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被“打脸”的背后:香港已不是那道唯一的“门”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496篇文章
这首歌你真该听一听。
头图基于CC0协议引用。
(一)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中秋之夜,伦交所(伦敦证券交易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一封公开声明,拒绝了此前港交所的收购提议,并且,以一种令人难堪的方式。

此前2天,港交所向伦交所发布了一则收购要约,作价296亿英镑。这个价格,较伦交所当时收盘价,溢价为22.9%。
港交所总裁李小加称:港交所和伦交所的合并,是一场千载难逢的“世纪联姻”。
当然是这样。即便对很多连股票账户都没开的人,大抵也都听过“纽伦港”(Nylonkong)一词,长期以来,纽约、伦敦、香港是全球无可争议的3座金融中心。
若港交所的收购得以履行,那双方的联姻的确是创造了一家市值超过7.71万亿美元,超越日交所,成为仅次于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的全球第三大交易所。
然而伦交所对此并不感冒,不仅直接拒绝了这份收购提议,还写下:
“我们认为双方已没有进一步接触的必要”。
英国人的公开声明用词十分尖锐,绝非是“不客气”的程度,在某些用词上,已有毫不留情地讽刺揶揄的意味。
拒绝港交所溢价22.9%的收购,英国人给出了四个理由,但其实读来读去只有一句话:
“我们不太看好港交所的未来”。
这是一封耐人寻味的公开声明,毕竟作为官方文件,伦交所的声明本该尽可能避免情绪化的用词,但在我读来,英国人这篇声明几乎就像是“拍着桌子”写出来的。
在第一个拒绝的理由中,伦交所即表示:
“我们认识到中国机遇的规模,并对此非常重视。但我们认为,港交所不能为我们带来亚洲最佳的定位和中国最好的交易平台”。
贬港之余,英国人还刻意抬了一下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是我们获得与中国接触的众多机会的首选和直接渠道”。
这样的说辞非常罕见,香港金融界人士应该是第一次听到,在英国人心中原来自己未来的预期已经“败给”上海了。
这句话大概要比伦交所的拒绝本身,更令香港金融从业者感到刺痛吧?
伦交所特别提到了香港近来的不稳定局势,认为“香港的持续情况增加了港交所股票价值的不确定性”。
以及:“此外,我们质疑香港交易所长期作为金融战略门户的可持续性”。
这句话的言外之音,不知有多少香港人能够听得懂?
(二)
1949年,广州解放。在解放军举行入城式的前一天,马世诚所率部队接到命令,“部队继续向南进发,收复香港、澳门”。
香港大乱,时任港督葛量洪(Grantham)认为香港“彻底完了”。面对兵锋正锐的解放军,只有4个旅的驻港英军根本没有一丝胜算。英国人深知新中国要“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宣告绝非说说而已,和清政府签订的条约,绝不可能挡得住解放军。
马世诚的部队行进了3天,已到达深圳河岸边,就在这时,一份新命令到达,要求部队停止前进。
很多年之后,人们才在朱文轶那本《进城:1949》中得知,是潘汉年和廖承志二人向中央进言,认为1949年军队不宜进驻香港,理由是:
共和国初建,亟需各类物资、设备,而当时美国正在执行杜勒斯的封锁政策,上海、天津、青岛等大陆港口城市与国外的贸易往来几乎断绝。中国需要一道门,一道通向国际社会和自由贸易的大门。
毛泽东采纳了潘廖二人的建议。历史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策,尤其在我们和苏联“老大哥”关系决裂的时候,中国内陆进出通道全部被堵死,香港几乎成为那道中国唯一能走向国际社会的“大门”。
此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和加入WTO,香港飞速崛起,成为名副其实金融与贸易中心。
香港取得今天的地位,固然与港人艰苦奋斗的“狮子山精神”有关,然而从历史的宏观视角来看,成就这一切的,是背后中国大陆的庞大需求和市场机会。
因为无论是世界500强还是怀揣热钱的各国投资客,都无一例外地将香港作为了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站。
在中国加入WTO之前,香港几乎仍是外资进入中国那道“唯一的门”。
对此,英国学者马丁·雅克直言:
香港腾飞的原因不是因为她很聪明、自由,更不是因为她被英国人管辖,而是因为她太走运了。他们的运气不是英国人给的,而是因为中国大陆。
(三)
值得单独提一下的是,当前许多大陆民众,如今对于香港经济地位的评价似乎走向了某个极端:
认为中国已经足够强大,香港早已沦为一座普通的城市,香港已不再那么重要了。
从GDP的角度来评判,的确,香港已经接连被内地多座城市超越。
但客观地说,对香港的评价,单单从GDP这个维度去评判,实在过于狭隘了。香港仍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仍是国际资本最青睐的金融阵地,更不必说其人民币国际清算中心的特殊地位。
虽然伦交所在声明中恭维了一下上交所,但面对国际金融中心这种级别的title,上海仍与香港存在差距,且不是一点半点。
说到证券市场的成熟度,相关金融法律法规的完善度,A股仍需要恭谨地叫港股一声“老师”。
当然,这一切正在被快速改善和追赶。随着A股市场愈加开放,大陆相关证券、金融制度法规愈加成熟,人们已经能见到,越来越多的资金已绕道香港,直接对接沪深。
香港金融界人士如果留意最近A股政策面的一系列“大动作”,应该会脊背发凉吧?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正站在自身命运的转折点上。
就港交所的“求爱失败”,权威媒体比较罕见地对这样一起纯商业的并购项目做出了评价,“除了中央支持,香港自己也要努力”,这句话,当然不仅仅是说给香港金融界人士听的。
香港依然是链接中国与世界的桥头堡,香港依然非常重要。
只是,它早已不再是那道“唯一”的门。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你还可以读】
“闭眼买房,睁眼数钱”的时代要过去了吗?
《美国工厂》:两个世界的撕裂与同一种命运
当大学生也开始举起“政治报复”的猎枪
同学,记得要微笑!老大哥正在看着你
【作者简介】
慧超,前媒体人、资深品牌公关顾问
已出版《这个世界不欠你》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