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记忆:90年前名震英伦的画坛奇才周廷旭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鼓浪屿晃岩路35号周氏故居原址
西行东渡——一个鼓浪屿画家的世界足迹
题记:
1930年1月27日,澳大利亚珀斯的《每日新闻》发了则消息,罕见地报道了中国青年画家周廷旭获奖的消息:“在皇家学院,不知道是否有比卓越的中国青年周廷旭更成功的学生?周廷旭先生获得了他所参加的每一种比赛的奖牌和奖金。”
“周不仅是一位有天赋的画家,而且还以其谦谦风度受人欢迎。他涵纳西方文化,却不忘记古老的传统……他的英语无与伦比。”
九十年后,有人在浩若烟海的文献中读到这只言片语,仍然有理由为之激动和骄傲。因为,这位九十年前被《每日新闻》如此不吝赞美的中国青年周廷旭,生于鼓浪屿。
1930年1月27日,澳大利亚珀斯的《每日新闻》
一、鼓浪屿周氏
1903年4月27日,周廷旭生于鼓浪屿,是牧师周之桢(周寿卿)的第二个儿子。周之桢1897年接任其兄长周之德(1854—)之位,被按立为厦门泰山堂牧师。而周之德则被派往长汀传教。周氏兄弟俩为惠安人氏,皆为当时闽南地区颇具声望的华人牧师。与林语堂的牧师父亲林至诚一样,周氏兄弟思想开明,眼界开阔,愿意接纳新事物,认为只有让孩子接受新式教育才会有前途。他们得益于牧师之职,得以近水楼台把孩子送到教会学校接受免费教育。
虽然牧师在当时富人密集的鼓浪屿绝非有钱人,但牧师的薪水亦足可以维持体面的生活。至少,周氏兄弟在日光岩脚下建了两幢别墅(晃岩路35号、37号),其中晃岩路37号,是周之桢创办的“厦门女子学校”,即“高等女学”,又称“上女学”,是鼓浪屿华人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据说林巧稚就是就读于这所学校。周氏兄弟对教育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周氏兄弟对教育的重视使周氏家族的人才辈出。周氏长兄周之德,太太谢氏(1862—?),是南洋归侨,勤俭贤良,是一个为人称道的牧师娘。他们育有二子四女。长子周宗侨(周森友),是留美医学博士,娶鼓浪屿名士、拼音元祖卢戆章的长女卢天德为妻。次子是大名鼎鼎的语言学家、厦门大学外语系创办人周辨明(1891—1984)。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幼女周淑安(1894—1974)。她是我国现代音乐事业的先驱者,中国现代第一位专业声乐教育家,第一位合唱女指挥家,第一位女作曲家,我国第一批10名公费留美女学生之一。而在鼓浪屿,周淑安的二姐周淑俭,则无人不知,她是福音堂牧师陈秋卿的牧师娘,她在福音堂组织的“幼徒会”,成为鼓浪屿早期音乐启蒙教育的摇篮。
周辨明(1891—1984)
相对于不是语言学家就是音乐家的了不起的堂兄堂姐们,作为艺术家的周廷旭似乎并不特别耀眼。我们只能从有限的资料中得知,周廷旭的母亲白既然,是当时鼓浪屿有名的萃经堂的主人白瑞安的三女儿,他们育有三子五女,周廷旭排行老二。哥哥周廷杰子承父业当牧师,1949年后一直在美国,终生未婚。长女周默士嫁给美孚石油公司闽南地区的买办卓绵成,而世界著名钢琴家,傅聪的夫人卓一龙就是他们的女儿。二女儿周默希193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护士专科学校,嫁给眼科大夫张福星,于1961年去世。四女儿周默志是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最小的女儿周默道1949年后去了香港,后在香港大学任生物系教师,50多岁时与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英国人王国栋(中文名)结婚,后定居澳洲。
周淑安(1894—1974)
音乐与艺术,似乎与周氏兄妹特别有缘。实际上,当时鼓浪屿弥漫着音乐与艺术的氛围。从怀德幼稚园的“唱游”,到养元小学、怀仁女学、毓德女子学校,再到寻源书院与英华书院等男子学校,都有开设音乐课与绘画课。而每个周日的早晨,琴声与歌声从协和堂和福音堂教堂响起,每个夜晚,亦能听到歌声与琴声自庭院灯火中流出……周氏兄妹只是离得更近,周淑安与周淑俭姐妹是音乐的使者,卓一龙的钢琴经久不衰。而周廷旭则是艺术王子,他将启程,奔赴他乡,怀揣故乡鼓浪屿的天空与海浪,深街与小巷。多年后,故乡将在他笔下呈现,以明亮纯净的色块,以温柔细腻的笔触,以未曾热烈的表白。鼓浪屿太小,少年要远行。1917年,14岁的少年周廷旭负笈北上,至天津新学书院求学。
二、旭日之路
我不知道为什么周之桢要舍近求远,把年仅14岁的周廷旭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天津的新学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in Tiensin)读书,而不是近在眼前的鼓浪屿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in Kulangsu)?鼓浪屿英华书院与天津新学书院当同属英国伦敦差会创办的学校。同样名称的学校马来西亚和香港都有。而鼓浪屿英华书院当时就以其“诚毅”之宗旨,“德智体美群”的全人教育理念,英语、音乐、体育的优势而名震东南亚,成为南方名校。周廷旭当时究竟为什么没就近在家乡读英华书院,而不远千里跑天津去读新学书院,想必周之桢自有其考量,在此也无从追问。
三年后,1920年,周廷旭从天津新学书院毕业。他的求学之路似乎已像红地毯一样在他的脚下铺开。首先他直奔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历史和考古学。大概一个学期之后,周廷旭明显感到这非他所喜。他发现他对于绘画的兴趣远胜于此。1921年,他就跑到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艺术学院,跟从欧文·霍夫曼(Irwin Hoffman)学习绘画。这绝不是有钱任性,因为周廷旭不是“富二代”。他只是听从内心的召唤,响应他内心的声音,他的脚步追随他的内心,跟从他的命运,仅此而已。梵高与高更,亦是如此不可摆脱命运的安排。
仅仅两年的时间,周廷旭不得不离开波士顿。父亲的严厉指示不能不遵从。从波士顿到伦敦,就学并与其姊汇合。这个安排实属为父者的用心良苦,但周廷旭再一次逃离,这次召唤他的,是艺术之都巴黎。巴黎高等艺术学院(Ecole de Baux Arts)是周廷旭直奔而去的地方。可是父命难违,以中断津贴相威胁,迫使周廷旭返回英伦。1924年,周廷旭首先在伦敦大学注册。但我怀疑伦敦大学只是周廷旭的权宜之计,因为不久,1925年2月,他就正式被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录取了。一心所向,终有所归,这才是周廷旭的梦想之境。
他的学生签证从1925年2月到1930年2月。22岁到27岁,五年,周廷旭生命流光溢彩的岁月正式打开。
1925年,他获得兰瑟最佳作品奖(Landseer Award for Best Work)。要知道,他还仅仅是皇家艺术学院刚注册的新生。更幸运的是,他还赢得了由皇家赞助的皇家学院奖学金。此项奖学金使他在英国求学期间不仅衣食无忧,更重要的是,他还可以免费使用教学器材、模特和艺术工作室。
而这只是个开始。1926年,才是周廷旭人生全面开挂的一年。这一年他被选为英国艺术家皇家学会会员,成为该学会唯一一位外籍会员。周廷旭时年23岁。这一年,他先后获得了皇家学院银质奖章(Royal Academy Silver Medal)、克雷斯威克奖(Creswick Prize)。
从此,周廷旭开启了他获奖专业户的模式。1925年到1930年期间,作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学生,周廷旭获得了他参加的每一次竞赛的所有奖项。
1928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物画银质奖章(Royal Acaddemy Silver Medal For Figure Painting)、法国油画沙龙奖((Salon Medal for Oil Painting)及第二届伦敦阿米蒂奇奖(Second Armitage Prize)。
1929年,以《约克郡风光》获得英国皇家学院金质奖章透纳奖(Turner Prize Royal Academy Gold Medal for Landscape Paiting)。周廷旭是获得此一奖项的唯一中国人。
在皇家艺术学院期间,周廷旭先后师从乔治·克劳森爵士(Sir George Clausen)、沃尔特·罗素爵士(Sir Walter Russel)l和查尔斯·西姆斯先生(Mr. Charles Sims)等名师。在系统接受学院派西方艺术教育之余,周廷旭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艺术实践上。他一分钟都没有浪费。每一个夏季,他都迫不及待地出发。他的足迹遍及英伦大部分乡村。他长时间地在户外作画,西南部康沃尔(Cornwall)古老的修道院和悬崖峭壁上的露天剧场及小渔村波尔佩罗(Polperro)渔船与村落,东英格兰区的剑桥郡宁静优雅,北部乡村与湖区的静谧与纯净,苏格兰乡村的质朴与庄严,在周廷旭的画笔下以明亮温暖的色块,以细腻饱满的笔触,以线条和平面的构建,呈现出东方和含蓄与写意。
也许这正是周廷旭的画在英国受到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自1926年以来,周廷旭积极参加各种展览。他最初在新英格兰艺术俱乐部办展览,甚至把他早期的画送到法国沙龙和皇家学院。一幅题为《苏塞克斯村》的油画(A SussexVillage)分别在1926年伦敦皇家协会秋季展览(Royal Society Autumn Exhibition,London)、1927年曼彻斯特城市艺术画廊(Manchaster City Art Gallery)、1928年去奥勒姆美术馆(To The Olham)亮相。
1929年,是周廷旭个展元年。他的首次个展在克拉里奇画廊(Claridge Gallery)举行。玛丽女王率王室亲临现场,与这位年轻的中国画家亲切握手祝贺,“并以250英镑购其画作一幅”,所有展出的画在皇室访问后的几天内一售而空。英国女王的驾临赏光,是对周廷旭的莫大加持。同年,周廷旭还在法国和伦敦约瑟夫·杜文(Joseph Duveen Exhibition)举办画展。
1930年1月27日,澳大利亚珀斯《每日新闻》罕见地报道了周廷旭获得透纳奖的消息,称之为皇家艺术学院最成功的学生,这一说法显然是引自一个英国作者,很有可能这则消息转自英伦本土报纸。这意味着,英国的上流社会对这位中国青年画家的接纳和欣赏。或许因此,在1930年2月周廷旭的学生签证已到期后,周廷旭仍然很幸运地获许跟随大英博物馆中国分部主任,著名的东方学家劳伦斯.本扬(Laurence Binyoun)研习东方艺术。正是在这一时期,周廷旭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了解和理解。在中国协会的赞助下,周廷旭在伦敦举办了一场个展,同年,在利物浦沃克画廊(Walker Gallery)举办个展。
周廷旭是如此幸运。他只需要用画笔将目之所见心之所感真诚地描摹出来,他就能获得人们的理解。这种理解使人们乐意慷慨解囊,为他的画买单。这让他囊中丰盈,衣食无虞,生活优裕。终于,他想家了。凭借售画所得,足可以让他从容地回国探亲。
1930年底,周廷旭乘船东返。此时距他去国赴美后又辗转英伦正好十年。这十年,1920年至1930年,周廷旭势如其名,旭日东升,在西方的天空下熠熠生辉。
1931年夏季,周廷旭回到中国。
本篇文献资料由方碧勇先生提供,特此鸣谢!
往期导读
鼓浪屿往事:“船屋”前的日本岗哨和救世医院贫民诊所
鼓浪屿往事:谁,是毓德女子学校最早的学霸?
厦门记忆:一百年前,一位老外这样形容中国的房子、椅子与女人
厦门记忆:鸦片战争时期,来华英国人盛赞厦门人,认为厦门人是友好的
厦门记忆:十九世纪英国传教士眼中的神秘岛城

詹朝霞: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本科) 厦门大学(硕士)
厦门市社科院鼓浪屿研究中心
《鼓浪屿研究》编辑部主任
厦门市政协特约文史馆员
著 有: 《鼓浪屿 故人与往事》
《鼓浪屿学者》(与洪卜仁合著)
《厦门的兴起》(吴振强著 詹朝霞 胡舒扬译)
《1922 “厦门号”的故事》
(阿尔弗莱德.尼尔森著 詹朝霞编译)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