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活动现在都这么玩了?

泥塑活动
玩泥塑
—— 甜 蜜 の 时 光 ——
超级干货分享
课题研究
北京市丰台区
花城幼儿园
作者:崔莹莹
泥塑活动作为幼儿百种语言中的一种,同说话、画画一样,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每个幼儿园都会开展的活动。
集体教育活动是教师组织泥塑活动的一个重要途径,可是在以往的泥塑教学活动中,大多数过程是把孩子当成单纯的学习者,注重传授技能、更多关注作品“像不像”、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幼儿缺少自主选择的机会,结果作品如出一辙。教师“教”得辛苦,幼儿“学”得痛苦……
《指南》中提出:艺术教育不单要关注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更加要关注创造中幼儿的艺术思维过程、探索过程。
“十三五”以来我园一直进行《新理念下幼儿园泥塑活动组织指导策略》的课题研究。我们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兴趣出发,通过有趣的泥塑活动,把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想,通过思考、改造,融入自己的情感和再现出来。

1
step one
正确认识艺术领域核心价值
(一)理念的不断更新
学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分小中大年龄组梳理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
整合《纲要》《指南》整理出各年龄段典型表现、美术教育内容及要求。
梳理出各年龄班的月重点及周安排,包括每周适合开展的生活美育、区域美劳游戏、集体美术教学、家园美育。
在系统的整理中能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各个年龄段各个时间段应该开展的相应活动,领悟艺术领域的核心价值,教师关注幼儿的感受与欣赏,通过前提经验的丰富为表现与创造打好基础。
(二)尊重幼儿年龄特点
通过上一步的梳理后,能明确幼儿的能力和水平,再结合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水平,设计适合的、符合季节特点的活动。
如:结合季节与兴趣点开展活动。如小班活动《桃花朵朵开》 《美丽的蝴蝶》 《小兔采萝卜》 《拯救森林》等。如小班父亲节开展的泥塑活动《我给爸爸做领带》,活动中,孩子们可以通过绘画,泥工,粘贴,拓印等多种方式来装饰领带。
(三)丰富幼儿前期经验
丰富的前期经验很重要,它是表现与创作的前提。开展多种领域丰富相关的前期经验,有效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如:
某班开展了有关“鱼”的欣赏活动,为幼儿提供他们喜欢的小鱼图片素材,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后又开展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鱼》,了解了鱼的特征,提高幼儿认知能力;
还带领幼儿去观看小鱼,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表达。

2
step two
了解孩子的真实需要
(一)观察视角的改变
以往在教育活动观摩活动中,观摩的教师关注点总放在授课教师身上。学习的主体的幼儿,他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的观察视角有了变化。通过观察幼儿,发现幼儿的典型表型,从而反思教师的教育行为。
(二)区域中先探究
区域中提供相应的主题,激发幼儿制作的热情,引发幼儿自主探索、主动交流。这个过程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经验,还能为教师提供观察的机会,幼儿的能力水平如何、遇到了哪些问题,以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针对地组织及支撑。

3
step three
“实战”中促研究
我们以“一课三研”为抓手,通过“独立设计——同伴互助——观摩研讨——自我研修的反思调整”四个步骤开展泥塑教学活动评优,让课题研究不断深入,同时着重培养教师的自我研修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反思能力。
我们还对每个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相互观摩学习,教师在看课、评课中开阔更多的眼界,获得更多启发。以下面两个环节为例。
加入“试一试”环节
教师在活动时发现加入“试一试”的环节之后,效果要比直接制作好很多。幼儿能借鉴试一试的经验进行整体制作,成功率也高了很多。大部分幼儿能在试一试后继续制作,也避免了重复制作的时间。
展示环节多样化
对于作品展示环节我们也进行了改进,根据年龄特点进行展示,给幼儿宽松的交流与欣赏的空间和机会,增加幼儿自信。
如:
小班《云朵面包》中,创设了云朵面包店的情境,让孩子们展示作品。
泥工活动《小鱼游游游》中利用鱼缸制作了海底世界的情景,将幼儿制作的小鱼放在里面,俨然一个真实的水族箱。
中班《龟兔赛跑》活动,设计了比赛的场景,幼儿可在捏完兔子后直接进行不同情景的比赛,极大的激发了创作兴趣。
4
step four
挖掘泥塑活动中的自主探究
遵循艺术领域的核心价值,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泥塑活动中如何增加幼儿自主探究环节,是我们近期一直研究的。
以下为我们的尝试,供您参考。
小班《动物馒头》活动,请幼儿在猜一猜、试一试中自主探索动物的脸部特征的捏法。捏出图卡上缺失的部位,先试,然后将个别孩子的好方法进行分享,将个性经验变为集体经验。
小班泥塑活动《奇怪的花》,幼儿大胆尝试花瓣的不同形状,想到的形状但是不会捏,通过同伴间的学习掌握了制作方法,进行了自主的探究。
小班《花园舞会》,通过试一试的环境,孩子们自主探究后,捏出了六七种蝴蝶翅膀。
探索过程中,我们不断鼓励幼儿自主探索,用小手、用工具等自由尝试,发现幼儿的独特表现,鼓励幼儿说出想法、与同伴分享经验,在整个过程中幼儿是积极的、主动的,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引领与帮助梳理提升。
5
step 5
我们的转变
思想态度上的转变
老师们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小朋友的作品;知道了幼儿的前期经验要丰富;明白了好的泥塑活动的生成是来自于幼儿真实生活中的。
语言行为的转变
从以前控制幼儿的用泥量,到现在请幼儿自主取泥。在幼儿有想法时,及时鼓励幼儿可以自己动手试一试,增强幼儿制作的自信心。
教师角色的转变
通过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恰当的措施给幼儿适当的帮助,或向幼儿提出有效的建议。也更加关注幼儿行为的细节,为了准确的识别和解读幼儿。能够在幼儿游戏时,适时地指导幼儿。从注重幼儿作品像不像到的问题,到注重幼儿参与活动过程的变化以及态度。发挥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观察者、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
6
surprise
幼儿作品展示
小班《我最爱的食物》
幼儿讲述:
这个是我的彩色意大利面,大烙饼,西红柿片我喜欢吃黄瓜,这是黄瓜,这个是黄瓜巧克力的甜甜圈,西红柿土豆黄瓜西红柿巧克力的蛋糕。
教师思考:
出现颜色的搭配,创意造型,层层叠加的效果。
小班《赛车大赛烙饼》
幼儿讲述:
我喜欢吃烙饼,我做的是赛车大赛烙饼,上面都是巧克力棒和巧克力豆。香蕉水蜜桃饼干。
教师思考:
敢于大胆的使用辅材,用色。并有自己的想法,结合自己喜欢的汽车。
中班
《剪羊毛》
幼儿创作过程:
利用雪糕棍和纸粘土制作了一只剪完毛的羊驼
结 语
通过泥塑课题的研究,教师更加注重观察幼儿,追随孩子成长的足迹,更好地理解、支持、鼓励幼儿,促进幼儿游戏能力的发展。正确的认识艺术领域教育的价值,了解孩子的真实需要,有意识为幼儿营造适宜发展、丰富自主的活动空间,注重幼儿的真实感受与体验,并尊重孩子赋予个性的创造。不断通过观察儿童典型表现,反思教师泥塑教育活动研究。

作 者 | 崔莹莹
编辑 排版 |Summer
END
课程实践
卫生保健
教师故事
抿一口龙井,需静心细品,悉心置茶,方能辨香识韵,再悟茶语,好似与课程相遇,源于生活实践中,归于操作体验处,还于发展儿童时。设计前看见儿童,实施中品读儿童,评价时默读儿童。
朱继文工作室
鹤鸣生活谁乐继,琴心童画趣成文
我有一杯好茶,你有时间吗?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