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征文“儿时的大戏台”征文系列作品之八 (作者:王静文)

编者按:
岁月无声,追忆久远。你是否还记得儿时看戏的场景?当时的银幕下、戏台边,人头攒动,依依难舍,成为我们美好的回想。留住时光,让当年再现。本期,原阳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与故道文苑联合推出《儿时的大戏台》,让您打开记忆的闸门,尽情展示您的才华!
儿时的大戏台”征文系列作品之八
儿时的大戏台
作者:王静文 图片来源:网络
我记事的时候,是七十年代末,那时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极度匮乏,人们整天为了衣食而忧,文化生活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偶尔会有走街串巷以讨饭为生的说书先生到村上唱上一段,给大家逗个乐子,像唱大戏这种大型的文娱活动对农村人来说就是一种奢望。每年也只有到了冬季农闲时节,三里五村热爱戏曲的爱好者才会自发组织起业余剧团,由一个年龄稍长的有威望的人牵头,自备干粮、服装、道具、自导自演,在热闹的集镇上搭个简易的四面漏风的大戏台,唱上个三五天。一年中也只有这个时候才是村民们最为开心的时刻。
第一次看大戏,是在大姑家韩董庄镇焦庵村,记不得是谁、因为啥唱的了,更记不得唱的啥。只记得那是个冬天,天出奇的冷,戏台搭在背风向阳的一处打麦场里,那时的我感觉那个戏台很大,戏台上演员们都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时而哭声阵阵,时而笑声悠扬,时而追撵打闹,时而唱腔粗犷。戏台下面更是热闹非凡、丛生万象,有三五成群的人们围着一堆熟透了的柴火,连烤火带看戏带喷空儿的、有老头老太太扯着嗓门呼天喊地找孩子的、有大姑娘小媳妇儿聚在一起闲扯张家长李里短的、有一拨儿一拨儿的小孩子们追逐嬉戏的、有卖瓜籽儿,卖糖葫芦的、有卖烤红薯,打烧饼的、有卖爆米花,江米蛋儿的。外围的年轻人有的爬到草垛上,有的则干脆站在砖头、干树枝上伸长了脖子眺望着大戏台。那场面估计一点儿都不亚于现代的歌星演唱会,真可谓是里三层外三层、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但更多的人们则是在聚精会神的看戏,他们的面部表情随着戏台上的人物喜怒哀乐、阴晴圆缺。穿着破旧棉袄卖糖葫芦的老汉和冻得鼻尖发紫卖江米蛋的老妇则只顾着自己的生意,以至于鼻涕在鼻尖上打秋千都不知道。我坐在父亲腿上,夹在看戏的人群当中,拿着糖葫芦吃着江米蛋,望着不远处热热闹闹的大戏台,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昏昏睡去。醒来时,就闻到了焙焦了的窝窝头的香味儿,看到了煤油灯的光亮,心里想这是已经到家了。
打这儿以后,我才知道了唱戏和戏台,因为在那里可以吃上馋人的糖葫芦和江米蛋儿,所以就爱上了看戏,喜欢上了农村大戏台。
一听说周围的村子有唱大戏的,就嚷嚷着父母一起去观看。其实不光我自己,那个时候,冬夏农闲季节全村男女老少都爱看戏,常常是多个家庭倾巢而动。要好的家庭互相帮衬着,唠着嗑,一路奔去。
我们小孩子们往往是刚开始的时候兴高采烈,相互追逐着,奔跑着,一个个比彩票中了大奖还兴奋。等真正开了戏,我们谁也不知道戏台上演的啥。跑累了、玩嗨了、嚷着大人们买点儿吃的那是必须的,记得有一回看戏母亲竟然破天荒地给我买了一只香喷喷的卤兔腿儿,当时卤兔腿儿要比糖葫芦江米蛋金贵得多,今天看来应该属于奢侈品了吧。想起卤兔腿儿那诱人的香味至今还馋呢。
等到到散戏,我们小孩子们基本上都已经无精打采、睡意朦胧了。大人们虽然饿着肚,但是却掩饰不了他们看戏的热情,回来的路上,肚子里已经咕咕噜噜的他们,依然沉浸在戏台上演员们精彩的表演里,他们总是边走边感慨:“看人家阿庆嫂,那嘴多会说话”、“喜儿真是可怜啊”、“那个刁德一最不是东西了”……
记得有一年夏天,从韩董庄看戏归来,走到拾区村南天已经黑了。忽然间,东北角天空传来一声惊雷,划过数道闪电,瞬时风雨交加,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人们顿时乱作一团,也顾不得什么阿庆嫂刁德一了,到处都是呼儿唤女女的声音。一群惊慌的人们顺着那条雨水夹杂着稀泥的“水泥路”摸黑向前狂奔。到家的时候,一个个都成了落汤鸡,虽是夏天我也被冻得瑟瑟发抖。至今提起这事儿人们还心有余悸。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知道了农村大戏台是我国农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对农村一代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渐渐地喜欢上了戏台上的剧目,诸如:《穆桂英挂帅》、《风雪配》、《三哭殿》、《花木兰》、《收姜维》、《七品芝麻官》等等,更是百看不厌,并且为台上演员妙趣横生的方言土语、盆嘴逗乐的田园气息;演员们信口拈来起承转合的机智幽默;演员们优美的唱腔,优雅的表演所折服所感染。
一段戏在最精彩处往往最能触动动人们的心灵,引起观众的共鸣。看《风雪配》最耽心那飘飘大雪突然停止,郎才女貌的书生钱青和高秋芳小姐拜不了堂;看《三哭殿》心里最怕小秦英被斩,其中唐王、正宫和西宫三人对唱应该是该剧最好的看点儿;《收姜维》则最想听到沈凤梅老师一派的唱腔,最想看看申凤梅老师潇洒睿智的表演;《七品芝麻官》里唐成审诰命一段最扣人心弦。
同时戏台的搭建也发生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简陋到奢华、从原始呆板到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变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电脑、手机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广大农村对精神文明的需求,特别是农村的文化娱乐形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戏曲则成了人们众多娱乐方式中的一种,这使得儿时的大戏台也逐渐被冷落,昔日里光怪陆离五彩斑斓的大戏台就这样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戏看久了,我悟出一则道理:不管什么戏,讴歌的都是朴素的真善美,鞭挞的都是人们普遍反对的假恶丑。这从戏台柱子上的对联可见一斑,诸如:看不见姑且听之,何须四处钻营,极力排开前面者;站得高不能久也,莫仗一时得意,挺身遮住后来人。满场都是闲人,袖手旁观,听戏不如做戏苦;凡事终须结局,从头演起,上台容易下台难。台上唱戏,台下看戏,尽是逢场作戏;幕前做人,幕后整人,可见双面之人。等等,我认为这些悬挂于戏台上的对联都是对戏曲精髓的深刻诠释。
儿时的大戏台,已成过往,戏台上,生旦净末丑的精彩演绎让人记忆犹新。但我想,人生又何尝不是一个大戏台呢?每个人都是这个戏台上的主角,生也罢、旦也罢、净也罢、末也罢、丑也罢,一个人要想为后世留下点儿美好印记,你就得踩对鼓点儿,跟上节拍。你就得喜人民之所喜,恶人民之所恶。豫剧大师常香玉有句名言叫:戏比天大。这是她视戏曲为生命、视人民为父母的深刻体现。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在自己人生的大戏台上去尽情展现的最精彩的篇章。

作者简介:王静文,河南诗词学会会员、新乡诗词学会会员、原阳诗词学会会员;有多篇散文、诗歌发表于纸刊及网络平台。
扫码关注
故道文苑
欢迎投稿,稿件须是原创,文责自负。稿件请注明作者并附照片一张。
投稿邮箱:2514349440@qq.com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