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要吃什么(立冬吃什么?)

立冬要吃什么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亦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忌惮了许久的冬季,终于还是要拉开帷幕了。

南北方最大的气候差异是从立冬这天开始的。眼下,两广地区依然是短袖的主场,秋天姗姗来迟;难得江浙沪坐拥一个阳光灿烂、秋高气爽的丰收季,十月以来连秋雨也没下过几场,而北方地区已经吵着开暖气了。

▲立冬之后,万物即将进入休养状态

立冬,意味着万物进入休养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秋季作物此时已全部收晒完毕进了仓库,冬眠的动物也开始准备躲进各自的洞穴渡过漫漫长冬。

人类虽不用冬眠,但户外活动该减则减,时间慢了下来,得闲,养生。「立冬补冬,补嘴空」才是正经事。

在南方,人们多以吃鸡鸭鱼肉来迎接立冬,主意囤积能量。有些地方甚至煮食肉类时加入一些草根汤,加强「补」的作用。

▲天气渐冷,可以毫无负担地「贴膘」了

比如闽中称立冬为「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补冬」,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在台湾,立冬这天,门口挂着「羊肉炉」、「姜母鸭」招牌的食肆生意会特别火爆,人们相信,立冬吃羊肉、姜母鸭可以驱走寒气温暖手脚,避免冬季被冻伤。

▲吃姜母鸭,暖胃亦暖身

「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让广东潮汕地区的人们深信不疑,立冬吃甘蔗不上火,而且还能保护牙齿。

其中的「道理」听起来颇有些无厘头,像甘蔗这样的「硬汉」,想想就牙累,若不是为了那口秋末冬初的甜,谁愿意让牙齿如此辛苦?

不过,立冬前后,岭南、两广地区的大片甘蔗林正值成熟季,蔗海里尽是弯腰劳作的砍蔗人,累了渴了嚼根甘蔗,辛苦之中亦比别人先品尝到冬天的第一口「甜」。

▲立冬时的甘蔗格外甜

相比之下,南京人的立冬就没潮汕人「甜」了。长江中下游的冬天湿寒,老南京人会在立冬这天吃生葱,当地有 「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的说法。

一根生葱下肚,少不了出几颗大汗,老人们因此相信病邪也随汗驱出体外,生葱便成了南京人与冬天作抗争的一种精神寄托。

对信奉「舒服不过倒着,好吃不过饺子」的北方人而言,立冬自然是要吃饺子的。有一种说法,饺子的名字来源于「交子之时」,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因此这天吃饺子也是名正言顺。

▲北方人的节日都少不了饺子

还有一种说法,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可见大家对冬天的饮食选择多少是受「求生欲」控制的。
在京津地区,立冬吃饺子也是有讲究的,要吃「倭瓜」馅的饺子。还有些地方会将牛羊肉这类温补食材包进饺子皮里。
在山东滕州地区,立冬这天,要来一碗羊肉汤。事实上,在滕州这个以羊肉汤闻名的地方,一直流传着「三天不喝羊肉汤,心里一定要发慌」的俗语。在初寒降临的天气,当然更少不了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

▲冬天最不能离开的就是一碗羊肉汤

??每年立冬开始,湖南醴陵的家家户户就开始制作「醴陵焙肉」,把大块的猪肉用盐腌好,滴干盐水,挂到柴火灶上让烟火慢慢地熏焙,一周左右就能熏出色泽金黄、肉香醇厚的焙肉,够吃一个冬天。

在浙江绍兴,每年立冬这天也是绍兴黄酒开酿的传统日子。立冬后,鉴湖水沉淀物下沉、水体清冽、气温低,不仅可有效地抑制杂菌繁殖,保证发酵顺利进行,还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

▲冬天酿的黄酒更具风味

从立冬开始到来年立春,整整一年里只有这段时间最适合酿制绍兴黄酒,所以当地人又称之为「冬酿」。

既得闲,除了养生自然要养心。步入冬天后,大地寒彻,万物蛰伏,空气清冽,人心也跟着沉寂了下来,膨胀的欲望开始收敛。

▲即将到来的冬天,自有它的来意

林徽因在《静坐》中曾写道,「冬有冬的来意,寒冷像花。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

一年最后一个季节降至,春来秋去,夏暑冬寒,时节虽有冷暖,处处皆有清欢。此时若有红泥小炉,书卷清茶,放空思绪或三省吾身,岂不惬意?

「 征 稿 启 事 」吃,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既要食之有味,也要食之有节。在盒马这座鲜活的食物百科全书里,一起感受二十四节气中的食材之美,也探寻人与食物的美妙关系。在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即可获取详情,了解相关信息。来稿邮箱:hemafresh@alibaba-inc.com栏目策划|盒鲜姑视觉|线轴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