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静读一本书:《原生家庭》

查看图书解读稿全文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点击“每日读书”菜单
水木君说:
晚上好,亲爱的朋友。今天要给大家解读的书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
作者:苏珊·沃福德&克雷格·巴克
前段时间,一位化名为王猛的北大毕业生,发表万字长文痛诉父母“罪行”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
看过新闻的人都感到很不平静:有的人觉得王猛从小到大被父母控制,抱以深深的同情;
有的人站在父母的角度,觉得王猛“拉黑”父母十多年不回家,实在是很过分;
有的人联想起自己父母的家庭也就是原生家庭,产生了倾诉家庭“原罪”的冲动。
的确,近年来,不管是在家庭教育领域还是在心理学领域,特别是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中,“原生家庭”一词都成了人们格外关注的高频词。
越来越多的人们相信,当一个人婚姻失败,或做出出格、违法的行为时,人们一定能从他的原生家庭中找寻到根本原因。
不可否认,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处事方式以及性格、人品、对子女的教育观念等,都会对原生家庭有一定程度的模仿与继承。
然而原生家庭是否完全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人生的诸多不如意,是否都要原生家庭来“背锅”?
我们今天讲的这本《原生家庭》,就为我们揭开了有关原生家庭的真相。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部心理自助经典,一起学习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吧。

什么是有毒的家庭?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着原生家庭的烙印。甚至有人说过:生活中所有的难题,几乎都逃不掉你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追根溯源,一个有毒的原生家庭,通常会表现出这六种面孔:
第一张面孔叫做不称职型父母。这类父母对子女的成长不仅不关心,而且还十分冷漠,他们在向孩子传递一种信息:你的感受无关紧要,只有我自己的才重要。
比如说,一些孩子的父母每天不是忙于工作,就是把孩子托管在寄宿学校,和孩子的心灵交流几乎为零。有的父母更加过分,甚至要让孩子来承担照顾父母的角色和责任。
第二张面孔叫做操控型父母。这类父母性格通常非常强势,孩子在他们面前不过是牵线木偶,他们根本不会考虑孩子的感受,喜欢强迫孩子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
比如说,在选择学校、专业、配偶等问题上,一旦孩子的意见和父母相左,父母就会用各种手段来压制孩子。
第三张面孔叫做酗酒型父母。顾名思义,这类父母常常以酒鬼的形象出现。
中国有一句俗语:酒是穿肠毒药。用来形容酗酒型父母非常贴切。酗酒型父母在酒精的麻醉下,根本无法维系正常的家庭经营,还会滋生出其他暴力行为。
比如书中提到的格伦,他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酒鬼,每次喝醉酒都要对格伦施暴。只要格伦出声,父亲就会大声侮辱他,甚至会狠狠揍他。
第四张面孔叫做身体虐待型父母。身体虐待型父母通常会有种种理由来殴打孩子,比如身心疲惫、精神压力大、情绪焦虑等等。
这类父母极度缺乏自控能力,只要有负面情绪需要发泄,就会选择对自己的孩子动手。至于对自己的孩子会造成什么伤害,他们根本就不在乎。
举个例子来说,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段长达4分钟的虐童视频,一个8岁的小女孩儿被狠心的父母残忍虐待,简直触目惊心。
第五张面孔叫做言语虐待型父母。这类父母的手段通常很隐蔽,他们不会直接动手去打孩子,而是使用精神虐待的方式,用各种否定的方式来打击孩子幼小的心灵。
比如,“我真希望你从来没出生”、“你可真笨啊,你猪脑子啊!”、“你这么蠢,活在这世上干嘛呀”等等。
言语虐待型父母或公开或隐蔽地用极其恶毒的语言,刻意侮辱、贬损可怜的孩子。他们无视孩子的情感和承受能力,也无视频繁的言语攻击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影响。
第六张面孔叫做性虐待型父母。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乱伦,这种类型的父母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
而乱伦的受害者们往往会保持沉默,让这种伤害更难曝光,因为受害的孩子们往往会感觉这种行为是一种难以启齿的屈辱。
比如书中提到一个例子,一位叫丽兹的女性编辑,她的继父是一位知名牧师。这位继父在布道时,是信徒景仰的导师,而私下里却是一个禽兽不如的东西。
2.
有毒的家庭会带给你哪些伤害?
家庭不仅是人生的港湾,也会变成成长的原罪。中国文化总是刻意强调孝顺文化,即使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也很难彼此吐槽父母。
但是不说不等于伤害不存在。有毒的原生家庭就像刺猬身上的刺,不仅会扎伤孩子的心灵,还会导致孩子一生面临各种困难。
作者总结了有毒家庭会给我们带来的三种伤害:
第一种伤害:自我价值感的丧失。
作者认为,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如果孩子在小时候,没有和父母建立稳定的连接,就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情绪容易波动,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丧失自我价值感。
我们来举个例子,在有毒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无法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他们该做决定的时候难以果断决定,很难自我欣赏,经常对自己说“这个我不行”“那个我办不到”。
孩子如果不断地贬低自己,或采取消极的态度,他的心理能量就会削弱。缺乏自信的孩子即使取得了成功,仍然会高度怀疑自己的价值并难以经受挫折,这种贬低自我价值常常来自于父母的否定、指责。
可是,一个优秀家庭中的孩子常常自我价值感很高。父母会欣赏孩子的优点,容忍孩子犯下的错误,认为孩子可以从错误中进行学习。
自信的父母本身会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而这会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孩子获得尝试的机会,即使是从错误中,孩子也会学习成长。最为关键的是,父母会接受孩子自身的独特性,不会用一个标准化的、统一的模式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父母会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价值,不会用先入为主的观念来想象孩子和规定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种伤害:人际沟通的障碍。作者认为,有毒的家庭会影响我们的人际交往。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有两个维度:
一是谈话取向,这是指家人在讨论各种各样的话题时有多开放。
二是遵从取向,这是指家人在多大程度上强迫家庭成员的态度、价值观和信仰保持一致。
谈话取向较低的家庭中,孩子提到的很多话题都是禁忌;高度遵从的家庭在沟通时,重点都会放在团结和谐以及避免冲突上,家庭内的各个成员有着鲜明的等级划分和区别。
举个例子说,那些有毒家庭的沟通,是间接、含糊、而且不真诚的。
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要么不愿花时间倾听孩子的真正需要,让孩子自由放松地诉说自己的感受,要么会用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孩子沟通或对孩子进行指责。
这时孩子可能会顺从,但会降低孩子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就会让孩子产生人际沟通障碍,甚至会影响孩子日后和伴侣的亲密关系。
而在一个优秀的原生家庭里,沟通是直接、清晰、明确的,而且成员之间是真诚的。
父母会以平等的姿态认真倾听孩子的需求和感受,然后明晰地进行回应,这对孩子而言是一种鼓励和强化,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愿意与父母沟通、向父母求助。
第三种伤害:心理问题的代际传递。作者认为,有毒的家庭模式是会在代际间传播的。
如果父母是在一个充满了暴力、虐待的家庭中长大,那么,一方面他们一直想要摆脱原生家庭的困扰和折磨,另一方面他们也会不由自主地模仿自己的父母,他们的子女也很可能遭受到家庭暴力。
比如说,一个5岁的小女孩在弹琴时,表现出了极大的随意性,老师讲过的正确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脑子里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迹。
她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可小女孩儿在琴凳上扭来扭去,没过两分钟又嚷嚷着要歇会儿。
此时妈妈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妈妈一巴掌挥了过去,小女孩儿的手背顿时就红了。
原来,在小女孩儿妈妈小时候,小女孩儿的姥姥就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就经常无端发脾气。
小女孩儿妈妈从小就是带着愤怒、恐惧长大的。所以,等到她有了孩子之后,会不自觉地把她所受的教育模式也迁移到自己孩子身上。
这就是子代通过模仿来传递家庭中的信念、价值和行为规范。
所以,心理学认为,一个幼年时期受过父母虐待的妈妈,尽管很想做一个好人,但一看到柔弱的东西,譬如小孩、小狗、小猫或其他小动物,她就忍不住想折磨它们,这其实就是她内心的客体关系的向外投射。
3.
如何摆脱有毒家庭的负面影响?
对于如何摆脱有毒家庭的负面影响,作者给出了这样几个实用的建议:
第一个建议:开始独立的生活。作者认为,当我们开始在生活和精神上独立之后,父母与子女之间就会建立一种新的关系。
子女只有开始独立的生活,才能在面对重大选择和人生走向时,在最大限度上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喜好,独立地做出选择,而不是被原生家庭干扰。
举个例子来说,你要做到经济独立、生活自理、有自己的私人空间等等。这个时候,如果你遇到事业和爱情的抉择,因为有这些能力的支持,就会让你少一些焦虑和纠结,不会把决定权交给父母。
此时的你,已经有了成熟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你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人生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提到的独立,并不是让你和父母决裂。因为一些成年人自己没有达到心智成熟,虽然生理上成年了。
但心理上还是处于叛逆期,认为父母在过分控制自己,就有意和父母制造冲突,这实际是不成熟的表现。
真正的独立是与之相反的,当一个人要过一个自己的人生时,父母的经验是不能忽视的,父母的人生经验也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所以,对于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一定要辩证看待,不能一味的抵抗,有时要学会圆融对待。
第二个建议:学会和父母“对峙”。所谓的“对峙”,指的是让受到原生家庭伤害的成年人,直接对父母控诉他们的不当行为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体验。
这部分的内容,可能会让一些重视“孝道”文化的中国人感到大逆不道。但是,作者告诉我们,真正要想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需要我们勇敢面对并割裂这些问题。
然而,当面的对峙很容易产生情感上的激烈冲突,让本来就很难缠的矛盾更加尖锐。那么有没有一种既有效又不那么直接的对峙方式呢?作者告诉我们,写信是一种可以明确表达自己情感的有效方式。
比如说,前面我们提到的格伦,他的父亲是个喜欢酗酒的人。格伦选择用写信的方式来减缓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
在信中,格伦首先例数了小时候父亲对他的所作所为,接着又重点谈到父亲喝酒之后,对自己的身心的伤害。
最后,格伦在信里对他的父亲提出了相关要求,希望父亲能够理解自己的精神痛苦,并给自己道歉。
所以,这种写信方式的对峙,相对温和地揭露了父母的种种不良行为,虽然不一定会让有毒父母一下子就改正自己的行为,但是对于受害者的情绪是可以得到良好宣泄的。
第三个建议:学会“角色调换”。上文我们说到了与父母“对峙”,这种方式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有点过于直接。
作者针对这些始终不愿意正面与有毒家庭交锋的人,给出了另一个更加温和的解决办法:角色调换。
所谓的角色调换,说白了就是换位思考,是一种温和的调节方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孩子小时候喜欢翻妈妈的包,这种行为是对于自我成长的一种渴望,孩子希望通过这种行为,去释放对于妈妈不在身边陪伴自己而产生的焦虑感。
同样,如果从孩子翻包的心理动机去理解父母,就会在某些程度上原谅父母做出的种种错事。
父母们的某些不良行为,就像孩子的无助一样,他们似乎有难以表达的焦虑和痛苦,他们可能只是缺少一个合理宣泄的出口。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就会发现有毒家庭对我们的伤害就会有所减弱。
这是因为,当我们看懂了父母的软弱,并且给予他们真正的理解和接纳,就可以让亲子之间相互理解,并且远离焦虑、恐惧和压力的感受。
所以说,作为一个人来说,与寻找快乐相比,远离痛苦是更加迫切的需要。当我们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给自己的经历、父母的行为做了诠释之后,我们曾经的人生痛苦就会相对减轻一些。
如果说一个人的童年与成年互为因果,那么很显然,父母从孩子的童年就多反思自己的教育观,让孩子有一个舒展而充实的童年,比单纯将原生家庭归为成长的“原罪”更有意义。
做到这一点,需要亲子之间共同面对困扰彼此的心结,坐下来找到问题所在,尽力去化解它,将之转化为向上生长的动力。
真正卓越、优秀的人应该具有这种意识,也就是在家庭中更多的是一名建设者、分享者,做到了自我与家人的和谐共处,让父母更幸福,让家庭更有爱,而不是扮演着受害者、分裂者的角色。
《原生家庭》这本书告诉我们,成长的心结,尤其是来自亲人的误解或伤害,终究是要解开的。
一个人最无法接受或释怀的,往往是来自至亲至爱之人的不解或攻击,这会给我们留下一生都无法愈合的伤口。
而回到童年,回到原生家庭,直面这些疼痛、伤口乃至内心的黑暗角落、恐惧之所,找到问题所在,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破茧成蝶,重获新生。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