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6)

《管理的实践》
作者:彼得.德鲁克
这是一本综合性完整地论述管理工作的书籍。管理者不仅仅是交响乐指挥家,更是交响乐的作曲家。这是德鲁克关于管理工作的一个形象比喻。
什么是管理?在我看来,管理是综合考虑资源和经济环境,将资源和形势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具有整体目标利益实体的活动。
什么是管理者?不计其数的创业者自然是管理者,但我觉得往大的地方看,建立一个国家更是管理者技艺的诠释。比如毛泽东,《毛泽东选集》除了在政治哲学上具有很大的意义,其关于形势和可运用资源的判断,无疑也是管理学的更广泛运用。
德鲁克看来,管理包括三个维度: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而读完这本书,我感受最深的三个启发是:第一,管理是一种需要面面俱到考虑问题的工作;第二,管理者是一种博学多识具有复合能力的人。正如德鲁克所说,管理者是思考者、行动者和抛头露面者;第三,管理不仅仅需要理论上的知识,更需要实践的检验。“作曲家”的含义上讲,管理是创造和设计宏伟蓝图,需要步步为营的缜密思考;“指挥家”的含义上讲,管理是执行和协调,是根据条件实事求是而坚定不移地行动。
阅读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是比较难于总结的,因为它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全面,或许每一部分都有深刻的含义和讲究。它犹如涓涓细流,汇成管理的汪洋大海,拥有实际管理经验的管理者或许才能理解一些章节的深刻含义。对印象深刻的部分,我做了以下总结:
本书从三个方面来描绘企业:首先,作为一个机构,企业生存的目的是对外(在市场上为顾客)产出经济成果;其次,企业是雇用人员、由人组成的社会“组织”,必须培育员工,支付员工薪资,组织员工以发挥生产力,并因此需要一定程度的治理,构建价值体系,建立权责之间的关系;最后,企业是扎根于社会和社区的“社会机构”,因而受公众利益所影响。相对应的,谈管理时必须将三个方面都纳入考虑:第一是成果和绩效,因为这是企业存在的目的;第二必须考虑在企业内部共同工作的人所形成的组织;第三则要考虑外在的社会,也就是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
企业绩效和成果:企业应该设定绩效和成果目标的领域共有8个,包括市场地位、创新、生产力、实物和财力资源、获利能力、管理者绩效和培养管理者、员工绩效和工作态度、社会责任。
利润:利润有三个目的。首先,利润衡量企业付出的努力有多少净效益以及是否健全。利润确实是企业绩效的最终检验。其次,利润是弥补继续维持事业的成本(包括更新、淘汰、市场风险和其他不确定因素)的“风险溢价”。由此观之,根本没有“利润”这回事,只有“经营事业的成本”和“继续维持事业的成本”。企业的任务是赚到足够的利润,“继续维持事业”,但能做到这点的企业还不够多。最后,利润或者直接地以自我集资的手段,从留存的积累中提取资金,或者间接地通过提供诱因,以最适合公司目标的形式吸引新的外部资金,保障未来用于创新和发展的资金的供应。
组织精神:好的组织精神必须让个人的长处有充分的发挥空间,肯定和奖励卓越的表现,让个人的卓越表现对组织其他成员产生建设性的贡献。因此,好的组织精神应该强调个人优点——强调他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必须不断改进团体的能力和绩效;把昨天的优良表现当作今天的最低要求,把昨天的卓越绩效视为今天的一般水准。总而言之,良好组织精神真正的考验不在于“大家能否和睦相处”;强调的是绩效,而不是一致。
企业结构:活动分析、决策分析、关系分析。
联邦分权制原则:任何联邦式组织都需要强大的分部和强有力的中央;采取联邦分权制的单位规模必须大到足以支撑所需要的管理结构;每个联邦分权制的单位应该都富有成长的潜力;管理者在工作上应该有充分的发挥空间和挑战;联邦单位应该并行,每个单位有自己的任务、市场和产品,同时彼此竞争。
管理者工作:首先,管理者设定目标,决定目标应该是什么,也决定应该采取哪些行动,以达到目标。他将目标有效传达给部门员工,并通过这些员工来达成目标。其次,管理者从事组织的工作。他分析达成目标所需的活动、决策和关系,将工作分门别类,并且分割为可以管理的职务,将这些单位和职务组织成适当的结构,选择对的人来管理这些单位,也管理需要完成的工作。接下来,管理者还必须激励员工,和员工沟通。他通过管理,通过与下属的关系,通过奖励措施和升迁政策,以及不断地双向沟通,把负责不同职务的人变成一个团队。再次,第四个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是衡量标准。管理者必须为工作建立衡量标准,这是关乎组织绩效和每位成员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必须确立组织中每个人都有适用的衡量标准,并把衡量标准重心放在整个组织的绩效上,同时也放在个人工作绩效上,并协助个人达到绩效。他分析员工表现,也评估及诠释他们的表现。同时,和其他方面的工作一样,他和下属也和上司沟通这些衡量标准的意义及衡量结果。最后,管理者必须培养人才。管理者可以通过管理方式,让员工更容易或更难以自我发展。他可能引导下属朝正确的方向发展,也可能误导他们;他可能激发他们的潜能或压抑他们的发展;他可能强化他们正直的品格,或令他们腐败。
决策:决策包含了5个不同的阶段: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制订可行的替代方案、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把决策转化为有效的行动。
……
总之,这是一本能够让我“温故而知新”的书。
《投资最重要的事》
作者:霍华德.马克斯
巴菲特很少推荐投资类书籍,而关于霍华德马克斯的《投资最重要的事》他却声称阅读了两遍。与巴菲特相同的是,霍华德马克斯持久而稳定的回报率,与巴菲特不同的是,霍华德马克斯专注于证券投资,因此他的经验或许更值得我们借鉴。
大道至简,大象无形。这或许是中国文化对最高层次智慧的总结精炼。
为什么要关注股票投资?我觉得不见得仅仅在于获得收益时的欢乐,更在于其背后的学以致用能力的展现。了解一家公司,你需要懂得财务报表分析,懂得宏观经济走势,懂得一家公司的管理和运营,懂得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还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生命向度的选择。这是一个实践和磨练人的过程。
这本书是价值投资者的降龙十八掌,总结下来,每一章节的标题恰好对应一个方面。和《管理的实践》类似的是,这也是一个需要统筹规划和面面俱到的过程。我总感觉,投资和管理的内核是一致的,在于尝试理解和靠近世界运行的逻辑,不同之处在于,管理需要和现实中的人去打交道。
1、学习第二层次思维(准确估值、逆向投资):买好的不如买得好。我认为这来源于对资产价值的有一定基础的判断。人人说好,好在哪里?好到什么程度?人人说不好,不好在哪里?不好到什么程度?
2、理解有效市场理论的边界:有效市场理论并不是完美地解释了这个世界。那么在不完美的地方,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将会存在套利空间。而人与人之间认知的差异,使得最早发现其间差异的人能够获得相应对价。
3、风险意识(避免错误、多元化投资):理解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对于亏损的厌恶和亏损回本过程比例的不对称性。最重要的事,就是避免亏损和风险意识。
4、关注周期(钟摆意识):人性的复杂和实体经济运行规律的大趋势,使得历史可能会重演,人们反复犯同样错误和周期性波动。
5、理解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耐心等待机会和寻找便宜货):市场的不完美和大众心理的波动,使得价值与价格不一定时刻互相靠近。你不应该因为担心丧失机会而贸然出手,而更多的是等待出手的机会。
6、准确认识自身局限性和预测的局限性:人性的贪婪、恐惧和攀比、妒忌,会影响一个人的判断。
7、重视运气和合理预期。
和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结合起来,没有什么事靠灵光一现是可以做好的,厚积薄发是做有价值的事情的前提。我们获取的知识是在未来应对不确定性的工具,也许这些知识不会直接告诉我们做事的具体细节,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会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或许,这样的知识,我们可以称之为原则。而一颗复杂的大脑,应该更善于从普遍的原则中领悟出合适具体的招数。大道至简,返璞归真,领悟和妙用,是成长和掌握知识的过程。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