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地带 ? 散文随笔】拾 忆 美 好 年 华(五) /苑伟新(辽宁)

拾 忆 美 好 年 华(五)
——相识55周年暨下乡50周年回忆录
文/苑伟新(辽宁)
(2)向贫下中农学习不怕苦不怕累,闯过生产劳动关农村广阔天地的劳动生活开始了。我们到农村时正好是秋收的季节,也是农村最忙最累的季节。繁忙的生产劳动在等着我们,能否闯过生产劳动关?这对我们知青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参加劳动的第一天,王向文队长让朱大爷领我们去林带钏树枝。朱志是当地土改时的一名老党员,又是大队党支部委员。王队长让他领我们干活不是主要的,而是让朱大爷领我们到处看看,给我们讲讲生产队的自然状况。朱大爷告诉我们:我们所在的村子叫西獾洞,西獾洞是曲家大队四、五、六、七生产队所在地,也是知青插队的四个生产队。还有东獾洞是一、二、八生产队的所在地。还有三队与大队部在一个地方。而且告诉我们西獾洞的生产状况和社员的收入好于东獾洞。朱大爷和我们边走边聊,来到了我们队的南林带。我们看到曲家大队的土地都是平原方田。每条林带相距一里地,都是南北打垄,所以四队的地每根垄长都是一里地长。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成熟了的金黄色的谷子地,红红的高粱地,黄褐色的大豆地,还有正在成熟的黄绿色苞米地,都是方方正正地交织在大地上,好一派丰收景象,是那样的美丽壮观!这时朱大爷又告诉我们在当地有一句话“二黑加一曲谁也不敢比” 说的是黑城子大队、黑港子大队、曲家大队在公社是屈指可数的好大队。听到这我们为能分到这样的好地方插队务农而高兴!朱大爷这时才让男同学拿出传树的工具,教他们怎么样把没用的树枝传下来,然后让我们女同学把传下来的树枝归放在一起,捆好捆,堆放在一起码成垛,下工时老牛车来拉回生产队。这一天朱大爷领着我们边干活边给我们讲生产队和村子里的故事,使我们了解了很多情况。第二天王队长让老贫协郭大爷领我们去水塘扒麻。郭大爷告诉我们村子北面有一条河,叫招苏太河,他一边走一边给我们讲这条河的故事,说着说着就到河沿了。我们看着河,有人问郭大爷河水有多深?郭大爷说:“这河水有深有潜,深度不一样。”然后他问我们:“你们会游泳吗?”有两个男同学回答:会。郭大爷看了看男同学说:“会,也不能下去游。因为水深不一样’,游泳很危险,千万别下水游泳啊!”然后他领我们离开了河沿,去我们队寖泡线麻的水塘干活。到了水塘,郭大爷领男生下水把麻杆捞出来递给我们女生放到地上。捞完麻,他们回到地面上,然后我们在郭大爷的指导下一根一根地把麻扒下来,把扒下来的线麻摆放整齐,凉干后一把一把地卷好放在一起,扒完麻的杆子一捆一捆地捆好,放在一起,等下工时,老牛车把麻和麻杆拉回生产队队部。第三天早上,王队长把磨好的镰刀发给我们,告诉我们从今天开始和社员一同割地劳动。而且嘱咐我们镰刀很快,注意安全。男生和男社员一同割地。我们女生跟妇女队长朱春玲去割谷子。朱队长打头,她拿了四根垄放趟子,女社员一个接着一个地排好垄,争先恐后地往前割谷子。我们还没排上垄呢,一大片谷子就都倒在地上了。朱队长停了下来,到我们跟前来教我们割谷子。她教我们用左手搂住一大把谷子,然后用右手拿镰刀,將谷子贴地皮割下放在打好的绕上,一把一把地割好放在一起,够一捆就捆起来。朱队长又给我们作了打绕和捆绑的示范,手把手地教我们。而且告诉我们不要着急,慢慢来,把割下来的谷子捆结实了。然后她去割自己的四根垄谷子去了。我们忙了这头,忙那头,手忙脚乱地割谷子,打绕捆捆,忙个不停还是被社员拉了很远,到回去吃饭的时间了,朱队长和社员都来接我们,帮助我们完成了生产任务。吃过早饭我们又到谷子地里割谷子,我们按照朱队长教给我们的要领继续努力学好学会割谷子,一上午我们完成了一里地长垄的一趟子活,下午又完成了一趟子活。看着我们自己割下的谷子躺在大地里真是高兴极了。下工时朱队长通知大家第二天带布手套割豆子。
第二天,朱队长教我们割豆子,她给我们作了示范,我看了之后,感觉和割谷子差不多,右手不变,只是左手拿的庄稼谷子变成了豆子。而且少了一道工序,不用捆捆了。还是每人四根垄放趟子往前割。我们排好了垄立刻割了起来,低着头,哈着腰,拿着镰刀使劲地往下割豆子,不停地追赶社员。早上一气下来,我感觉割豆子比割谷子累,因为割谷子捆捆时能直腰活动活动。割豆子哈着腰不停地往前割,腰受不了,太累了!吃了早饭,我们又回到地里割豆子。我不管怎么累,也坚持着,一直挺着向前割,追赶在我前面的人。很快上午的劳动结束了。朱队长通知我们下午割谷子。我问队长:“这豆子还没割到头呢,为什么下午不割了?”朱队长告诉我:明天上午再割豆子,早上有露水,豆角湿不开口,黄豆不会受损失。下午天气热,又干燥,不适合割豆子,所以下午我们去割谷子。就这样那些天我们上午割豆子,下午割谷子。一直到豆子和谷子割没了,女社员暂时没活了休息了。我们几个女知青怎么办?我们多么想休息几天呀!来到农村我们每天顶着炎热的太阳,一天总是汗流夹背地从早干到晚,这对我们来说能坚持到现在是不容易的。每天晚上倒在炕上就睡着了,早上听到钟响,心想起来,身子不听使唤,浑身都疼,我们忍着疼痛,钟响就是命令,我们坚持着爬起来去生产队干活。所以休息对我们来说是多么渴望的啊!但公社知青办通知不允许给知青放假休息。女社员没活也要给女知青安排活。早上我们又像往常一样都来到队里,等待安排活。队长说没有别的活,和男劳力去割高粱吧!于是我们就去割高粱了。在当时生产队的女社员是不割高粱的,所以派我们女知青割高粱是破例了。而且当时我们青年点的男生也没有人割高粱,队长把他们都按排去看地,看场院,跟车等。孙福生是生产组长,他领着男劳力割高粱。他打头拿好垄开割,社员一个一个跟着排垄放趟子,都干了起来。孙组长才停下来教我们割高粱。他说:“这个活对你们来说是很难的,每个人要拿七根垄放趟子,他教我们站在中间垄的两侧垄沟里,然后左边三根垄,右边三根垄”,然后他给我们作示范,左手抓住高粱,右手拿好镰刀把高粱杆离地面一尺多的距离割下放在垄上,然后在捆好捆。他告诉我们不要着急,慢慢割,注意安全,割那算哪,等大家到头了来接你们。我看着比我高出一大截的高粱,我的手又小,胳膊又短,真不知道怎么来完成这七根垄的任务?但是我又看了看旁边社员是怎么割的?我效仿他们一根一根地把高粱割下来,然后放好,很快我把七根垄开出来了。一回生,二回熟,我也慢慢地割了起来,很快我割了能有五十米左右了,崔景芳队长来了。他问我:你割的是哪七根垄?我当时正在聚精会神的割着高粱,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问我?我就把我割的七根垄指给他看,崔队长看明白了,告诉我你给人家的垄割了两根,自己的 垄扔下两根。这时我看到有两根垄的高粱没割,站在那。我要去割,队长不让我割。他去和挨着我的邢半拉子说:“你去把那两根垄割了”,又说:“人家把你的垄割了,你不是占便宜了吗?”你还不告诉人家,你干的什么事情啊?这时我才明白割串垄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把别人的垄给割了,自己的垄没割。崔队长又给我演示怎么割好高粱,他割高粱,让我看。我问队长:为什么一个人要拿七根垄呢?拿五根垄不行吗?崔队长让我看捆好放在垄上的高粱,他说:“你看看五根垄够长吗?,能放下高粱吗?”我一看明白了,原来高粱的长度必须得七根垄才能够放下。这时我看到高粱长得能有两米多高。在崔队长的指导下,我很好地掌握了割高粱的技巧,尽管有很多难点,但我不怕困难,恳于吃苦耐劳,每天手都被高粱叶子划破出血,我全然不顾,我很快学会了割高粱,而且一天比一天强,再也没割错过。我与男社员一同割高粱,虽然很累,但我得到了锻炼,又多 学了一样农活。从此再难干的农活也难不倒我。后来生产队的苞米成熟了,女社员开始擗苞米棒子了。我们又回到了女社员那掰苞米了。整个秋收割地的活我都干到了,我不怕苦不怕累,虚心地向贫下中农学习,拿出自己的全部力气,干好每项农活,我一天没休息过,再苦再难我都挺着坚持下来。我战胜了遇到的一切困难。敢于面对现实,经受住了农村劳动苦和累的考验,勇敢地闯过了生产劳动关,在农村广阔天地里继续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更大的贡献!(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意可联系删除。
总编:张同辉
作者简介
苑伟新,共和国同龄人,中共党员。1968年9月辽宁大学附中毕业,下乡辽宁省昌图县知青,1974年12月回沈阳工作,毕业于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文学爱好者。
《作家地带》
温馨提示
我们需要的稿件:
一、所投稿件需是本人原创,尚未在其他平台发表。因稿件著作权引发的纠纷,由作者自行负担。
二、大力倡导正能量作品。稿件内容不得含有违法或其他有碍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内容。不得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否则引发的法律责任由投稿人承担。
三、为提高稿件发布效果,平台编辑可能在忠于原创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适当修改,如果您不同意修改,请在投稿邮件中注明。
四、鼓励文学创新,扶持文学新人。
五、体裁以诗歌、散文(含随笔、杂文、书评等)、短篇小说等作品为主。
六、投稿请附百字左右作者简介。
七、投稿前,请务必添加总编微信zhenqingrushi1966,不然无法发放稿费红包。
稿费发放办法及时间安排:
作品发稿一周(七日)之内所得赏金,50%为作者稿费,50%作为平台维护费(累计赞赏在二十元及以下不结算)。作品发表一周后,以红包形式发放稿费。
微信:zhenqingrushi1966
邮箱:364702284@qq.com
《作家地带》编辑部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