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和北方也太太太太不一样了吧

懂美学的人,连颜值都会变高
以前大家总说南北差异很大,但小印觉得还好。自信的来源大约是小印自认为是个什么都吃的北方人,身边也是什么都吃的北方人。直到活了二十年之后认识了一大堆南方的小伙伴,品尝到了一个叫“肉粽”的不明物体,“为什么会有南北粽子大战啊,真的会有人可以接受肉粽吗?”(个人行为,请勿上升到印客编辑团)南方朋友真的想跑来打人。后来去湖南玩的时候,小印又认识了“新品种”,小伙伴极力推荐了好吃的豆腐脑……what!甜…甜…的?除此之外,每次在一起聊天都会有想和对方打一架的错觉,分享大家一段真实的对话(笑话~)
北方人:你中午吃的什么啊南方人:吃饭啊北方人:我知道,什么饭啊南方人:就是饭啊北方人:别开玩笑,吃的什么饭啊南方人:就是饭。。其实南方人说的吃饭,有时就真的只是单纯的指吃米饭……这让小印反思到了或许南北差异真的还挺大的。其实南北的差异不是今天才有的问题,咱们国家幅员辽阔,在地理环境、生存条件、风物民情、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南方和北方呈现出同中有异、异中趋同的复杂面貌是很正常的事情。
到底是米饭还是饭,这种差异从何而来?跟小印穿越一下看看古代因为南北区域而产生的这些差异吧。
到底是饭还是米饭?
要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南北文化差异,可是很早的。
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以北方的仰韶文化与南方的河姆渡文化为主要代表 。意味着早在六、七千年前南北地区的文化就显示出不同的特征。
仰韶文化的食物以粟为主,器物的话主要是彩陶,居住以半地穴式建筑为主;而河姆渡文化则分别以稻、灰陶、干栏式建筑为主。
半地穴房屋的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面,就是挖一个坑然后加上一个屋顶形成的“房屋”。干栏式建筑是用木桩、竹竿等将房屋架空起来,房屋的室内地面高于室外地面。
由于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不同 , 以及交通的极不发达, 使不同区域的早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体系 , 以后中国文化就表现为南北两大系就。
这在人文、哲学、 宗教、文学、社会风俗等方面都有着不同表现。
总体上来说,南北可以用“南经北政”来形容。从总体上看,中国北方军事、政治活动活跃,南方经济、文化发达。这在今天依然也是这种现象。
北方历来是中国的政治中心,秦、汉、唐定都长安(今西安),元、明、清定都北京,这足以看出从古至今北方在全国的政治地位。
到了近现代,由于西方的科学文化首先从中国东南沿海传入,促进了南方经济的飞跃发展,使得南方在经济文化上的优势不断加强。因而”北方出当官的,南方出经商的”,这两句话较好地反映了南北方不同的政治、经济心态。
南船北马中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
其原因是南方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河网密布,因此为适应”水乡”的船舶运输便应运而生。
而北方多干旱、半干旱气候,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马匹除了提供乳肉产品外,又以其耐力好、速度快而被北方人民驯化为代步工具,成为北方大地的交通工具。
当然啦,语言差异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南方的语言可谓是“移步换景”,专业的总结叫做“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
中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虽然不同两地语言依然有区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
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厦门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
这些语言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
一则中国北方多地势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联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机会多,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异不大。
二则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不利于人们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话”。
最后关于“南米北面”,相信大家一定深有感触。南方人爱米饭,在很多南方人心目中有这么一个想法“一天没有吃米就是一天没有吃饭”。而传统北方人(华北、西北)喜面食,也可以接受米饭。
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中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喜欢高温多雨的水稻。
而中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传统上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但是凡事有例外,东北地区虽属北方,但水分充足适合优质水稻生长,当地主食更侧重米饭,而且东北人大多是山东河北移民后裔,故对面食也不排斥。
青绿or水墨你的审美pick哪一个?南北除了以上介绍的文化差异,其中表现得更明显的可能就是绘画上的差异了。
南北宗论最早是明代董其昌提出来的,他把提出“青绿”和“水墨”两种山水风格的定义,并且把唐代画家王维、李思训视为“水墨”“青绿”两种风格的祖师,且以此奠定中国山水画分“南北宗”之说。
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虽然南北宗论从字面上意思来看似乎是通过地域来划分的,但实际并不是,在分宗理论上,不是以画家的生活地区来划分南宗北宗的,而是以“南禅”与“北禅”的不同修行法门来喻推和类比山水画的两种习艺方式、技巧特色和创作倾向。
所以董其昌在他的分宗理论中也特别强调“其人非南贝耳”。(《画禅室随笔》)
唐 李思训《九成避暑图页(传李思训)》北京故宫博物院
南宗北宗可以通过技法风格上区分,南宗相对比较柔和圆润,整体画面会比较疏松。多用“积墨法”,用墨一遍遍累积。
北宗则比较方刚谨严,多以块面结构,北宗多用“泼墨法”,下笔便无法更改。
五代 董源《潇湘图》
宋 李唐《万壑松风图》局部
不过,南北宗两大风格体系的形成也不能说与地区绝对没有关系。
北宗的成熟期应该在五代、北宋之间,典型代表应该是荆浩、范宽、郭熙等人,而对北宗的重大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的李唐,不仅继承了这几个人,而且一直生活在北方,近80岁时才南渡到临安。
宋 马远 《踏歌图》所以,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南北两地画家的不同生活体验,对这两大风格的形成也不无作用。从地质地貌上分析,南宗适合表现多土而植被较丰厚的山体,北宗则适合表现多石且石质坚凝顽重的山体。南方山水相对俊秀,北方巍峨,这也都是事实。所以北宗的画法适合表现北方的自然景色,南宗画法更适合表现南方秀丽的景色。
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当代学者普遍认为,“披麻皴”与“斧披皴”两大体系,是南宗与北宗的两大重要标志。
“天下的山分两大类,即土山与石山。所以皴法也有两大类,披麻皴一类,表现土山的形体。卷云、荷叶、解索、牛毛等是披麻皴的变体,大斧劈、小斧劈、豆瓣、折带等死斧披皴的变体。此指大体而言。”——陆俨少《山水画刍议》
“披麻皴”的特点就是“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 。比较适合来表现南方秀润多姿的山水风景。
“斧劈皴”的特点是笔线遒劲,运笔多顿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这种皱法比较适合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北方山脉的雄伟壮观就再合适不过了。
明 唐寅 潆湘归隐图
所以,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南北差异。归根究底,还是地域差异所引发的南北差异。这种南北差异也一直延伸到了现代。
京派、海派之争近代比较出名的南北争论可谓是“京派”,“海派”之争了。鲁迅先生的文集《准风月谈》中就曾发表过《京派和海派》。不过京海之争的目前的结局,却和这一本书的不同,上海的泰绮思并没有死,她也张开两条臂膊,叫道”来口虐!”于是–团圆了。——鲁迅《京派和海派》虽然“京派”、“海派”一开始指的是文学上的流派,但后来已经延伸至各个领域,建筑,设计上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建筑
提到中国的北方建筑,肯定是要以京派建筑为典型的,而京派建筑里最典型的便是北京的四合院了。它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
历史上,在老北京四九城里,曾有千余条胡同,京城内的民居四合院就散布在条条的胡同里。
不论是王公贵戚还是平民百姓,都与四合院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胡同四合院也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要素之一,是平民百姓生活、劳作的载体,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
四合院的选址、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源远流长的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四合院蕴含着古朴浓厚的生活气息,也是老北京的一种象征,延伸着北京城的记忆。
除四合院外,宫殿建筑也是京派建筑的代表作,其中最经典的一定是故宫,可以说它也代表了传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故宫就像一个放大n倍的复杂版四合院,不过在礼制上复杂得多,有“前殿后寝”、“三朝五门”、“左祖右社”等讲究,装饰细节之豪华,代表着当时顶尖的建筑艺术水平。
所谓海派建筑,我认为应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先进建筑文化在建筑艺术上的完美融合。
海派建筑,人们最容易想起上海的石库门,但不只局限于此,因为除石库门住宅外,还有公寓、花园洋房、别墅。
在这些林林总总样式的住宅建筑中,有的反映纯民族的建筑文化,有的反映中西文化有机结合,有的是较多的反映西方文化,这些都涂抹上城市历史沿革的印记。
海派建筑特色核心是海纳百川。上海海派建筑特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大家风范。
比如,房型要迎合咱们中国人居住的习惯,全户朝南,冷暖适宜,采用低窗户大开间采光,最大可能地引入景观。而在设计绿化方面,则取材于中欧经典庭院设计,建筑风格则注重形式美感却不过度装饰的新古典主义。
海派有种融合的魔力,就如同餐饮一样,任何正宗的菜系到了上海都要进行改良,变得海派一些一样,一味地强调原汁原味,反而不会令大多上海人接受,也就不是正宗的海派风格了。
所以一般海派模式是外来建筑进入上海,都要进行改造以适合在上海居住者的特点,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特色。
只有适合当地的地域特征,符合上海的四季分明、冬寒夏暑、春湿秋燥的气候特色,这样才能适合上海人的居住需求。
旗袍
简单一点的说京派旗袍源于明朝和清朝的服饰文化。有大的宽边包边,讲究的是舒适和大家风范。裁制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
如下面这一款就是典型的京派旗袍:
“京派”旗袍显得矜持守旧一些。应该说是大家风范,如果说端庄古典的大家闺秀风范。在包滚的工艺手法上也比较大气 会出现较宽的包滚。
这个其实不难理解,清朝时期的娘娘们穿的旗装便也是如此。鲜艳夺目的面料,衣服外口镶一条宽宽的包边,大气隆重。
但根据时代的要求,京派旗袍也在发展,我们看一下京派作风的现代旗袍。
如果说京派旗袍则就承袭了帝都的大气与矜贵,那么海派旗袍承载了魔都的开放与创新。
海派旗袍是民国三四十年代出现的,吸收了西方的裁剪方法,使旗袍更为贴身更能展示女性的身材,并且为了从外观上区别于京派旗袍,一律采用窄边进行包边。如下面这一款:
海派旗袍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对传统样式与西式服饰的兼收并蓄,一改原来的平面裁剪为西式的立体裁剪,有了胸省、腰省。最大程度上的体现了女性的曲线美。
海派旗袍有着江南女子的温婉、柔美、细腻,还带着西方的开放与创新。
说到海派旗袍就不得不提起这部电影《花样年华》。
大家看电影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她的侧面特写特别多,海派旗袍最大的特点就是曲线美、形体美。从侧面尤其突显中国女性的腰身,流畅自然。
旗袍的性感就在于极尽包裹之下的那一丝若影若现的诱惑——开衩。海派旗袍受西方文化影响显得更加开放时尚,因而会有较高的开衩,十分性感洋气。日常穿着的海派旗袍还是会遵照场合及个人偏好定开衩位。毕竟,旗袍的美以大方得体为重。我们看一下现代改良的海派旗袍。
但是无论京派或是海派,现在统称为旗袍,随着各种文化的相互渗透交融,旗袍的款式愈加丰富,京派海派的差异并没有太分明的界限。
京派也可以做的贴身,海派也可以做的大家风范。旗袍的美更在于它独特的文化性,因而散发非一般的神韵。
海报
现代的海报设计不能用“京派”、“海派”来说了,其实现代设计不会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今年六月份公布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海报大家还有印象吗?可以说今年的海报一出来,就广受好评。
不仅如此,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海报还被顺便狠狠的拉踩了一把,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第二十二届,所以用紧箍咒表示了“22”,猴子掀开水帘洞的大幕,令人耳目一新,满屏都是创意,各种细节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大气而不失新意。这让大家免不了又想起四月份北影节天坛女神的海报。
对不起,小印当时还用这张图片做过PPT,在课堂上讲述了“审美的重要性”。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哎耶~~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哎耶~~北京,北京~
不好意思,还没有绿绿的草原,只有振臂向天的女神在唤醒晨光于璀璨星空……几乎北影节每年的海报都被拿来吐槽一次。我们看一下去年的上影节和北影节的海报。
其实或许是小金人的锅?
除了电影节的海报,小印印象深刻的是亚洲宠物展海报。这是即将要举办的上海亚宠展海报。
真的太萌了,家里没有宠物的都想去看看。我们欣赏下北京亚宠展的海报吧。
emmmm……首都好伟大!!
不过小印没有拉踩北京海报设计,各自有其背后的文化,各自有其特点。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说过:“美不仅在物,美是在心与物的关系上,它是借物的形式来表现情趣”。
我则认为美不仅表现情趣,更是借物为了表现背后的价值与文化。南北方自古以来就因为地域差异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特征,这些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在今天看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有没有因为南北差异而引发的趣事,可以和大家分享哦~最后,大家吃中午饭了吗?是饭还是米饭呢?小印吃的面算不算饭呢?(偷笑~)
参考资料:1、海派PK京派——建筑文脉的比较2、浅谈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的差异3、中国古代绘画地域性研究述评4、浅谈中国古代文化的南北差异看一场艺术的展览 访一些有趣的人推一个美好的物品 办一场文艺活动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印客美学 id:ink20160101商务合作微信号 shaohe0102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