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营洲:坚持是否可以一直坚持

昨天晚上9点,随着《中医祁谈》又一期音频节目的上线,第三季按照原有的规划暂告一段落。
我给参与第三季工作的小团队成员们一一道谢并一一鼓励,结果所有人的回复都指向一点:坚持。
所以,此文就特意聊聊“坚持”二字。
启动中医祁谈第三季的时候,我谈了我的想法,我说我希望讲一讲中医和英语的结合,讲一本英文版的《中医基础理论》,最终把节目命名为:听着英语边学中医。详细讲英语,详细讲中医,没有侧重,不分彼此,都是我想讲的。
团队有人不看好,因为中医本身就很小众,再加上要用英语讲中医,那就更小众了。
怎么办?
一来,心念一动,便不愿放弃。其实坦白讲,这个心念是早就在心底深处生根发芽了。很多事,再不实施,就真老了。
二来,做临床医生,越临床就越意识到根基的重要性。坦白讲,我在临床中对任何一个疾病的诊断治疗都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作为出发点进行的。所以,如果不再认真细挖,就谈不上继续提高中医水平了。
三来,一直在新东方讲英语,并直至侥幸斩获集团级优秀教师的荣誉,如今在中医圈不把英语给发挥出来,就太窝囊了。
四来,做医生和做教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并不是能开口讲点什么的就都是讲师,教学本身是一门学科甚至是一门艺术,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才有可能锻造出来的。做了这么多年的老师,不继续挑战一下自己,对不起这么多年的努力。
总之,得讲!那如何才能讲得爽,答案是:得让自己爽!
遂告知团队我的决定:免费,随意,任性,不限条条框框,不考虑市场,只要参与进来的所有人觉得开心,同时英语水平和中医水平因此能得到提高。
除此,无他,剩下的就是坚持了。
然而这一开始不打紧,发现每一期的录制相当不容易,比起录制前两季来说,困难陡增。因需要英文和中文同时进行,英语思维和中医思维需要时不时切换,背后还需要阅读不同参考书做足铺垫,往往每一期录完,恨不得一身汗出。不过,好在炎热的夏天在密闭的空间中,周身毛孔全开,倒也通透淋漓。
立旗讲下一整本书,况且是一句一句讲,一句一句地讲英文,再一句一句地讲中文,最后发现每一期下来,最多也就是讲一两段文字而已,如果一整本书全部拿下,保守估计也得是两年的光阴了。但,既然已立旗开始,便不能半途而废。
剩下的就是坚持了,除此,无他。
第三季走过来,竟然发现,首先得到提高的是自己。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对中医的理解均上了一个小台阶,心中也算欢喜,觉得这份坚持也算值了。
拿英语学习来说,我一直都认为,朗读是提高英语最有效的方法,至少是之一。朗读的过程,不仅是在阅读,更重要的是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如若再有一个示范朗读,那便可以时时听到自己的声音和标准音之间的差别,可以随时加以斧正。
说到示范朗读,每一期的录制着实费了一番功夫。为了保证我提供的示范朗读尽可能一字不差,首先自己得先朗读熟练了。其次需要再次确认若干单词的发音,有些时候发现自己固有的发音和字典中有出入而察觉到自身的错误时,猛就一个激灵,于是记忆也就特别深刻。最后,开录,录下2-3遍,选择自认为流畅度、发音、情感等都拿捏得不错的一款。
于是不知不觉中,本来是要讲给别人听,却发现是自己逼着自己在提高。这也正应了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有些课是讲给有缘人的,更是讲给自己的。
从英文讲解到中文讲解的切换,同样需要刻意练习。往往中文一字一音,英文却是绵延不断,所以讲英文最忌讳中式化,反之亦然。所以这个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必须要去挖掘中英两种语言的巨大差距,比如节目中讲英文发音时,会经常给大家提到我的观点:拿着汉语拼音说英文,开口便是错。
举个例子,英文中的爆破音b,p,t,d,k,g和汉语拼音中的声母b,p,t,d,k,g在发音上有着巨大差异,然而很多中国同学就是直接拿着汉语拼音来对应英文中的这些发音的,于是所说出来的英语也就很中式化了。其实不仅如此,我的观点是:英文中,找不出任何一个可以和汉语拼音相对等的发音,如果有,要么是你的英文错了,要么是你的中文错了。
这么多年来,我至今都会每天读点英文,一是为了录课,另一方面已成习惯,而习惯的背后算是一种兴趣,兴趣的背后是得益于一种坚持。
坚持反复玩味,书中岁月长。
坚持二字,说到底就是不厌其烦地去做同一件事情,坚持到最后也许就看到了光明。
金融领域中有一个效应叫做复利效应,大概的本质是,你做一件事情A,会出现结果B,结果B会反过来加强A,然后不断循环。复利效应里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利率,一个是执行次数。利率高,执行次数多,最终的复利就会非常惊人。
比如你可以把要做的某一件事情本身看作利率,每天或者每个月所做的次数看作执行次数。最终复利效应的特点是,开始并不明显,次数足够多后,效果就非常惊人了。
这个也像极了荀子所说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当你不断坚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初期可能没什么效果,但,一天,两天,一个月,一年,继续,然后执行次数足够多之后,总有一天会触发质变的临界点,出现爆发式的变化。
日拱一卒,必有收获。
还有一个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大概本质是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换句话说,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事实往往的确也是这个样子的,因为我们经常也会发现,学习与不学习的人,在每天看来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在每个月看来也是差异微乎其微的,但等到五年或者十年再看的时候,会惊奇地发现一种人生和另一种人生之间已经有了不可企及的鸿沟。
鉴于此,我也经常会提醒身边的人,千万不要小瞧你的小学同学和中学同学,因为你们十年或二十年没见,但你的潜意识中还停留在若干年前对方的学渣形象,但若干年后的今天,可能早已今非昔比。因为非常有可能的是,对方在坚持着自己的坚持,并且早已经发生了质变。
所以,坚持很重要,只要坚持足够久,必然会和当初的自己,以及从未坚持的他人,产生不可跨越的鸿沟。
但又不得不承认,坚持这两个字,在看不到光明的时候,远远没有那么容易。
最近的一部电影《邪不压正》再次秀出了演员廖凡的演技,同时也有人挖出了他的艰苦历程。回顾廖凡在演艺圈的经历,不难发现他打了很多年酱油。大学期间,他的同班同学们已开始接戏拍戏,甚至小有名气了,他还在默默无闻。毕业之后,他的很多同学都成当红明星了,但他还是没有太大起色。然而可贵的是,他却在一直默默地坚持,一直坚持到最终的质变:获得影帝。
他在一次采访中说:“其实干我们这个职业,最难以忍受的就是等待。而且有的时候,你等待到最后都不知道有没有结果,所以很多人就放弃了。我只是坚持下来了,仅此而已”。
是的,很多时候,仅此而已。你坚持了别人不能坚持的坚持,甚至坚持到你自己都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还能再坚持,进而坚持到能把自己都感动得稀里哗啦的时候,也许就要看到光明了。
再牛B的梦想,也抵不住傻B似地坚持!
然而这个“仅此而已”的背后的确是没那么容易,因为一种坚持背后的默默付出和等待就是对你无情的考验和鞭策。
同时,一种坚持是否值得去坚持,得思考以下两点:
首先,你坚持的得是正道,否则你的坚持只会越坚持越害了自己。其次,从医学角度看,你的坚持是否当真在身体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否则你的坚持不是在挑战自己反而会让自己短命。
末了,反观自己,我的坚持是否可以一直坚持?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