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这些节日从远古走来,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团圆与亲情、浪漫的爱情、狂欢的喜悦、追思的深沉等,人的各种情感都融入到了其中。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如此,不仅数量多,而且每个都富有深刻意义。

春 ● 最是一年春好处

春天又称春季,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生机萌发,乍暖还寒。春季里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和清明节。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夏 ● 晴日暖风生麦气

夏,四季中的第二个季节,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我国习惯将立夏作为夏天的开始,气象学上的夏季是立夏后25天左右。夏季主要传统节日有:端午、浴佛和天贶。

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浴佛节,又称佛诞日、佛诞节等,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诞辰。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佛教节日之一,是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日,又称佛诞节,是从求福灭罪的一种宗教要求传衍而来。

农历六月初六“天贶(kuàng)节”,又称“晒书节”。宋代时有一年六月初六,上天赐给宋真宗赵恒一部天书,他将天书视为珍宝,为了防止天书霉蛀,每年六月初六都把天书拿出来曝晒。后来读书人也在六月初六这天,将所藏的书籍摊在太阳下晒,故称六月初六为“晒书节”。

秋 ● 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季是四季之一,是庄稼成熟的季节,秋季是指从立秋开始到立冬结束这中间的一个时间段。这个季节的传统节日有七夕节、中秋节和重阳节。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始于中国汉朝。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也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冬 ● 最是橙黄橘绿时

冬季是秋春之间的季节,中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冬)、十二(腊)月”一共三个月。而冬季里的传统节日有寒衣、冬至和腊八。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结语: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节日习俗,正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而这些传统节日的本质意义,其实是情感的体现与寄托,所以过年过节别忘了常回家看看。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