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地带 ? 散文随笔】遂 昌 之 行 /陈慧娟(浙江)

遂 昌 之 行
文/陈慧娟(浙江)
浙江丽水,初一看,它既不响亮,也不耀眼,似乎从来没有成为全国向往的文化中心或文化热土。但是如果细细寻访,就会发现地处浙西南的千年古隅——遂昌,在文化上呈现出一种低调的厚实,平静的富有,不事张扬的完备。这一切皆因汤显祖和他的传世巨著《牡丹亭》。在文学戏剧上,从陶渊明到汤显祖,皆是顶级气象。因了这样一个人和这本书,我对这一份山水的神秘,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期待。
(1)
一向以为,初冬是享受远古情怀最合适的季节,所谓“开卷神游千载上,垂帘心在万山中”。叶叶草草凋零了,这份落寂就像久远的历史那样默默地注视着尘间的我们,容我们领略其间的高沉洁秀。中国历史上,可以完美演绎汉族历代王朝辉煌历史的,我看最近的只有明朝了,而遂昌刚好吻合我暗自的喜欢。车抵遂昌,见烟雾飘飘,溪水潺潺,山谷叠翠。汤显祖纪念馆,遂昌人称之为“汤公馆”。它设在古色古香的陈家大院。从深巷里走入,墙上有些土剥落着,青苔印迹在石板、墙根上,苍古自然而生。在落了叶的紫藤花架下穿行,想象明年的春该是馨香满园,紫气氤氲。入得纪念馆,但见几个面容姣好的女孩,手执折扇,眉目含情,婉转吟唱着: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一唱三叹的行腔,柔媚软侬,充满了人世间的儿女情长,一时间,就像有一片清凉的水漫来,透凉的身心都浸润铺展在幽咽的溪水之中。曾任五年知县的汤显祖画像栩栩如生,但眼神里还是有些忧郁,许是天下的才子都是这般情状不成?汤显祖是十六世纪中国明朝中叶的大文学家和大戏曲家。万历十九年间,他以《论辅臣科臣疏》弹劾申时行并历数朝政腐败、科场舞弊、弄呈贿赂、言路阻塞等弊端,触怒了明神宗而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并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调任浙江遂昌知县,直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辞官。中国古代历朝对犯人的惩罚,条例繁杂,但粗粗说来无外乎打、杀、流放三种。打是轻刑,杀是极刑,流放不轻不重嵌在中间。灾难,对于常人而言即是灾难而已,但对文人而言就不一样了。在灾难降临之初,他们会比一般人更紧张、更痛苦,但在度过这一关口之后,他们中一部分人的文化意识有可能觉醒,开始面对灾难寻找生命的底蕴。遂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峦重叠,土地贫瘠,这是汤显祖头一回独当一面治理这个地方。受王守仁的“致良知”、“知行合一”思想及儒释道的影响,汤显祖极为崇尚“至情论”。在汤显祖看来,这个社会充斥着礼法与权势,唯独少了情。正是由于“至情”思想的支配,汤显祖在遂昌任期内关注生命,充满人情。
汤显祖最出色的事迹,当为一是“遣囚度岁”, 二是“纵囚观灯”。上任后的第一个春节,他遂打开狱门,让囚犯在除夕之夜回家与家人团聚,归监之日,囚犯无一借机逃走,统统如期回来。元宵节时,他则让囚犯梳洗穿戴整洁,由狱官统一带到城北河桥上观花灯,体悟 “绕县笙歌”的欢乐景象,这些个举措使得囚犯及其家属感恩戴德。一连几年,遂昌的社会治安得到根本的好转。《牡丹亭》中提到的升平景象“山也青,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三两声”,正是出自汤显祖在遂昌的经历。一时间,遂昌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他推行“仁政惠民”的政策,每年春耕农忙时节都率衙役将鲜花、米酒和春鞭送到田间地头,举办“班春劝农”活动,激励农民精耕细作。他也努力减轻百姓的徭役,抵制朝廷搜刮民脂民膏的矿税。权贵前来“打秋风”,他则只以一盘炒辣椒、一碗家常豆腐,外加一盆丝瓜汤相招待。体察民情,打探民间疾苦,百姓的冷暖凉热全纳入了心胸。也因此,他赢得了百姓深切的拥戴。政务余暇,遂昌的秀美山水与风土人情更激发了汤公的创作灵感,吟诗作赋,啸闲咏歌,在当地写下了无数的诗文笔墨,其享誉世界的代表作《牡丹亭》即诞生于此。汤显祖之所以能在流放中给历史留下重重的印记,在于他内心真正的成熟——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寂灭后的再生,成熟于荒山野岭、穷乡僻壤。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无须张扬的厚实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汇成了湖,结果—— 千古杰作鸣响。汤显祖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遂昌这块土地,让它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从此进入文化的史册。关于《牡丹亭》的意义,作者也有一番点题,曰: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是古典主义爱情的经典诠释。爱一个人,必须在程度上爱得死去活来,必须在时间上爱得一生一世,必须在空间上爱得上天入地。这和当下人们追求的但求一时不求永远,简直是天差地别了。站在“汤公馆”里,我长时间地举头四顾又终究低下头来,我向汤显祖的灵魂祭奠。其时,墙外绿黄斑驳的枫树在风中摇曳,夕阳的余晖映着一角青苔暗长的高墙,又把它的影子投射于庭前。明朝的那些事儿仿佛在空气里传递着,清晰如故。《牡丹亭》的绮绣珠玑也生成一个丽妆的华美倩影,“他依太湖石,立着咱玉蝉娟。待把俺玉山推倒,便日暖玉生烟。捱过雕栏,转过秋千,肯着裙花展。敢席着地,怕天瞧见。好一会分明,美满幽香不可言。(《牡丹亭》唱词)。那摧枯拉朽的爱情,缠绵稠丽的唱腔,穿越时空,朝我们裹挟而来。在古朴城墙的一隅,邂逅汤显祖,邂逅杜丽娘与柳梦梅,文化之旅令人心旷神怡。小城遂昌,填补着现代人追寻古朴的空白,重拾起对中国古老文化丢失已久的记忆。
(2)
告别先生,然后寻访有“瓯江源第一飞瀑”之誉的神龙谷。神龙谷因瀑布状如游龙,飞泻于深谷山涧得名,落差竟达300余米。兀立于陡峭悬崖之上,俯看脚下的瀑布势如破竹,一跃而出,恍如神龙出山,锐不可当。瀑布两侧山势险峻,植被茂密。当年,刘英、粟裕领导下的红军挺近师进驻遂昌,在山林间开展了长达3年的游击战争,将军破壁,英雄已矣。 雨后初晴,岩缝里存留的雨水顺着凹凸不平的岩壁,忽而依山傍峭逶迤而下,忽而悬流赴壑,散若雨洒。放眼望去,瀑影亮丽,危岩沉郁,一明一暗的色彩在眼前变幻,犹如耳畔响起一首山水的二重奏。其实,一走进神龙谷,便走进水的交响世界,水声淙淙,不绝于耳。峡谷中涛声荡漾,忽而婉转,忽而雄壮,有如一曲人间天籁。时而,呼啦啦一阵疾响,跟着是一阵阵啾啾的鸟叫声,游人的脚步惊动了洞穴中栖息的雨燕,刹那间,腾飞的雨燕如一团黑色的烟雾,陡然升起,又慢慢飘散在峡谷上空。当地人告,这叫百燕鸣谷。景区内,目及所至皆是浅滩,浅滩有小桥绿树,有天光云影。那清湛湛的溪水,曲泠泠地流转,静听水厮斗的声音,默视水花在阳光下幻成的若霓若虹的奇景,使人忘掉自己是在这个充满喧嚣和浮躁的尘世了。出神龙谷,我们前往距县城不远处就是闻名遐迩的遂昌金矿。还未到金矿,一个巨大的金字塔建筑便映入眼帘,“金字塔”上一条斜着的隧道造型独特别致。据悉,整个矿山有20多条垂直落差达40米左右的隧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矿区金银开采历史悠久,历代迭经兴废。至迟在唐代上元(674——676)年间,已经有采冶活动。宋代设有永丰银场,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成为全国最大的矿银产地。其探矿、采矿、冶炼技术长期居世界领先水平。遂昌以现代矿山集黄金生产与环境保护于一体,生态良好、景观优美,被誉为“江南第一矿”。究竟是金矿周边特有的植物让乡人明白了金子居于此地,还是泥沙俱下之时发现了闪闪发亮的金矿,抑或是世外高人参阅古书所闻,还是哪位神仙到此“点石成金”?反正,唐代、宋代、明代以至今天的金矿,遂昌出产金子已是个不争的事实。
坐着矿区小火车,驶入金矿的幽深隧道。入得唐代矿洞,光亮处,两侧墙壁上清晰可见许多金色闪光砂料 ,众人惊呼许是残留的金砂。试图用手去沾染些,却一切皆徒劳:两手除沾染些墙壁上的水渍外,并无它物。旋即,我们又到了久负盛名的明代矿洞。明代矿洞其实是一个洞内大厅,高约140米。矿洞四壁遍布半圆形的凹坑,这是古人用最原始的烧爆法采金留下的痕迹,名曰烧爆坑。据说自唐代开始,有一种开矿方法,是用柴火烧烤矿体,再用冷水浇注,矿石就爆裂而下。古人将热胀冷缩原理用到了极致。古人为什么能在原始森林里找到这一支矿脉?他们又是怎么解决矿区通风问题的?所有这些谜底都有待后人去揭开。明代皇帝朱元璋金窟避难、丞相刘伯温听泉探金脉、金银婆婆镇山守金、汤显祖探矿遗址,这些历史渊源和民间传说,使遂昌的金矿之旅更平添些个意味深长来。矿道里,一排排陈列着遂昌历史渊源为题材的灯箱,看得出布展人的良苦用心,飘摇的灯光映得人诡异光怪,恍如置身聊斋之境,而我们这群谈笑风生的漫游者走近那个模拟的矿难小屋时,矿难的场景让我内心震惊,一下掉进了失语的深阱,甚至怀疑,是不是每一种资源的获取都须用鲜活的生命来祭奠。一层层地走下来观赏,从小件的手工敲打工具到庞大的重型机器,无论是采矿还是冶炼,手工开采慢慢转成了机械开挖。生产资料的转变方式也与人类的生活方式一样,原始与现代的重要区别总是与手中持有的物件息息相关。走进遂昌的博物馆金库展示厅里,一块沉甸甸、亮闪闪的金砖映入眼帘,许多游客都争相与它合影,或拦其入怀、或贴近耳际,或送至唇边做亲吻状,希望能沾些金气。置身其中,不由得跃跃欲试。双手艰难地抱起价值百万闪闪发光的金砖,果然印证了寸金寸斤的说法。此时脚步虽趔趄,心情却灿烂。离开金矿,每个人都是笑意盈盈,也许是一亲“金”泽带来的愉悦吧。
(3)
南尖岩景区隶属于遂昌县王村口镇,位于遂昌县西南部,东南与风景区桂洋林场及神龙谷接壤,西接王村口革命遗址。通往南尖岩的山路弯弯绕绕,大山里的树已然显出萧瑟模样。摇下车窗凛冽的寒风吹在脸上,刺刺、辣辣的,多了份令人生出“上天有好生之德”,何以这般萧杀的感慨来。夜晚入住南尖岩宾馆。所在地叫石笋头村。村子三面临着悬崖,村后也是峭壁。海拔1400多米。行前,有朋友说,南尖岩的云雾乃为令人炫目的无言之大美。于是次日天光微露,直赴海拔1145米的南尖岩顶,坐看云起时。远处,乳白色的云雾,像飘渺的轻纱,从谷底袅袅升起。霎时,整个苍穹,云海茫茫,团团如白羊遍野,缕缕似丝帛垂空,疾疾如金戈破空,萧萧似怒马嘶鸣,淹没了起伏的丘陵和层层梯田,遮盖了一半的村落和经过一夜烟雨洗礼的山顶。直到太阳出来,云雾渐散,天柱峰、千丈岩、望夫石等几十处景观才重现眼前。此时的阳光给绿树染上金色的烟雾,每一片叶子都接受温暖的爱抚。山影下丛集的灌木陷入一片阴润。树枝上、竹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让你不忍心去触摸和伤害。空气中弥漫的是一阵阵野花散发出并夹杂着泥土气息的怡人清香。山谷间回荡着晨鸟的啁啾声,让人陶醉。在飒飒冷风中,古旧的泥墙、青瓦、门楼、苍苔,以及风雨剥蚀的痕迹浑然一体,昏暗的色调,虫蛀的门板,端的是“简远、古朴、天然”。而墙角石缝里钻出的野生植物,伸展的叶片,鲜亮得蕴满生机,让古村落显得更为苍凉。令人惊异的是,这里的竹林广可数亩,披山匝地,真个是幽篁似海。已是冬日,可管管竹竿依然凝翠欲滴,一根根碗口般粗细,孤傲,笔挺,直愣愣冲天竖着,疏枝斜出,窄窄的竹叶短剑似地簇拥着。忍不住用手指轻轻一弹竹竿,声若叩玉,脆亮,空灵,清韵悠长,余音依稀细若游丝地、若断若续地向四野无尽地传开去。呵,好个竹的清音。我想截一节带回去,闲来敲叩,但一节枯竹,只算得梆子,失去了生命的伴奏和大地的共鸣,便不再有此清音。要听这清音,恐怕唯有在这深山之处吧。彼时,我复又再弹竹竿,冷不防竹叶间残滴砸下,落在脖子里,凉意顿袭,忙缩头耸肩,四顾无人,伸伸舌头笑了。
冬阳温软,如绍兴花雕,浸人欲醉。放缓脚步,歇歇走走,不知不觉竟踏进一处四合院,有几根立柱梁檐雕满了凸起错落的花草异物,那不是浅显的浮雕,也非雕虫小技,刀法的大开大阖显现的鬼斧神工,虽看上去灰暗,却仍令人神往。在灰暗的木雕群之旁,有一小片荒芜的土地,花草疏落,荒草离离,一两朵花的娇艳,半缸水中静谧的浮萍和一缕绿丝般的水草与这木雕的梁栋相辅相成,既有历史陈迹的呈现,又有着草枯花落,生生不息的生命轮回。让我想起世间万物的新陈代谢,一切,都将陈旧,一切,都将成为历史的陈迹,大千世界,概莫能外。在天地之间,南尖岩是寂寞的。静静的阳光,静静的风,静静的不起波澜的岁月。这里没有香火庄严、禅房幽深的气氛,没有游人如织、熙熙攘攘的景象,更没有达官贵人光临的显赫场面。南尖岩宁静得像一口青苔封衍的古潭,也像草野间淌出的清泉那样朴实而透明。僻静的山坳,袅袅的炊烟,木门推开的吱呀声,石阶旁蹲着吸烟的老头 …… 踯躅在南尖岩这乡野土地上,都市恍惚中云烟般淡去,令人感受着一种敦厚凝重和恬淡平和。小山村数百间木构民房已然老朽衰败,我虽然不能细致了解小山村生活最深刻的意蕴,却对这种古老的文明抱以尊重,并且用想象弥补史识的短缺。在心理意义上,我不能摒弃民间的文化财富,便会遥想小山村的农耕和樵采的生命印记,在流逝的滔滔岁月里,追寻远去的大山杵声。目之所及,以老弱居多。枕着润碧湿翠,默默地享受寂天寞地已无法留住年轻人走出大山去寻找新生活的梦想了。人总是喜新厌旧的,总是期待舒适、富裕,总是贪婪的。人奔波于滚滚红尘之中,承受着身心的毒害。可人不该忘记大自然的赐予,山野里的阳光,清净的空气和水,才是生命得以存在的最平常、也最可贵的需要。在南尖岩,我慨叹任何事物都逃脱不了时间的剥蚀和损毁,也无法超越时间的制约。可人,不能没有家族,不能割断历史。或许,那些萍踪浪迹的漂泊者,这里还保留着那刻骨铭心的爱与童年,这里仍是其生命之根与心灵的家园。小山村在山水之间存在着,也在浪游者的心里存在着 ……
总编:张同辉
作者简介
陈慧娟,笔名慧子,浙江温州市人。浙江省写作学会理事、鹿城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江南视野》教育版主编。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文学写作。有散文、随笔、教育评论散见于《中国剪报》、《海外文摘》、《现代教育报》、《教师教育研究》、《钱江晚报》、《江南游报》以及温州各类报纸杂志。“话惑”一文入选《中学生千字议论文》读本。著有散文集《行韵涓涓》《半帘蕙风》。
《作家地带》温馨提示
我们需要的稿件:
一、所投稿件需是本人原创,尚未在其他平台发表。因稿件著作权引发的纠纷,由作者自行负担。
二、大力倡导正能量作品。稿件内容不得含有违法或其他有碍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内容。不得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否则引发的法律责任由投稿人承担。
三、为提高稿件发布效果,平台编辑可能在忠于原创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适当修改,如果您不同意修改,请在投稿邮件中注明。
四、鼓励文学创新,扶持文学新人。
五、体裁以诗歌、散文(含随笔、杂文、书评等)、短篇小说等作品为主。
六、投稿请附百字左右作者简介。
七、投稿前,请务必添加总编微信zhenqingrushi1966,不然无法发放稿费红包。
稿费发放办法及时间安排:
作品发稿一周(七日)之内所得赏金,50%为作者稿费,50%作为平台维护费(累计赞赏在十元及以下不结算)。作品发表一周后,以红包形式发放稿费。
微信:zhenqingrushi1966
邮箱:364702284@qq.com
《作家地带》编辑部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