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狐涂 | 龙卷风能预警吗?

6月23日下午,江苏盐城突遭龙卷风和冰雹袭击,截至24日上午,灾害已经造成98人死亡,846人受伤。愿逝者安息,望生者平安。
结论依据个人主观、片面见解,适用范围姑且认为是中国大部分省份吧,不讨论国外的情况。
个人结论:以中国目前的学科发展、观测手段和预报技术,预报龙卷基本不可能,预警难度也很大。龙卷的生命期非常短,空间尺度很小,这意味着在做常规预报的时候不可能做出龙卷预报,同时如果周围没有气象观测站和天气雷达的话,不在现场连观测龙卷的存在都不太现实,雷达的探测范围一般能有三百公里,除非很近,否则龙卷在雷达回波上都很难辨识,卫星云图更不可能看到了,所以预警难度很大。
但是,结合天气形势分析、物理量诊断以及数值预报,提前预报出一片区域未来可能存在强对流天气(包括: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雷电、冰雹等),是可以做到的,如果预报把握较大或者已经观测到,气象局一定是会发布预警的,因为预报员有责任,应发预警而不发,对预报员来说会有很大的责任和风险,没有预报员会选择不发。但不是绝对,有些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生长和消亡实在是太快,范围又小,从开始到结束在20分钟以内,雷达每6分钟才一张回波图,而且空间分辨率有限,很容易漏掉。
且不说是不是真的有龙卷发生,即便是真的有,漏掉可能性也非常大,事实上我根本不相信能在龙卷出现前明确地、提前地提出即将出现龙卷这样的结论,无论是提前1-3天的预报,还是提前几个小时或者几分钟的预警。如果有人说他明确地提前预报出了龙卷,我个人认为要么就是吹牛,要么就碰运气。能够报出那里有一定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这是可信的,但是明确预报或者预警龙卷,我坚决不相信。
而且,预报或者提前预警龙卷的理论可行与否,与预报员实际值班时能不能做到,根本就是两码事,美国可以不代表我们可以。如果专家说可以做到,那他一定不了解实际业务情况,建议他去市级、县级气象局实际值班,试一试他能不能够明确预报或者提前预警龙卷。很多专家连预警什么时候发,怎么发都未必清楚。
首先,说一下天气预报的时效性问题,短临(2小时以内、)短时(6小时以内)、短期(3天左右,一般不超过7天),中期(10天左右),延伸期以上(15天),各种趋势预测(月预测、汛期预测、年预测等),以上是个人学习和见解,可能存在错误,且各地气象局可能根据业务有不同划分。
然后,不同时效内的天气预报,其预报手段和方法可以说是不完全相同,这里涉及到一个气象上喜欢说的概念,尺度,即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对于非专业人员,可以简单理解为引起天气的天气系统的生命期以及其在空间上的范围,列举一些常见的影响系统:高空槽、切变线、低涡、阻塞高压、气旋、反气旋、锋面、台风(不同等级台风对应有不同名称),这些天气尺度或者行星尺度系统,水平范围可达上千甚至上万公里,相对容易观察和预报,而像一些中小尺度的系统,比如中气旋、小的对流单体、龙卷,大一些的几十到一两百公里,小的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甚至更小,很难观察和提前预报,主要依靠提前或者实况预警,有些干脆就漏掉看不到,比如龙卷就非常容易遗漏观察不到。
从统计结果和个人工作感受,目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短期是最高的,晴雨预报准确率各地不同,但一般都在70%以上,不管你信不信,也就是说,3天以内预报有雨,从统计上来说,你基本可以认为有70%可能性是对的,3天内到7天晴雨,趋势可以参考,一般不会漏掉大过程,也就是说如果7天内如果有很强的天气过程,比如大到暴雨,或者台风,一般不会漏掉不报,但同时天气是在不断调整的,今天我报7天后有大雨或暴雨,也许我明天再报的时候,就是5天后就开始有大到暴雨,或者预报降雨的量级有变动,都是正常的,说明资料在更新,预报员也在对预报结论进行订正,当然事情无绝对,空报、漏报都是可能的,而且也不少见,特别是一般性的小雨、中雨,报了没下,或者下了没报,都是可能的。
7天之后的预报,只能说作为参考,准确率确实不太高,一般都是提供给一些部门内部参考,不对外发布,更长时效的预报甚至预测,有些时候是不得不做,我们也知道准确率不高,但是有些单位需要,我们不得不给出一个结论而已。
时间长的报不准,时间短的也很为难。我们根据资料和分析,对于明天的预报可能有晴、多云、阴天、小雨、阵雨、中雨、大雨、暴雨等等,但一般不会直接预报明天有冰雹、龙卷,这基本不现实,当冰雹、雷电、大风、飑等天气即将出现或者已经出现的时候,值班预报员如果看到雷达或者其他资料出现相应特征,就可能发布对应的预警。常见的是雷电和暴雨,当雷达回波强度达到50dBz以上、回波顶高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雷电是常常发生的,这时候需要发布雷电预警,雷电预警的时效好像是两个小时;当雷达回波强度和范围根据估计可能达到暴雨时,会发布暴雨预警;而冰雹稍微少见一些,形成冰雹的条件相对严苛,冰雹的雷达回波也有其区别性的特征,比如出现三体散射回波、回波强度达到60dBz以上、有高悬的强回波以及弱回波区,那么出现冰雹尤其是大冰雹的可能性很大,那必定发布冰雹预警,但是这是教科书般典型的回波图例,有些冰雹特别是小冰雹,很可能回波仅仅只是强一些,预报员会认为对流单体发展不够旺盛,往往只是发暴雨、雷电预警而不发冰雹预警,这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强对流天气的发展基本都是对流单体发展的结果,本质上是相同的,但是在一些条件下,种类却不相同,所以如果发布了雷电预警,特别是雷电橙色甚至雷电红色预警,天气就已经比较强的,市民应该有这样的警觉和意识。从服务的角度,现在的预警信号短信,一些省市已经开始在雷电预警中提醒伴有短时强降水和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或者在暴雨预警短信中提到注意防范雷电,因为很多时候,很难区分开来究竟会不会出现各种强对流天气。
说说龙卷。“雷暴云底伸展出来并到达地面的漏斗状云叫做龙卷,龙卷伸展到地面会引起强烈旋风,这种旋风叫做龙卷风”“一般认为,阵雨、雷电、冰雹、强飑、龙卷风,这几种对流性天气现象所要求的积雨云高度和强度,大致上是依次一个比一个更大”摘自《天气学原理和方法》,中-γ尺度天气系统大概空间尺度2~20KM,龙卷基本就是这个尺度。我没有在值班的时候遭遇过龙卷,据我所知,龙卷发生的频次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这也是难预报、难预警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之前已经提到,就是时间短、范围小,雷电、冰雹、大风仔细一些,好歹还能看到,能够分析,提前预警,龙卷难度非常大,几公里、十几公里的东西,指望在一百公里之外的天气雷达上看的很清楚不现实,而且很可能有的预报员根本没有机会真正预报过龙卷。
想说一些废话。气象局不是万能的,就不要什么都指望气象局了。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老提局部、局地吗,因为一个市的城区或者一个县城,我们预报有雨或者没有雨,多大雨,其正确性都完全取决于气象局或者气象观测站的那一个雨量桶,同一座城市其他地方下不下雨、大不大,没用啊,中国气象局考核我们就根据气象局那一个指定的雨量桶,所以为了我们的考核评分,我们会优先考虑当地气象局头顶下不下雨! 但是我们又要服务,气象局那地方或许不下雨,大学城可能会下、广场可能会下,城市那么大,很难知道一朵积雨云飘过来雨会落在哪里,或者某个地方会不会有局地性的降雨云团发展,所以就会出现“多云,局地有阵雨”这样的结论,它的意思是,预报员考虑降雨的可能性小,或者大范围有雨的可能性小,但是也许某些地方会有雨,那么你们的活动如果跟天气比较有关联,是不是就要自己注意一下呢,当然,如果即将有强降水,一般都会提前发预警,但是也不能都指望气象局报的天气和你头顶那一平方米的天气一样啊。
另外,阴天、多云、晴,考核标准都是没有降水,区别是云量。在一个空旷的地方,把你所能够看到的天空分成十份,七份以上都有云覆盖,没下雨,就是阴天;3-7份,即多云;云很少,就是晴。我们预报的时候不一定严格区分,一般不下雨,考虑天空状况还可以,就直接报多云了,只要不下雨,都算是对的。而温度预报,考核是以气象观测场距离地面1.5米的百叶箱中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为准的,不是一般的人体感受温度,更不是大夏天柏油马路的温度,温度预报的误差范围是正负两度以内,不要以为正负两度以内很容易报,如果你觉得明天是阴天,你的高温会报低,因为云遮挡了阳光,但是如果明天在12点到16点当中哪怕只有半个小时天空短暂放晴,很可能高温就会比你想的要高,那么就很可能报错。
气象局现在不断增加业务,不断增加工作量,有太多部门觉得他们应该得到气象局的服务,民众也非常不理解气象局,预报员,特别是基层、一线的预报员,已经渐渐开始有演化成高危职业的趋势,同时报酬非常低微,一些地方的基层已经出现离职的现象。看到沉船事件的定性是大风大雨引发,我的第一反应是担心那个地方的气象预报员,如果一定要追究责任,会不会追到他们的头上。相信我,没有那个预报员能够在打雷下雨天安稳,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希望报得准、预警及时,一场雨对于一些人也许只是淋湿衣服,对于一些预报员来说,也许就改变了他的命运,这并不夸张。
一个月有三十天,我们预报准确27天,剩下三天中某一天某个市民晒被子被雨淋湿,他一辈子都只会说气象局都是饭桶,都报不准,这个段子能够代表一些现状。
每一年的汛期,都是煎熬,每一天天气过程,都是考验。谢谢大家的包容和理解。
(本文转载自知乎 作者匿名)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