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返乡:我们终于熬走了庚子鼠年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公号

庚子鼠年,还有1天就结束了,今天是农历腊月29,明日就是除夕了,回望过去的这一年,去年除夕前的各种突然静止的状态和人心惶惶,当时,大家都在盼着,嗯,过了正月15,一切就好了,我们也可以正常外出返回工作城市,开始正常的工作模式了,结果,嗯,正月15是过去了,没想到我们还度过了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十一,直到新一年的来临,世界,早已是天翻地覆。
去岁此时,大家被关在家中,惶惶关注着每日的新增病例,惶惶看着我们的雄鸡整个身子都红了,也各种吐槽,想工作,想离家,而今年此时,响应国家的号召,很多人原地过年,没有千里迁徙,但是也有很多人,在做了一次又一次核测后,终于还是踏上返乡的路。是的,中国游子的心中,每年的春运大迁徙背后,所代表的,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父母,子女,祖孙的团圆和聚首。些许不能回家的人,想想去年在家呆的快疯掉的节奏,是不是在暗暗后悔,应该再珍惜下那在家的每一日的,尽管可能从你工作后,这可能是最长的最无聊的假期。
2010年,一个驮着山一样的行囊的返乡母亲感动了中国。
她叫巴木玉布木,彝族人,当时在南昌一个砖厂独自打工,春节到了,她带着不到一岁的二女儿,踏上三天两夜的归程,回四川凉山过年。前几天,当年拍下这张照片的新华社记者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她。
11年前,照片里她怀中的女儿已经在返乡半年后夭折,一年后,她刚生的孩子又夭折了。她并没有放弃生活,继续生了三个孩子,和丈夫种着烟叶,盖起了新房子。她并没有实现阶层的跃升,但实现了温饱。
说实话2010年的时候我看到过这张照片,时隔11年之久,这张照片当年所带来的的心酸之感还是那么清晰,一个在底层用力活着的母亲,抱着那么小的孩子,背着那么重那么大比本人还高的行李背包,脊背几乎垂直,却还是往前走着,往那个叫做家的方向走着,那么的狼狈,却又那么的坚韧,为什么要带那么多行李呢,也许是行囊里舍不得扔的被子,舍不得扔的旧衣服。
这种用力拼命活着的姿态,何尝不像我们每个人的母亲,在尘世的生活中,也许平凡的母亲们没有培养出当官的孩子发财的孩子,却含辛茹苦用心的养育着下一代,她们,才实在是值得我们尊重和推崇的。
疫情之下,经济受到的影响肉眼可以直观的看到,今年的义乌商贸城,整个一年,我见到的来采购的老外没有超过十个,是的,365天 ,没有超过十个,虽然最后外贸又有所复苏,但是,安能没有影响?
所求不多 ,艰难苦困,玉汝于成。
那天在从杭回洛的G1870次高铁上,车厢里依然坐的满满的,大家表情肃穆带着口罩,路上没有任何交谈,不喝水不吃饭,每个人都自觉的抱着自己的手机和背包,有期待有忐忑,奔向一个叫做洛阳龙门的站台。当车子缓缓驶入龙门高铁站台时,有个列车员大姐和周围的人攀谈起来,我听到她问那个背着大包的阿姨,你是哪里,阿姨说我是宜阳里,列车员说啊我是洛龙区里,等会儿车子到站我还得跟着车子回郑州,你这外出打工不赖吧,那个阿姨说,还中吧。不是说过年不叫回来吗。阿姨说,做了核测,也是低风险,也都回来了。不回来咋中,屋里娃子们老可怜,老人也都叫回来。
是啊,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大抵当妈的都会这样讲,屋里娃子们老可怜。
我回望,那长长的车厢,我想到此刻奔波在春运路上、忍受着一次次核酸检测的数亿归乡大军,谁又不是在这艰难时世下省吃俭用,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背着行囊穿越万水千山,只为父母和孩子在那一霎的欢颜?

我想起,前日和丹聊起来外贸的未来,丹说年后想转内销,也想投资健康行业,是啊,我们做贸易的也都深受大环境的影响,我有个发小,之前在广州做物流,为各贸易仓库送货,结果今年疫情之下,不得已改行跑起了出租车,我的一个供应商,今年我手中给他的订单还不错,结果压力之下,他自己弄个箱式货车又跑起了货拉拉,你看,每个人的饭碗都岌岌可危,多少手停口停的人陷入了谋生困境。
但此时此刻的他们,依然奔波在路上,忍受着一次次的咽拭子和肛拭子,揣着所剩无几的余粮,去和远方的亲人相聚。
面对多舛的世道,每个人都得学会调整心态。
这苦痛的瘟疫之年,正进入倒计时的撤离,即将到来的辛丑年,大概率会更坏。但我们大可以将一切抛在脑后,珍惜这迫在眉睫的除夕。
岁月正长,
但和年迈老人相聚的时光,
已经像我们的掌纹一般,
屈指可数。
祝福像蝼蚁般奔波在万里江山的人,
祝福两手空空回家团聚的人,
祝福深夜里无声拭泪的人,
我们心底多么悲凉,
但都得拼尽吃奶的力气活着。
愿你脸上有阳光,
愿你心底有深情,
愿我们都不辜负与这世间的苍凉一望。
那么,春节快乐,
让我们在除夕的烟火中,
在冰河般的长夜里,默默地,相视一笑。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