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爱学习|孟新涛【电冶集团“沙漠红柳”文学社】

可怜天下父母亲,只为孩子操碎心。但看诸多补习班,锁住N多少年人。
天下父母者,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为此不惜牺牲自己太多的事业和时间,白天接送上学,晚上接送补课,乃至租住陪读。作为二十年前的一名老师,我深为父母的拳拳之心感动。
记得90年时,家长对孩子上学,基本如农村放羊一般,只要送进“羊群”,一切由“羊倌”老师负责。
老师、家长、学生之间,老师如同三国之曹魏,属实力偶像派。学生和家长视老师为圣人,尊敬仰慕甚至膜拜,很多学生的理想是将来做老师。那时我们老师之间,早晚自习课抢着去辅导,星期六日甚至不休息,义务给学生辅导,没有人想过去收费。为了抢自习课,老师一个比一个去教室早。不得已,学校只好排出时间表,大家轮着去辅导。想想我们那时的老师,真的是两袖清风,一身清贫。人们说那时的老师是天底下最清贫的人,从事最光辉的职业。
时光如水,转眼离开学校上二十多年。今昔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三国鼎立之微妙变化,着实令人错愕。学生是主角儿如三国曹魏,挟家长以令老师。家长成了骑墙派,老鼠钻进风箱里,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左右腾挪。常见身边同事、文友,晚上陪孩子写作业和孩子上气,孩子在学校作业没写好或是表现不合格,忐忑不安地去学校让老师上气,接着又为孩子厌学或成绩不理想,唉声叹气。看着成绩江河日下的孩子,很多家长不惜自己勒紧裤带,也要送孩子进校外各种辅导班学习。这些家长中也有很多人是我的文友。基于此,我想就如何让孩子爱学习,谈谈我先前从教十多年的体会。
如何让孩子爱学习?我的体会是要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兴趣是发自内心的动力,它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培养。一个老师,一个家长,一个朋友,一件事情,一本书,一场经历等,都有可能激发一个人对一件事的兴趣。
对于孩子而言,培养兴趣的主要方式我的看法是鼓励和表扬。
在懵懂孩提时,好像是小学一年级吧。一次音乐课上,刘本树老师让我起来唱歌,当时吓得我满头冒汗。
石榴树呀开红花呀,
人人都把公社夸呀,
咚锵咚锵咚锵……
在半清醒半麻木的状态下唱了一段,老师伸出大拇指说:“唱得genggeng geng!”这个词用现在的话理解就是“杠杠滴”。在我们河南老家土话就是第一名。
刘老师这一表扬,让我放学回家的路上还兴奋地在唱,而且回味哪些地方唱错了,和老师教得不一样。到家后,给父母唱,给姐妹们唱。家人一听,唱得还有点样,纷纷说:“唱得不赖!”老师和家长的两面“夹攻”,让我喜欢上唱歌。后来甚至喜欢上乐器。比如口琴、手风琴、扬琴、电子琴、笛子,只要是会唱的歌曲,都能揣摩的奏出来。为此还向同学求教,如何识简谱。虽然后来实在是看见五线谱头皮发懵,放弃了,学的二草草,但是对学歌还是起到很大作用。到了初中,初一时对数学很发怵。记得在“分解因式”章节,合并同类项、提取公因式时,脑子转不过来弯儿。3abc+2ad=a(3bc+2d)。心想,数字和字母在一块儿,咋就能把字母a提出来,那不把纸也提烂了?最后,实在不会做作业,就写了一句话。“因为不会做,所以没有做。”
第二天上午,数学老师把我提溜到办公室,让我站在小黑板前。小黑板下面有个木沿,上面放着枣木棍。数学老师都是本村的,很严厉,他走过来拿起枣木棍,我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等待着那狠狠的一教鞭棍。
“你的作业留言很有个性呀,提公因式把作业纸提烂,我今天让你试试,能不能把纸提烂。”
我以为棍子下来了,眼睛一闭,咬着呀脸绷得紧紧的。
半天没等到棍子下来。睁眼一瞥,老师在咧着嘴笑。
“你弄啥哩,吓尿裤子没?来,看黑板!”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十道题,由一次项一个字母开始,三道题一变换同类项公因式。前两个题他指导我做,第三题让我自己模仿。这样到了第八题,我自己都会独立做了。然后老师让我把昨天的作业补起来,给我批了个大大的“好”!
“不赖嘛,自己都能完成,这就是熟能生巧。以后不能像昨天那样给我写信。”
回家后,我一想自己就是挺厉害,后面几道题自己都能做出来,不用老师辅导,昨天咋就不会呢,竟然怕提公因式时把纸提烂,不由得哑然失笑。
父亲当时也曾是村学的民办老师,他给我找来一本杂志,让我看数学家陈景润研究世界数学难题“歌德巴赫猜想”的报道。我好像明白了,学好数学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多做题。尤其对于我们这些脑子“不治”(老家方言,脑子治,聪明之意。)的一般学生,学好数学,必须要多做题。
至今我仍记得,数学家陈景润说“数学的灵魂在于解题”。今天看来,当时理解有误。陈景润说的解题是指数学这门科学的意义,我理解成要学好数学,就得多做题。于是,在以后初中、高中时就做了好几本数学习题集。于是再也没有恐惧过数学,甚至因为在当了数学老师后,能很快地解出学生拿来的各种难题,让很多其他班级的学生也跑来“考我”。
总的而言,自然科学类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只要经过大量解题,最终都能量变引起质变,熟能生巧,触类旁通。甚至对于语文、外语之类,多读、多背,广泛积累,都能收到相同功效。比如写文章,写的多了,模仿的多了,慢慢就会把自己的文学积累在各种场合发挥出来。
人的一生中,幼年积累的素材是记忆最深刻的,基本可以伴你一生。家长应该在孩子幼年、童年时代,让孩子大量阅读。对于孩子的各种爱好,不要管是否有天赋,有条件、有能力都可以尝试,成与不成任其自然。培养孩子的爱好,切勿以家长的好恶而定,只有让孩子遍尝天下食物,大量体验,才能培养鉴别能力。行千里路,可以增长阅历。读万卷书,可以开拓思维。行千里路的实践经验与读万卷书的理论相结合,才能提高人的综合能力。
让孩子喜欢学习,有好的家长很重要,遇到好的老师更重要。一个好老师,两个好老师,三个好老师,在孩子的上学阶段,甚至可以成就一个平凡的孩子。尊重老师,爱护孩子,不要把孩子一棍子打死,是老师和家长的大忌。
但是,家长不要把孩子当作金刚葫芦娃,以为他们有超强的承受力。压力要有,也要适量。不要把自己在读书时的失落和挫败,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尽管都想让孩子上天,孩子反倒问,爸妈那时为何不上天呢?
都是平常人,须以平常心待之。人人都有帝王相,人稠地窄赶不上。对于孩子学习这件事,我以为不论成绩高低,只要努力即可。
作者简介:
孟新涛,网名欢乐沙漠红柳,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曾从教十余年,草根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梅雨墨香》《鄂尔多斯日报》《鄂尔多斯集团报》、集团内刊《我们》、集团公众号、网络等。2019年3月,荣获《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新安晚报》联合举办的2019“人间至情,我爱祖国”全国大型散文征文比赛三等奖。在文字的海洋里盲游,累并快乐着。
投稿邮箱:1066300103@qq.com
微信扫一扫,关注“沙漠红柳文学社”公众号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