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杨梅

永康乡愁|第463期
诗酒趁年华

永康乡愁|第463期
杨 梅文/吕丽盼
二月底返沪后,去了趟钦州路的花鸟市场,往昔人流攒动的景象不再,只有沿街大铺里三三两两窝在招财进宝盆里的蝴蝶兰在帮着拒客,老板和几个帮工时不时露个头,忙着收拾东西,原以为是疫情的缘故,几个流连的老主顾细问之下才知市场被征迁做绿地了,众人一片唏嘘。只不过,唏嘘的众人当时一定没想到,三个月后,不仅疫情没有结束,连康健路上的水果批发市场也解散了。六月初消息散播后,熙熙的市场里除了攘攘的询价声,又掺杂了几声主客之间不舍的告白,感慨之余,互加微信,言辞恳切地表示在附近的话今后一定继续光顾。在不舍声中,我也加了一个摊主的微信,倒不是我和摊主感情有多深,而是我对她家的水果实在寄情至深。
摊主姓章,我叫她章姐,章姐是兰溪人,在上海这个异乡,我们也算是老乡了,不过浙江人的老乡情谊似乎远没有北方人来得浓烈,所以我们也从来也没让这层关系影响过各自买卖杀价的专业性。章姐跟水果市场里的其他摊主不同,这个不同倒不是因为她总是满脸带着真诚的微笑,毕竟门口卖菠萝和椰子的小哥俩吆喝起来的时候可比章姐的微笑值得驻足多了。章姐的不同是因为她摆的不是长摊,而是一年只在这儿摆上大约两个月的摊。每年她跟这一阵卖西瓜、荔枝的铺子商量了只短租人家摊位大约一米的位置,卖自家种的桑葚、枇杷、杨梅和李子。当然,章姐家种的水果可不止这些,加微信时,她还专门介绍了一番她家的物产,我的金鱼脑子只记住了板栗和柿子,不过也不打紧,她说了,卖这些的时候就去温州了。
市场最后营业的那天是6月14号,天很热,就连市场里的通道也“热”得挤不过去,我专门到章姐的摊上买了一小篮杨梅就被挤了出来。拎着杨梅,回想起在此之前大约有将近十年没买过水果店里的杨梅,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而是口味一旦被养挑剔了,便很难主动妥协。当然,杨梅的口味被养挑剔的,应该不止我一个。
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交换当地特产的习惯,大学时来自浙江四面八方的我们总是会给班里的同学带些老家的特产一起分享。大学好友成琳是宁波慈溪人,慈溪不仅盛产海鲜,也是浙江杨梅主要产地之一。每年四六级考试的那个周末,成琳便会从家里带来几篓子杨梅,时间总是这样惊人的巧合,甚至让当时的我们觉得“没有人比确定四六级考试时间的老师更懂慈溪杨梅”。周日晚上,成琳从家里回来,在qq上吼一声“女人们,来我们寝室吃杨梅啦!”五楼六楼几个宿舍的人便蜂拥至622,各自以地上的篓子为中心蹲好,一边吃杨梅一边交流“吃杨梅不吐杨梅核”的“秘诀”。浙江人很少有不知道杨梅核有清理肠道功能的,但知道这个功能和能利用这个功能则是两码事儿了。成琳带来的杨梅,当日上午现采,晚上就进了我们肚里,每个人总能梅足核饱地回到宿舍,在美梦里直待来年。毕业后,贪吃如我,还专门去了成琳家摘了次杨梅,不仅吃足了杨梅,还顺道感受了宁波人吃海鲜桌上留下小山似的壳的畅快。
不知道其他被成琳家的杨梅养得口味娇惯的同学们如今是不是都能吃上当年那样好吃的杨梅,至少现在的我有了章姐家的杨梅得以安慰。水果市场虽然没有了,也不知道长摊的摊主们是否都有了新去处,至少章姐已经找到落脚点了。6月15日,章姐在朋友圈里连发了三条状态:
“想吃杨梅发我微信,今天换地方了”
“想杨梅新地方等你们。甜味道浓。”
“下雨天杨梅便义卖”。

永康乡愁原创整编,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链接 | 投稿邮箱:932670871@qq.com | 公众号运营策划合作?13506797066(微信同号)文@吕丽盼永康唐先镇人,现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更多精彩敬请关注永康乡愁微信公众平台?乡愁 || 吕丽盼 :萝卜钱
李世扬 | 朵云四刻
【乡愁】 第一次摆摊
胡发东 |《毛芋》
永康乡愁故乡的记忆,写文中子,写铁汉公,写翰苑星斗,写沙场英雄,写丹青圣手,写时代先锋,写五金之乡的耕耘者,写搏击商海中的弄潮儿。写新事物,写新生活,写新风尚,写新城乡。写出千丝万缕割不断的情愫,写千般万般创业者的艰辛,写出工匠精神永康梦。野人怀土,小草恋山。无论你飞多高,无论你走多远。世人哪个无故里,何处游子不乡愁
永康乡愁主创/维维朱爷江燕壹心
顾问/王进方胜康应忠良舒启华吴杰胡发东
这个夏日,永康乡愁的视频号开通了,相信它是一个清凉的礼物,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开启你的乡愁视频之旅。
乡愁视频号内容正在完善不断更新中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美学优品互动时光。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