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杰2剧情介绍( 《神探狄仁杰II》举误 )

神探狄仁杰2剧情介绍
目前在央视第8套节目黄金时间播出的《神探狄仁杰II》,延续了第一部的风格,情节紧凑、推理性强,是一部好片子。作为历史剧,可以虚构、改编,如历史上狄仁杰担任河北道行军副元帅,目的是讨伐突厥,而不是处理东硖石谷战役善后,二者有明显的时间差。《狄》剧进行了改编,将二者凑合在一起,符合剧情的需要,是合理的。但是,在不影响编剧和拍摄的情况下,应尊重历史的真实和起码的常识。这是严肃历史剧必须遵循的准则。
《神探狄仁杰II》出现了较多的问题。现略举几例:其一,狄仁杰在介绍突厥时说:突厥北临波斯。突厥在我国北部,波斯即现在的伊朗。此话出自知识渊博的狄仁杰之口,岂不成为笑话?其二,武则天时,改中书省为凤阁(相当于立法院),门下省为鸾台(监察院),中书令为内史(立法院院长),侍中为纳言(监察院院长),兵部为夏官(国防部)等。剧中的官职混乱,如狄仁杰为内史,李昌鹤为兵部侍郎,新旧参用,不知采用哪套系统?尤其可笑的是,张柬之竟然当廷自称为“鸾台侍中”(应该为门下侍中,或者鸾台纳言),这不是“关公战秦琼”吗?其三,朝会时,文班以宰相狄仁杰为首,武班以兵部侍郎(国防部副部长)李昌鹤为首。李昌鹤不过区区四品官,怎能排武班之首?即使电视剧拍摄进行简化,把李昌鹤放在武班第二岂不更好?其四,剧中反复出现“内阁”、“阁臣”、“阁老”、“本阁”的说法。其实,内阁在明朝才成为宰相机构,“阁老”是明朝对宰相的称呼。因此剧中的称呼是不妥的。据史书记载,武则天尊称狄仁杰为“国老”,这一称呼岂不更好?其五,姚崇初名姚元崇,后改名姚元之,唐玄宗开元年间改姚崇。所以,剧中对姚崇的称呼不对。其六,武则天称杀死功臣裴寂,似乎应为裴炎,因为裴寂为唐高祖、太宗时人。
如果以上尚是小错,无关大局的话,那么以下问题就值得注意了。王孝杰曾立下赫赫战功,官至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政治局常委兼国防部长)。在东硖石谷兵败,与后军苏宏晖畏敌逃走有关。王孝杰身先士卒,又壮烈殉国,不失为忠勇之士。剧中的王孝杰刚愎自用、残忍好杀,这些都是历史没有记载的。电视剧如此处理一个较知名的历史人物,不太妥当。如果王孝杰有后人,是不是又起争端?
最不能忍受的是:电视剧缺乏起码的地理常识。契丹位于我国东北,崇州在今河北昌黎附近,狄仁杰担任河北道行军副元帅,战争发生地在今河北、东北一带。而剧中居然出现了贺兰山、贺兰驿,这些地名当在今宁夏。我一开始以为此贺兰山不是现在的贺兰山,但仔细观察狄仁杰使用的地图,此贺兰山就是现在的贺兰山。这样,发生在东北的战役,居然要通过远在西北的驿站,再转送洛阳,岂不荒谬?
作为严肃的历史剧和推理剧,应该少出漏洞。编剧如果缺乏专业的历史知识,不妨对人物名称略加变化,如改王孝杰为李孝杰。结论是:拍摄历史剧,应请历史顾问。
(甄鹏.《神探狄仁杰II》举误[N]. 山东广播电视报,2006-12-05(15).)
[后记]1、本文发表时说王孝杰叛逃出走,有误。对于电视评论来说,要求来稿时效性强,而发稿又需要一定的周期,当时作者并未看完电视,所以出现了这一错误。作者已进行了修改。
2、2010年播出的《神断狄仁杰》将狄仁杰的称呼由“阁老”改为“国老”,有进步。剧中将“突厥”改为“突勒”,不伦不类。

神探狄仁杰2剧情介绍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