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唐赵芳?:【走街串巷探古迹】(散文)

点击蓝字关注?三秦文学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走街串巷探古迹
文/唐赵芳
徐闻县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县,至今有二千多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积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可圈可点的徐闻古县城一方区域的文化遗存,令人赞叹!
一、走近红楼
踏上悠悠的古石道,穿过深幽弯曲的巷子,我们首先来到红楼。深藏于高低起伏的民居群宅中的红楼,位于徐城街道办南门塘居委会48号,始建于民国时期,至今有近100历史。因楼外表涂有红色,故当地人称为“红楼”。
掩映在绿荫之中的红楼,坐北朝南,3株高耸入云的大树,像3名坚强的卫士守护着红楼。楼房为两层仿法式砖木结构,温馨典雅,凝重端庄。这是法国殖民统治者占领广州湾后,于民国时期在徐闻兴建的楼宇。随着年代的远久,红楼虽仍旧坚固,但外墙部分墙体红色渐去,长出黑色青苔,阳台、门窗破损,有一株小榕缠绕在东边柱墩上,长着嫩绿的叶子,电线七零八乱,给人老态龙钟、岌岌可危的感觉。
凝视着沉浸在岁月中的红楼,一股穿越时空的追忆涌上心头。据有关资料记载,红楼原为古县衙门遗址,抗战结束后为国民党办公楼和图书馆,解放后为徐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相传田汉、宋庆龄去海南路过徐闻时曾经来过红楼。上世纪六十年代县政府搬至暑前街之后,红楼成为寻常百姓家,为县供销社和商业局职工的住舍。
由于红楼有着不平凡的历史,为徐闻遗留相对完整的民国时期建筑,是研究徐闻民国时期社会状况的可贵实物资料。为此,徐闻县人民政府于2011年5月列其为文物保护单位。从此,红楼得以永久地保存,屹立在徐闻古县城的一方热土之上,述说着岁月的沧桑……
二、品味“外翰第”
走出红楼,进入城墙路124号,就是我徐闻县负有盛名的“外翰第”。“外翰第”临街,门楼上嵌有“外翰第”三个大字,字体笔墨饱满。从门楼进入有一条笔直的通道。通道的尽头建有楼房,南边放有石湖,路边零星地生长着青青的小草。这就是韩氏家族的院府。
进入门楼的北侧有一座坐北向南的图口院宅,砖木结构。图口宅入门口也建有小小的门楼,匾额为“蕃椒”。小门楼前设有报刊投放处。庭院内有假山、花圃、摆放有盆花。黑宵衣旰褐色的假山层层叠叠,形象逼真,假山上有宝塔、亭台、阁宇,挂有国旗,非常美丽;花圃里花儿的香味充满庭院。廊墙绿藤缦绕,洁静清幽。
进入厅堂,正对面洁白的内墙上,涂有麒麟、梅花、鹤松等图案,左墙贴满各种各样的图片,有福字图、有主人韩少秋56年照的像片、有奖状,等等。靠墙的桌子上放有书册杂志、纪念物品(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建国70周年纪念章等。这些实物图片,飘逸着浓浓的文化韵味。
身体健壮且精神饱满的韩少秋老人坐在椅子上,他告诉我们,此宅院建于清代光绪年间,为其祖父韩之潮所建,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韩之潮,为岁贡生,清光绪海南琼山县教渝。韩之潮去世后,其后裔子孙秉承先祖衣钵,知书识礼。孙辈韩少南,西南联大毕业后曾任职民国行政院;韩龙光、韩文光、韩少秋等兄弟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奔走四方。解放后韩少秋任中学教师,现离休在家。这是徐闻县少有的离休教师。韩之潮的嫡子、韩少秋之孙也留学外国,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广州工作。
韩少秋津津有味的介绍,让我平静的心顿时涌动着难以言表的震撼。韩氏家族,不愧为一个书香门第,也是一个革命之家!
三、感受广府会馆
广府会馆为徐闻重量级的文化品牌,地处徐城民主路43号,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会馆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为江门、番禺等地商人,出自于经商、会行、联络、议事的需要而建的会所。
从会馆的通道进入,黑褐色的高墙方显巷道深深,踏上光滑的古石道,走过一个个拱门,穿行在疏漏下来的阳光里,不经意间,就会掉进历史的时空隧道,追思当年徐闻商业的繁荣和岁月流失的负重。
广府会馆建造颇具特色,以通道为中轴线一分为二,南为会馆正厅,北为副厅。正厅是四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面阔三开间,有走廊、大门、巨木屏风。门外石阶四级,两旁有抱鼓石雕。厅内九架梁斗拱结构,硬山顶,装饰木雕人物、花鸟虫兽,形象逼真。站在广府会馆的门前,举目仰望,蓝天白云下、砖木结构的会馆巍峨端庄,精雕细刻,古色古香,美轮美奂,堪称徐闻古建筑之杰作。
令人拍手叫绝的是镶嵌于大门上端的“广府会馆”匾额,为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新会谭国恩所题,字体稳重,苍劲有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四、寻访潘宅门楼
潘宅门楼在徐闻虽名不见经传,但它深藏于徐闻古县城一隅,成为抹不掉的文化遗存。
门楼位于文塔路中南段、南关境门牌坊的斜对面,东临文塔路至华建小区东门的通道,临路的围墙为青石垒成,四周为居民住屋。进入门楼的柴门紧锁着,里面杂草丛生,芳草萋萋,蝴蝶款款,蜻蜓飞舞。登上石头围墙跨入院落,坐南向北的门楼,门头青石板铺地,石柱门框,红色门面,有青石包廉,墙体为青石加红砖筑砌,门的顶端的红底匾额留有涂掉了的书体痕迹,墙上贴有竖式对联。门楼的屋檐破损,石体的宅墙和屋面由于长久的日晒雨淋,斑斑驳驳。
进入视线的潘宅门楼,并非真正独立的门楼,而是一个带有门楼的四合院,是潘氏族人居住的院落。由于主人长期工作在外,紧锁着的门楼空无一人,寂静而又深幽。
近观远看,大院墙体高高,庭院深深,气势凝重,应该说属于清代的建筑,至少也有上百年的历史。当我拍完照片跃出柴门的时候,一位过路的中年妇女停下脚步自豪地对我说,门楼现没有人居住,其家族的人非常出色,都在外地工作,也有在广州任要职的。于是我对潘宅门楼有了深层次的认知。
抚今追昔,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分。潘宅门楼,不一般的家族,过去曾经的显赫,如今依旧的辉煌。
离开潘宅门楼,结束今天的寻访。徐闻古城区众多的文物古迹,芬芳馥郁,让人回味无穷……
(文中插图来源于网络)作者简介
唐赵芳,广东省徐闻县人。大学本科毕业,湛江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南当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原现代书法研究会会员,蔡文姬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和“签约作家”。喜欢弄文舞墨,以我之笔写我之心。作品散见《贵州日报》《云南日报》《广州日报》《中国文学》《青海湖》《西部散文选刊》《作家报》等报刊杂志。参加全国性比赛多次获奖。获“中国旅游散文创作金牌作家”、“全国文学艺术精英人物”、“德艺双馨优秀作家”称号。出版论著《改革与发展研究》、游记《一路风吟》、散文评论集《芳草闲谈》。第二部散文集《拾回散落的时光》正在筹备出版之中。
往期回顾
【三秦文学】唐赵芳:【情钟新寮岛】(散文)
【三秦文学】唐赵芳:【唐宅寮村行】(外一首)
【三秦文学】唐赵芳:【获奖感言(附获奖作品)】
本期编辑:鱼儿姐姐
三秦文学团队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3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三秦文学》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功能,敬请关注。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稿件由《三秦文学》编委统一安排。
3、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稿费低于二十元者不予发放。赞赏到账后三日内,作者不主动与平台联系、不领取稿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6、主编微信:15705450195,qq:406073222
诗词群群主:珊瑚在网,微信:baojishanhu
诗歌群群主:杨洪民,微信:YANGHONGMIN
综合群群主:鱼儿姐姐。微信:sanqinwenxuezhubian
喜欢分享or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