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石码:最是人间烟火浓!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江之彼岸,是漳州,是故乡。
上周周末,在厦门客运码头,买了一张船票(联发公司的,舷号为前丰五号),再次乘船上石码。这是一艘定额为三十九人的快艇,船头贴着红纸神符,挂着小吊扇。
一路上,马达声隆隆。
那时,天气阴沉,江面迷蒙,白浪不时逾窗。快艇绕鼓浪屿快速行进,路过内厝澳码头。江面上,岛屿不时入眼,亦时常可见大船,对岸山峦则隐约可见。行十多分钟,从厦漳大桥下过,江面明显收窄,右侧一大岛,沿岸帆樯林立,应是海门岛。
续而,江面忽又开阔,低矮的红树林绵延江畔,缈然天际。
此时,天渐放晴,迷雾散尽,只见水面波光粼粼,海鸟掠空。江畔之树清晰可辨。石码愈近,洲隰愈见开阔,屋舍愈是俨然,渡口愈是密集。五十分钟左右,码头至。
刚上岸,远处飘来戏曲声,似是芗剧。花十块钱打摩的至锦江道天主教堂。石码古城之旅即开始了。

厦门至石码航线上的大船。

天主堂,石码和厦门一样,西方宗教影响较深,除了天主堂还有礼拜堂、福音堂、真耶稣教会等。
寻常可见的海鲜大排裆。
河豚的蓝绿色眼睛。“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说的就是河豚春日逆江产卵的情景。野生河豚肝脏、血液、卵巢、生殖腺、鱼子均有毒,易致死。漳浦有河豚养殖业,据称养殖的河豚毒性较小。
慢生活的小城居民。

残墙中的雕窗。

民主路,渔具一条街。
我见到不少石码妇女有抽烟的习惯。

漆巷

桶巷

桶巷
桶巷
桶街的鲁班小庙。

打石街的宛南亭。

海关后巷一座老房子,据说红军挺进石码时,这里是林彪的住所。
海关后巷住着一位石码奇人,老唱片收藏家郭明木。他收藏了八千多张老唱片。未来石码城进行文创建设时,不妨以此为基础,开设一个老唱片博物馆。

爱迪生留声机

老唱片改造的小圆桌。
周杰伦获奖金唱片
郭明木先生
郭明木先生从国外收藏而来的钢丝录音机。机身标注“websterchicago”即”韦伯斯特芝加哥“,为1940年美国韦伯斯特芝加哥公司的产品,型号80-1。原来曾有故障,郭明木先生竟把它给修好了。此类产品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被磁带录音技术所取代。
石码大清邮局旧址,该邮局后为郭文厚经营。
邮局很小,在晏海路上,据称晏海路原来是面江的,相当于厦门的鹭江道,对面的建筑,都是后来加盖的。

郭文厚的儿媳高玉珠。
水泥匾原来应该有字,很可能后来被涂上了水泥。
晏海路的另一户人家,有人称是林秉祥产业,林秉祥是民国石码传奇人物,”三个半番薯“之一。至于为什么叫番薯,就不太清楚了。
林秉祥是紫泥人,与陈嘉庚、胡文虎齐名。
上世纪二十年代,林秉祥把父亲在新加坡的产业发展到极致。据悉,他手创的和丰轮船公司拥有远洋巨轮29艘,此外还有加工厂、矿山、胶园、商会、银行等产业,是新加坡一代侨领,曾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新加坡为纪念他,特意把一个码头命名为”秉祥码头”。
晏海路一家店铺上被涂上水泥的店号。

西湖路
卖寿金的小男孩。
此屋据说是解放后石码最早的镇政府所在地。
恢宏的圆柱,让人印象。
深邃的天井。

西湖路即景。
竹器坊
拆掉的蔡港,石码老城最有味道的旧城区之一。现代化进程如何留住乡愁,是任何一个地方的城乡建设,亟待思考的一个迫切问题。
留下一半的浸水埕街。

往期导读:
石码古城,谁在风尘中刻画你的样子
到石码去,桃红又是一年春!
走进厦门彼岸:有座小城叫石码
闽南人的智慧:风雨都在茶杯里
作者简介:林鸿东,1976年生,漳州平和人,福大毕业,在厦门工作,鹭客社创办人。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