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河文学 · 名家友约 | 麦阁 :飞驰的午夜

飞驰的午夜
麦阁
火车飞驰。“前方到达济南站”。中途停靠几分钟的站台,离那个叫党家庄的地方,相距没有多远。这不禁让我想起,当年那架叫作“济南号”的飞机,在党家庄忽遇漫天大雾的遭遇,机上的人,该是怎样的慌乱与无助……我坐在车窗内,乘着夜色,思绪开始随之追溯——徐志摩,浪漫而又天才的诗人,在极度惊恐的最后一刻,他会想些什么,他想了谁,或者说,他想谁又更多一些,是陆小曼?是林徽因?还是早已离了婚的前妻张幼仪与自己的孩子?不管是想谁,他一定还没有想完,他一定还在心中呼唤着,而乘载着诗人的飞机却已然迷失。 待援救人员赶来时,机上三人已全部丧生。两位驾驶员被烧焦,徐志摩虽然没被火烧得太厉害,但额头上的一个大洞,使他致命。据资料记载,这是一架司汀逊式六座单叶九汽缸飞机,机上除了驾驶员王贯一、副驾驶员梁壁堂(他们都是南苑航空学校毕业生,年龄均为36岁),以及运载的40余磅邮件外,乘客仅徐志摩一人。也就是说,机上三人,无一人生还。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为什么是西天的云彩?而且是“作别”。是纯属巧合,还是冥冥之中,诗人对自己最后告别人世的方式早有预感,无人能说清。车窗外,黄色灯火显得有些昏暗。在外的旅人,思想被身躯携带,每一个人都一样。火车缓缓开动……惋惜。为徐志摩,也为陆小曼;为林徽因,也为张幼仪。甚至,也为与陆小曼离了婚的前夫王赓。不得而知,如果给他们第二次生命,他们的生活会是怎样,又会有怎样的选择与取舍。先来说徐志摩跟张幼仪,至少从他们的外表上,从照片中,我看不出他们哪里有不般配,照片上年轻时候的张幼仪,远不象徐志摩说的那么土,她看上去端庄、干练而又大气。徐志摩要是不和她分离,那她会怎样呢,她一定是全天下最幸福的女人,她爱徐志摩,也愿意为他付出。然而,情怀浪漫感情至上的徐志摩,已然嫌弃张幼仪够不到他要的那种境界了。你看林家有女多柔情啊,那俏皮的微笑,过膝的裙曼,那会说话的眼睛……那才是徐志摩心中的女神。可怜的张幼仪纵然有千头好,他徐志摩就是不喜欢——怎么看都是土包子一个,早离早解脱。林家的那个叫徽因的女孩,也许,自己还有机会。终于离了。徐志摩无情地、彻底地伤害了张幼仪。当岁月流去,这个命运同样不济的女人,在离世前终于说出了这段婚姻的真相:……他对我不理不睬,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他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罢了。可怜她一生都没有走出徐志摩带给她的阴影。林徽因。陆小曼终身都为其“吃醋”、都没有打败的“情敌”。起先,徐志摩是为林徽因离的婚,可林家仙子前前后后考虑再三,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看起来似乎才貌都不如徐志摩出众的梁思成。这也许正是林徽因的聪明之处。当她看到徐志摩毅然决然地和张幼仪离婚,没有半点留恋,她反而高兴不起来,她看到了徐志摩浪漫洒脱、热情似火的后面,还有另外一面。是的,林徽因是喜欢浪漫的,也渴望爱情,但在决定自己一生幸福的关键时刻,她冷静而又理性,她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深深相信自己的感觉与决定是正确的。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是她不爱慕徐志摩,徐志摩是理想的爱人与情人,但不一定是理想的丈夫。早慧的林徽因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周全识别,这也是她的过人之处。但她跟徐志摩的感情,依然是贯穿了他们一生的。 徐志摩出事那天坐的是邮政专机,一来是为了省钱,二来也是为了能够按时赶到北平,能够听到林徽因的一个完整讲座。后来,在飞机失事的现场,宽容、深解其中奥密的梁思成拾了一块被炸碎的飞机残骸,带回北平,林徽因一直把它放在房间里自己的案头,从此再没有改变过。每到徐志摩的生日与忌日,她都要祭奠一番,或者写文章悼念。1947年,林徽因病重时,最后要求见张幼仪一面,大家都知道,那是她对徐志摩爱的表示,她是想看一眼徐志摩的后代,看一眼与徐志摩有关的人,想从他们那里触摸到一丝徐志摩的气息。张幼仪在她的自传中这样写到:做啥林徽因要见我,要我带着阿欢和孙辈去,她虚弱得不能说话,只看着我们,头摆来摆去……我想,她此刻要见我一面,是因为她爱志摩,也想看一眼他的孩子。再来说陆小曼,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来评说这个同样让人心痛的女子。胡适说,她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傅抱石说,她名不虚传,堪称东方才女,虽已年近半百,风采依旧;徐志摩说,曼的身体最叫我愁,一天24小时,她没有小半天舒服,我没有小半时完全安心;梁实秋说,我的看法很简单,结婚离婚都只是男女双方之事,与第三者何干,一般人最喜欢谈论的莫过于别人的婚姻离合,可是其中的实在情形并不见得是大家所熟知……陆小曼与王赓。可以说,这场婚姻是由陆小曼的父母一手操办的。王赓整整比陆小曼大八岁,家境也并不殷实,但这位军官却是年少有为,十六岁就毕业于清华大学,紧接着赴美留学,向陆家提亲之时,已是陆军的堂堂上校。陆小曼的父母在众多的豪门子弟中唯独挑选了王赓。当时对婚姻真相还懵懂无知的陆小曼,随父母的意,就这样把自己嫁了。十九岁的花样年华,连梦都是含苞待放的。而陆小曼就是在这个年纪,完成了自己一生中身份与角色的转换——由少女到少妇。接下来的日子,如果说,作为军人的王赓,在一心追求事业与前程的同时,能不总那么严肃,对性格活泼喜欢浪漫的陆小曼能够温柔体贴一些、稍微多花点时间陪陪如花的妻子,而不要总那么淡漠那么不解风情,那么,也许忠厚柔情的陆小曼(郁达夫语)也就满足了。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还是来自家庭与男人,将一颗心完整地放在一个男人身上,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是一件最为幸福的事。王赓固然是爱着陆小曼的。但这位毕业于美国西式学校的军官,多年的军校生活,早已养成了他严肃的生活习惯与待人作风。结婚没多长时间,陆小曼就发现,他们性格不合,然而似乎太晚了。陆小曼经常感到的,是与王赓话不投机的难忍,一日一日,她的家庭生活如围城般痛苦。王赓几乎把他所有的经历都花在了他的工作上,长时间把无聊寂寞的小曼抛在一边。即便是到了周末,他也想不出什么花样来讨好一下憋了一肚子气的妻子,在工作上的方法一套又一套,但在对付女人的问题上,他却笨拙得要命,简直是束手无策,不会笼络也就罢了,可气的是他竟然连笼络一下的想法也没有,回到家里,不会说一句知冷知热的话,而是直奔书房,在里面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加之王赓的脾气也不是太好,为一点点小事也爱和陆小曼争,不知道谦让。而陆小曼又怎会长时间忍气吞声,甘愿做一个花瓶和摆设。她要反抗。就这样月积日累,两个人之间越来越疏远、冷漠,终成一对怨偶。就在这时,唱着“美人已离去”、感情空虚的徐志摩像天外来客,闯进了陆小曼的生活。理解她,关心她,欣赏她,爱护她,他可以做到。“忠厚柔艳如小曼,热情诚挚如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哪里还顾得到纲常伦教,哪里还顾得到宗法家风。”(郁达夫)陆小曼是从徐志摩那里,才懂得了爱,尝到了爱的滋味。纵然她那时已是有夫之妇,但是,徐志摩才是她的初恋。然而接下来,正是为了这段婚姻,陆小曼可以说是吃尽了一辈子的苦头。在那个年代,离婚岂是一件容易的事,社会的不理解,家庭的阻力,都让这对真心相爱的人喘不过气来。在那段最难捱的日子,徐志摩又因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相约去了海外,孤军奋战的陆小曼为了打离婚仗,人都消瘦了整整一圈,在自己母亲以死相胁的一刻,陆小曼也曾动摇过,看着年迈的父母为了自己的事伤心欲绝,老泪纵横,她实在也不忍心……说心里话,得知她后来的遭遇,依我的私心,我是希望陆小曼在这个时候变卦的,就此和徐志摩一刀两段,跟王赓哪怕是两个人疏远就疏远一点,一个人委曲就委曲一点,再怎样,也总要比后来悲惨的结局强。但是,我的这种个人想法显然是庸常了,一个鲜活的生命,又怎能没有自由和爱,追求生命的自由与爱,是性情如徐志摩陆小曼们天天喊着的口号。哪怕是在有爱的生命中度过一天,也不要在心灵的荒芜中度过百年。是的,爱情从来就是那样不可理喻。他们终于走到一起。 短暂婚姻,总共五六年的时间,陆小曼始终不被任何一个徐家人所接受。直到徐志摩飞机失事,她更是引来了一片骂声,他们一致认为,徐志摩是为她而死的。我就有些不明白了,为什么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徐志摩去坐邮政专机,一方面是为了省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要去给林微因的讲座捧场啊。他们连葬礼都不让她参加,根本就不承认她这个徐志摩明媒正娶的儿媳妇。而她和徐志摩的婚姻真相,又是怎样的呢。在我们的想象中,他们的婚后生活应该是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是甜糖如蜜的。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据史料载,和徐志摩结婚没多久,陆小曼有次在路上碰到当时还是郁达夫夫人的王映霞,伤心不已地对她说:“没想到会是这样,按理讲,婚后的生活,应该比过去甜蜜幸福,但事实却不是这样,我们的结婚成了爱情的坟墓。”然而即便是这样,在徐志摩出事以后,陆小曼用种种行动告诉我们,她还是深爱着徐志摩的。当光阴过去,日历翻到1960年的时候,有一天孤单一人的陆小曼在上海的善钟路上散步,再次遇到阔别多年的老友王映霞,虽然这时王映霞与郁达夫的婚姻早已破碎,但比起共有五个儿女的她,陆小曼的膝下凄凉不言而喻,这时的她,无限伤感地对王映霞说:过去的一切好像做了一场恶梦,酸甜苦辣,样样味道都尝了,如今我已戒掉了鸦片,不过母亲已经谢世了,翁瑞午另有新欢了,我又没有生男育女,孤苦伶仃,形单影只,出门一个人,进门一个人,真是海一般的凄凉与孤独,像你这样,有儿有女有丈夫,多好,多么幸福……没有天伦之乐,无处可以依凭,回到家里,四周都是空荡荡的,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在回响,老年的陆小曼,孤寂不堪。如果徐志摩知道,他一定也会心疼吧……我还沉浸在我的思想中,火车却已经慢了下来,“咣当”晃了一下,北京站到了……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午夜WUYE

作者简介
麦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世纪70年代出生于江南宜兴。喜欢白色、红色和所有蓝色,喜欢银镯、小孩与花朵。90年代初开始写作散文与诗歌。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散文》《天涯》《青年文学》《西部》《星星》《扬子江诗刊》《诗刊》等等,入选各种选本。出版散文集两部。
1

扫码关注“灌河文学”

扫码阅读《云梯关》电子书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