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字数3705,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后台回复【延展】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延展》。
作者斯科特·索南沙因,美国莱斯大学管理学亨利·加德纳·西蒙兹讲席教授,他获奖的科研项目、教学方法、咨询服务已经帮助了《财富》全球500强的管理人员、企业家、专业人士成功解决问题。
我们往往不假思索地认为,“获得更多”是成功的关键。个人想要更多的财富,公司想要更多的资源,国家追求富国强军,多就代表成功。但这本书告诉我们,达成目标,不一定要依赖更多的资源,办法可能就隐藏在你手头的资源里,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创造性地使用它们。
01重塑资源观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学会做一个延展者,学会创造性的使用现有的资源,人为什么会习惯于追逐资源?追逐思维会带来哪些弊端呢?
1、追逐资源
大家认为发展就必须要获取更多的资源:要长得更高,就要吃得更好;想把事业做得更大,就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我们对资源的渴望,是出自发展需求。但作者认为,这只是真相的一部分,对资源的占有欲,也有非理性的一面。把这些隐藏的真相逐一揭穿,你会发现,你苦心追求的东西,有时未必是必需品。
首先,追逐资源是一种本能,没有任何动机,我们只是单纯地想要得到更多。
比如,有这么一个实验。实验员把一群人组织到一起,让大家回答问题,答对的题目越多,获得的巧克力就越多,但有个限制,赢得的巧克力必须当场吃完,不能带走。在实验初期,题目很简单,每个人都赢得了不少巧克力。实验后期,题目越来越难,参赛者赢得的巧克力也早就超过了他们的饭量,但他们为了赢取更多的巧克力,还是绞尽脑汁,继续答题。
其次,追逐资源的心理,源于心理学上的上行社会比较。也就是攀比心。
比如,美国西北大学的几位心理学家曾经研究过2012年的奥运会比赛,他们观察了几十位运动员在领奖台上的细微表情,结果发现,最沮丧的,是银牌得主,而铜牌得主的喜悦程度往往不亚于金牌。因为铜牌得主想的是,至少我做到了,他们注重的是自己已经获得的成果,而银牌得主想的是,我差点就赢了,他们在意的是自己没有获得的成就。
这种攀比的心态,其实源自一个更深层的情感,就是人类的自我评价需求。著名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曾经说过,所有人都想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这是人类的基本倾向。但我们无法在与人隔绝的情况下完成自我评价,必须得参照他人,才能感知到自己的位置。简单说,我们先是有自我评价的心理需求,然后有不甘落后的攀比欲,两者共同作用,就使我们对外部资源产生强烈的占有欲。
最后,追逐资源的心理,还源于一种更底层的情感需求,安全感。我们在追逐资源的过程中,会误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世间万物的基本规律,这种掌控感和确定性,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安全感。比如,你想在工作上有更大的影响力,那就要有个更高的头衔;要挽救一个销量下滑的产品,就要增加营销投入。
2、追逐思维
其实,作者最担心的,并不是资源本身会带来什么危害,而是我们在追逐资源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陷入一个叫做正反馈游戏的思维陷阱。这才是追逐思维带来的最大危害。
正反馈游戏,就是消耗和获取之间,形成了正向激励,消耗的资源越多,你能获取的资源就越多,接下来你为了获得更多,就会消耗更多,直到把所有的资源消耗殆尽。
比如,美国的电子商务网站 Fab 就是一个典型。这家网站成立于2010年,经过了11轮融资,募集到了3亿多美元,然后就进入烧钱模式,开了90家线下分销中心。每当他们花掉一笔钱,公司的市值就会上涨,他花得越多,投资人给他的钱就越多。
这家公司市值最高的时候,达到了10亿美元,他们最终的野心,是成为仅次于亚马逊的电子商务平台。但是,好景不长,因为缺少真正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投资人没多久就失去了耐心,纷纷撤资。公司的情况急转直下,很快就没落了。
追逐资源或许可以带来短期的奖励,但从长期来看,过度迷信追逐,会让人迷失目标,而且看待资源的方式会变得越来越狭隘。
追逐者的逻辑是,获取更多的资源,等于取得更好的结果,但外部资源是不可控的,一旦正反馈游戏中断,玩家就出局了。而延展者的逻辑是,更好地使用资源,等于取得更好的结果。他们会创造性地使用已有的资源,并且始终秉持清晰的目标,这就意味着,延展者始终占据主动。
02如何成为延展者
作者认为,延展不是一种可以直接从外部获取的经验,而是基于长期锻炼之后,从自我内部生长出来的能力。具体怎么锻炼?作者总结出了一套方法。这套方法听起来可能有点反常识,但是作者认为,只要坚持,一定有用。
1、主动放弃,限制自己
作者认为,在很多情况下,人为设定一些限制,反而有利于激发创新。因为在资源富足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只看到资源的表面价值,因此就会以传统的方式使用资源。但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人们在使用资源时就不会局限于传统的方式。
比如,有个著名的画家,叫菲尔·汉森,少年时因为神经损伤,留下了一个手抖的后遗症,抖到画不出直线。但是,汉森的艺术生涯并没有画上句号,“既然我只能画出弯弯曲曲的线条,那么我就用它们来作画。”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他创造出了自己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但是,在小有名气之后,汉森的日子变得富足,他开始追求更好的颜料,更高级的画笔,想用这些外部资源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结果事与愿违,他发现自己反而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
最终,汉森又放弃了高级的工具,并主动给自己设置了更多限制,比如不依靠任何画笔,把颜料涂抹在手上,徒手作画。很快,汉森又找回了灵感,并且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还被选定为格莱美的官方艺术家。
因此,假设每个人的潜能是固定的,当你把注意力分散到很多资源上,你的创造力也随之分散。但当你聚焦在某一个点上,创造力就会凝聚成一把锋利的宝剑,刺破目标。所以,作者认为,主动给自己设置一些局限条件,反而会引导我们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资源。
2、做个局外人
以往我们都认为,社会需要的是专家。我们都知道1万小时法则,也就是掌握某一项专业技能,大概需要1万小时的训练量。换句话说,你要在某个领域有所作为,就必须要把全部精力花在自己的领域。但是作者发现,1万小时法则并不适用于所有领域,它只适用于那些有固定规则的竞技项目,比如国际象棋。对于没有固定规则的领域而言,1万小时训练并没有多大用处,因为规则总在不断变化。
比如,互联网、艺术创作、市场营销,想有所作为,光通晓某一个领域的知识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借助不同的专业背景,从多元的维度审视资源。
作者认为,要想在一个领域内获得更大的作为,要先了解这个领域的基本知识。在对本专业的知识学习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应该调转方向,去涉猎别的领域。其他领域的知识,会提供更多元的视角,反过头来帮助你解决自己领域的问题。也就是说要想多样性地利用资源,自己得有多样性的知识积累。
3、即兴行动
我们一直认为,有效的行动离不开缜密的计划。但是,书里面有个研究很颠覆。有人调查了将近2500家公司,结果发现,这些公司成功与否,和它们是否善于制定计划,两者之间关系并不大。也就是说我们不要高估了计划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计划的本质,就是在精度和速度之间做出妥协。制定计划,是追求行动的精确度,同时,也拖延了动身的时间。在我们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周遭的环境可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制定计划的过程,本身也是储备外部资源的过程,这种心态,也会加深我们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相反,即兴行动,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激发我们创造性地使用现有资源。
比如,捷克诗人及免疫学家米罗斯拉夫·赫鲁伯曾记下这样一个故事:一队负责侦察的匈牙利士兵在阿尔卑斯山迷路了。赫鲁伯写道:寒冷的风雪天里,他们几乎不大可能安全地返回营地。两天时间过去了,这队士兵没有一点儿消息,他们的中尉开始担心自己把这些人送上了不归路。
然而,第三天的时候,这队士兵奇迹般地安全返回了。中尉长舒了一口气,但仍很困惑,就问他们是怎么设法回来的。有个士兵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地图,表示当天气转好的时候,他们就按照地图寻找回来的路。中尉拿过那张地图看了看,结果,他更加困惑了——那是张比利牛斯山的地图。
管理学学者卡尔·维克从这个故事中总结道:“当我们迷路时,什么老地图都管用。”如果那些士兵找到的是另一张其他地方的地图,他们照样能因此冷静下来,并让自己行动起来。而一旦行动起来,他们就能主动去熟悉自己的周遭环境,并不断探讨如何达成他们的共同目标,安全返回营地。
地图的价值不在于它的精准性,而在于它能让士兵们行动起来。尽管我们常常把成功归功于职业规划或个人计划,也即我们人生的地图,但真正导致结果发生的往往是我们的行动。问题是,许多人都喜欢按兵不动,迷失在无休止的计划中,或者像追逐者那样,眼巴巴地等着合适的资源到位再行动。
计划的真正作用,在于让团队之间达成共识,并且迅速行动,一旦行动起来,我们就会本能地调动已有的资源。所以,迅速行动的意义,其实是激发我们使用资源的创造力。
最后的话:
追求资源是人类的本能,但过度追逐资源,有可能让我们陷入正反馈游戏,并且削弱使用资源的创造力,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做一名延展者,而不是追逐者。
后台回复【延展】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