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最值得一看的10本新书!

第1450回微信号:iqingdan本期作者:魏小河世界太芜杂,我帮你整理培疯按:今天是教师节。对我而言,最大的老师,是阅读。
每当我看到为学区房和补习班焦头烂额的朋友,我就很诧异:义务教育那么简单的知识,按部就班学习就好了,何至于押上家长的全副身家和孩子的全副身心?一个孩子,就算把小学初中所有知识巨细无遗都掌握下来,也算不得人才。
马云前阵在一个学校的演讲,有一段话说的特别好:“我希望学校不要变成标准型的养鸡场、养猪场,它应该是一个野生动物园,什么样的动物都有,什么样的人都有,让这个孩子在这个学校里、在这个环境里面接触不同的爱好、不同兴趣、不同的人。”
北上广中产阶级的所谓“精英教育”,不过是在批量制造无趣的标准品罢了。不过马云的愿望,大概在校园教育是很难实现的。校园教育最大的善,是不要太满,要给人做其他事情的空间,比如玩耍、比如发呆、比如读书。
当然,阅读不只是青少年的事情,它应该是一个人的终身自我教育。
今天给大家分享书评人魏小河推荐的8月新书。我很喜欢小河这期的选书,如果你读上几本,等于结交了几位新的良师益友,可以拓宽心灵的丰盈程度。希望你喜欢。
01《晚熟的人》莫言这本书是莫言获诺奖之后的首部作品。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从2011年至今的十二篇小说。在这些小说里,「我」就是莫言,莫言就是「我」。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读起来颇有趣味。题材上,仍然是我们熟悉的高密东北乡。不过,这一次,莫言写得更多的是当下的乡村,以及乡村中的人。那些夸饰、偏执、狂妄,同时又生命力蓬勃的人。02《把自己作为方法》项飙没有人不喜欢项飚。作为顶尖的人类学家,项飚几乎没有一丁点学究气,甚至连学院气都没有,一脸好奇,诚恳,完全没有被任何话语体系收服,并且同时敏思,睿智。这本书是一本访谈录。从北京到牛津,再到温州,穿过了整个2018年。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访谈节目。因为没有摄影机的干扰,双方都谈得更深入,更尽兴。在这本书中,项飚与吴琦谈到了许多话题,比如对80年代的反思,对年轻人的无意义感,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阶层之间的流动,学术共同体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其中有项飚一以贯之的方法论,重视生活本身,而不是增殖的话语体系。03《回归故里 》迪迪埃·埃里蓬这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社会学著作。有必要先介绍一下作者迪迪埃·埃里蓬。他出生于1953年,是一位哲学家、社会学家、思想史家,同时也是一名同性恋,一名工人的儿子。关于第一种身份,那些光鲜的头衔,是他努力奋斗换来的勋章。第二种身份,是曾经让他羞愧,但也早已被他认同的独一无二之处。而第三种身份,他很少提及,甚至一直在试图隐藏。他在《回归故里》中写道:「对我来说,讲述性取向带来的羞耻比讲述社会阶级带来的羞耻要容易。」他在书中坦诚自己逐渐挣脱这一切的过程,并开始理解父母的生活。用阶级的角度,重新回顾自己的家庭。他发现,学校教育、社会规则,所有的一切都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无辜。这个世界对于平民阶层的暴力,比我们以为的要更为巨大。阶级从来都不曾消失,在我们的生活细节中,有时候会体现得尤为残忍。读这本书,有许多共鸣。04《男性的衰落》格雷森·佩里这个世界,几千年来都是按照男性的思维去设计的。很多不合理,因为时间的累积,而成为了传统,成为某种「正常」状态。而读《男性的衰落》这本书最重要的一个收获,或许就是意识到某些「正常」其实并不正常,它只是习惯而已,很有可能还是陋习。佩里在这本书里所做的,并不是简单的批判男性中心主义,也是在为这种刻板的男性气概松绑。平等的性别意识,不仅是解放女性,同时也是解放男性。05《荒野集》洛克威尔·肯特这是一本荒野生活日记。1918年,肯特和他9岁的儿子去到阿拉斯加复活湾狐狸岛上生活。他们一共在岛上生活了七个月,度过了一整个秋天和冬天。今年是这本书出版的100周年,也是这本书第一次以中文的形式出现。这是一本很适合在睡前阅读的书。它不需要太多的思考,也没有激烈的情节。这里记录的,只是肯特和儿子,以及岛上唯一的邻居——奥尔森爷爷的日常生活。刚来岛上,他们需要修整自己的小木屋。然后,肯特每天劈柴、做饭、画画、阅读、在岛上探险,和儿子玩游戏。这里的生活与世隔绝,却也更能体会到时间、自我和生活的意义。06《将军族》陈映真陈映真是台湾非常重要的作家,被称为台湾的鲁迅。不过,大陆出版的作品好像不是很多。这一次,理想国引进了他的小说全集,共三本,除了《将军族》还有《夜行货车》和《赵南栋》,收录了他从1959年到2001年创作的所有中短篇小说。陈映真的小说,很多写得都是小人物的故事。语言也和现今的汉语表达稍稍有些不同,似乎很老,但又很新。有人说,他写的是「20世纪平凡人的命运群像」。07《证言》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这本书是「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时隔多年之后,对《使女的故事的续写》。去年获得了布克奖。小说写的是《使女的故事》结局十五年后,基列国面临变革时的故事。如果还没有看《使女的故事》可以补起来了,如果已经看了,当然也不要错过《证言》。08《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看过「三和大神」的纪录片和新闻。所谓「三和大神」,指的在深圳龙华三和人力资源市场附近生活的一群年轻人。他们干一天休三天,吃最便宜的「挂逼面」,喝2块钱一大瓶的水,抽5毛钱一根的散装红双喜,在网吧里消磨时间。他们是逐渐走出社会主流的人群。挣扎在城市边缘,混吃等死,得过且过。我们不能仅仅用「懒惰」「不上进」这样的词语来批判他们,这并不仅仅是个体的选择。两位社会学学者,在三和待了半年,完成了这份20多万字的研究笔记,用白描的手法,还原了三和青年生存处境。09《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被要杀》之前推荐过郭建龙的《穿越非洲两百年》,其中有一些章节,讲到了卢旺达大屠杀的经过。1994年,卢旺达境内人口占多数的胡图族对作为少数民族的图西族展开全面屠杀,100天里至少有80万人遇害。本书作者菲利普·古雷维奇自1994年开始跟踪报道卢旺达的种族灭绝,先后6次前往卢旺达及其邻国,试图探究这场人道灾难的成因,倾听幸存者的讲述,记录这场人类的浩劫。10《激素小史》我最早知道「激素」个词,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当时我们县有一个景区引入了人妖表演,大人们会提到他们的命运,以及他们必须服用雌性激素。后来我才知道,雌性激素并不只是女性才会有,男性也会有。激素不仅和胸部发育,来月经和性生活有关。它们强有力地控制着新陈代谢、睡眠、情绪、免疫系统等等。激素是二十世纪医学里的新发现。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有很多关于激素的伟大发现,也不乏气愤的误导。这本书是一本生物化学方面的科普读物。这本书不仅介绍了激素的历史,还介绍了科学发现与谬误。PS.你最想看哪本啊??本期内容首发于魏小河流域公众号,清单重新编辑排版?猜你喜欢:《五条人书单曝光,果然是知识分子嘛。》- 清单 -出品人:培疯世界太芜杂,我帮你整理生活、电影、阅读、设计- END –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