行拜祭祖先礼,由礼生举持,然后抬着花轿、媒人轿,并有彩旗、高灯、护轿手、前导、大铜锣、喇叭,随后吹吹打打到女方迎亲。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后,女方大门紧闭,男方必须拿出红包礼交给女方,俗称“开门利市”。女方才开门,让男方进屋。上轿前,女子必在堂前向祖上神牌上香,行叩拜礼,并向父母拜别。上轿出门前必须套上娘家男丁旧鞋,不能让新鞋沾地,进入花轿后,由新娘本家兄弟四人将花轿抬出中堂大门,由生肖吉祥的小男孩用锁将花轿门锁上,交付给男方抬轿人手中。
花轿出门时,女方家长将盛有清水大米的一碗水泼向新娘乘的花轿方向,叫“泼水”。意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也预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花轿在大门外还要行“禳白虎礼”,由礼司将磁盘中放的小块鱼肉抛向新娘花轿,意在驱邪。当花轿抬回男方大门外,门前设有香案,花轿绕香案三圈落平,礼生(司仪)读完回鸾文,再升轿入堂。这一过程叫“辕车马礼”。花轿在大堂落平后,由新郎打开花轿锁,由“牵亲婆”牵出新娘与新郎并立神堂香案前。由司仪读完拜堂鸾文,再由礼生司仪:“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此礼三拜九叩)转入洞房”。这叫行“周堂礼”。

转入洞房后,新郎新娘行“合卺礼”,先由“牵亲婆”安排新郎接下新娘的盖头纱,由一名八九岁的小孩奉上两杯酒(或茶),新郎新娘合饮交杯酒(茶),并共吃由红枣、花生、桂圆、莲子、汤圆等物做成的甜汤,象征早生贵子,团团圆圆。

礼毕后,新娘要吃“陪十弟兄”的酒,酒席中每上一个菜,由“牵亲婆”夹上一点,盛入一个碗内,同时还要说彩,如“一个丸子圆又圆,养个儿子考状元”等吉祥的话,等菜上完,这一碗菜将由厨师单独让新娘吃好。再下来,就是“闹洞房”和“吃茶”了。闹洞房是男方亲友借故闹新房,增添热闹气氛,也有“三天无大小,四天无老少”之说。吃茶,就是新娘为满堂亲友送甜茶,亲友接茶要说吉祥祝福的话,还得给新娘一个红包,俗称“摆茶钱”。

婚礼一切就绪后,新娘单独是不能随意上床坐,更不能睡,必须由新郎送完客回房,新娘褪去礼服,换上晚服后方可。否则新娘将会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
第四天,也就是婚庆后第一天,女方弟妹或侄子女到男方给新娘送来物品(新娘的私用物),叫送“馓子茶”,同时这一天男方还得接媒人吃酒,俗称“谢媒酒”,以表示感谢。

第五天,夫妻二人双回门,即新郎陪新娘回娘家拜见父母亲友叫“谢亲”,俗称“回头门”。

一个婚礼整整折腾五天,礼仪花样繁杂,可称一绝。

二、白喜事(丧葬礼仪)
高寿人百年归山,人称“白喜事”。尤其是子孙满堂的富户和小康之家的丧事、热闹非凡。而旧时的丧葬习俗,礼仪繁多,仅就侏儒山地区的丧葬礼仪风俗,笔者略作整理归纳。

老人奄奄一息时,家人要到上房(正厅)地上铺上谷草,将快要死去的老人放在草上面,俗称“落气草”。人死后在外水井里取回清水,浸湿毛巾为死者擦拭全身,换上寿衣,抬上木板搁起来,叫“推尸”。这时“落气草”要拿到村子边大路旁烧尽,同时要在尸体旁(或屋外)用一个小铁锅或磁盆等物烧纸钱九斤四两,叫烧“落气纸”。

死者穿的衣服叫“寿衣”。寿衣一般穿古装,戴道帽冠,脚穿白布软底青布帮的布鞋,鞋底用墨点上前七后八共十五个黑点,叫打鞋钉。寿衣男的最多不过七件,女的以五件为度,衣服只用布带子,不用扣子。腰带用白棉线束成,每根长约一米,根数按死者年龄,绕成一束,放在死者腰间。

丧葬礼仪一般要做三天。第一天,报丧。给亲戚朋友报信,表明出葬日期。第二天,请道士为死者“明路”读恸念,念孝单。孝单必须按五服之内的内外子孙后代,由近到远,写完整不能漏缺。“明路”时所有内外孝子到场,每人手拿一小朵白棉絮,跪在遗体旁,听完道士念完恸念,读完孝单后,由“八大仙”(抬棺木的人)将尸体装入寿房(棺木)。然后每个孝子手中的白棉球投入棺木。

大殓时,棺底铺石灰皮纸及被褥。遗体四周用石灰包(用皮纸包灰卷成筒)塞紧,务必使遗体稳定睡正,尽量使鼻梁对首棺盖的中线。用新布块蘸清水为死者拭面,谓之“开光”。然后盖棺上钉,上钉时,所有孝子跪在棺木两旁,口喊“请xx授钉”。

第三天,出殡时,要开追悼会,旧时,殷实人家设道场,礼生呼礼读文,举行堂祭,僧道吹打念经,亲友户族献供祭奠。同时以大米绿豆做饭,用大饭甄蒸好,放到堂前。孝子孝孙经过饭甄时要做出坐甄的动作,然后让孝子孝孙吃,还可分给邻居小孩吃,谓之吃一钵饭,俗称“牙祭饭”,象征继承先人“禄食”。
出殡时,一般由八人或十六人抬棺(有大家族用三十二人),棺木底高度不过抬杠人的膝。习俗叫拖棺(拖丧)。有的孙子或重孙骑在棺木上,叫“骑棺”,沿村中走叫“拖街”。孝子捧着遗像、灵牌走在队伍前面,其他亲友拿着祭轴、祭帐、花圈随行。大锣、喇叭演奏,鞭炮齐鸣,甚为热闹。送葬路上棺木“落平”三次,每停一次,孝子都要给抬棺人跪拜一次。送到坟场安葬好后,孝子捧灵牌(或遗像)回家,叫“回灵”。回灵时响器开路。由长媳穿好孝衣在大门槛跪接,退入神位后由道士安灵。傍晚,孝子带好纸钱、茶水、鞭炮到墓地整墓叫“复山”。

丧事三天间,晚辈都要穿白色孝服,头戴白披头,鞋覆白布,手持丧棍(孝杖),女人头戴白花(棉絮)缠白头绳。曾孙披红披头,玄孙披绿披头。戴孝人不得随意入别人家中。为防不经意误入,一般在邻家门楣上挂一块红布。
死者安葬后,还有三次大祭,一次“五七”就是第五个七天。亲友子孙到坟前烧纸钱,敬祭品。第二次“周年”,周年这天,所有亲友、孝子、孝孙再次到坟地烧纸,敬祭品。第三次,第三个年头的七月半。将亡者设在家里的灵位、孝鞋、挽联等孝品。女儿给亡者购买的房子,生活用品(纸扎品),到坟头烧纸钱时一同焚烧,叫“除灵”。

守孝三年期间(实际上只有两年半),要为死者一日两餐摆上碗筷“醮饭”,如同生前一样奉上茶饭,这叫“敬死如敬生”。最少也要“醮饭”七七四十九天。七七间,男孝不能理发,女孝不得穿红着绿。春节时春联要用黄纸书写,亲友乡邻拜年时送香烛鞭炮,叫“吊馨香”。另外,人死在外边的,尸体不能进屋,在外搭个棚子做丧事。

如今,这些传统的习俗逐渐简化,部分习俗已不再传承。

作者简介
朱新合,侏儒山横山村人,横龙中学退休教师。
关于侏儒山

侏儒山是一历史文化名镇公益平台。欢迎添加关注,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欢迎大家把文章、作品发到本平台共同分享。官方微信号:zhuru2
乡土风物 | 民情纪实 | 乡土奇人 | 山中商人

投稿邮箱:zhurushan@qq.com

红白喜事礼仪大全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