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诗歌【前沿诗观】||本怀读诗:孙大梅五首诗||NO:1285期

点击上方湖北诗歌关注,我们在这里等你
本怀读孙大梅诗选
蓝 色
文/孙大梅
最低处的海
却拥有着最高天际里的蓝
距离也不能阻碍尘世间
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思念
小溪湖泊三川泽国
它们一生的努力
就是为了抵达一种没有距离后的自由
你看九月的大地
秋风瑟瑟已走过了很远
锦书依旧飞来了
浸满了:你没有说出来的那句
不可复制的底色
点评:诗中有落差表达,更有哲理呈现。
“最低处的海/却拥有着最高天际里的蓝”,“蓝”让天地间具有了共同,也让相隔何止万里的天海有了共鸣与共情。诗人却并不满足于此,她将“蓝”与“思念”再次链接,将大海之蓝视为“小溪湖泊三川泽国”“一生的努力”,在诗人看来,这并非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而然,而是“为了抵达一种没有距离后的自由”,因此而让这蓝色的汇聚有了别具意味的原生动力。
诗的第二段更进一层,由自然之蓝而升华为情感之蓝,即使秋风瑟瑟(或许也在象征诗歌主人公正渐入老境),但“锦书依旧飞来”并“浸满了:你没有说出来的那句/不可复制的底色”,这“不可复制的底色”应该就是蓝色吧,而这蓝色无疑象征着她一辈子对爱与自由的追求。
END
镜子
月亮这枚地球上资格最老的镜子
一枚会飞转的圆
它吸引了尘世间万事万物的眼眸
一天我躲在镜子前的
一个角落里:一只猫迈着直线
停在了镜子前,它用爪子够
在它之前落在镜子里的两只蝴蝶
蝴蝶是有灵性的昆虫
它们的遇见注定被拖进一场梦里
它们的行为让我发现:镜子不仅是
全人类时刻离不开的另一个自画像
点评:本诗的意味在末句。镜子似乎一直都是人类的专利,甚至“月亮这枚地球上资格最老的镜子”,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当成人类情感的寄托,并因此而有了成千上万与月亮有关的诗词歌赋。
孙大梅的独特之处在于打破这种认知的惯性,她发现关注镜子的除了人,也有各种动物,比如那两只蝴蝶,还有那只猫。“一只猫迈着直线/停在了镜子前”,这猫对镜子的关注,或许还是因为蝴蝶的存在,而这两只蝴蝶落在镜子里又是因为什么呢?它们落在镜子里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呢?是出自主观能动,还是有着某种客观因素呢?
作为读者,如果我们仅将蝴蝶落进镜子里视为一种偶然,视为一种客观,这其中是否有对蝴蝶的亵渎?在诗人看来,“蝴蝶是有灵性的昆虫/它们的遇见注定被拖进一场梦里”,而由这梦,我们是否会想起那位叫庄周的古人?而庄周之梦以蝴蝶为主角,是否说明蝴蝶自古至今都与人类考得很近?而这靠得很近里,是否包含了“镜子不仅是/全人类时刻离不开的另一个自画像”呢?由这面镜子,你又是否感悟到了所有生命的共性呢?
END
风铃草
在一望无际的深山里
神为雨季中那些还没有来得及
打开蓝色小伞的风铃草
投去了无数条隐形的力矩
我和外祖母淹没在这片初夏的森林湖畔
龙湾水库里的涛声
忽略了一阵阵风铃草的歌唱
此刻大地正接近苍茫
点评:在对孙大梅诗歌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外祖母在其诗歌里出现的频率较高,也许童年与少年之时,她曾与外祖母一起生活过。
本诗陈述了“我和外祖母淹没在这片初夏的森林湖畔”,又因“龙湾水库里的涛声”,她曾“忽略了一阵阵风铃草的歌唱”,而在多年之后,她似乎还在为当初的忽略而愧疚。
诗用较多篇幅凸显了神在。神在一般人看来虚幻,她却将这神写得实在,还特别悲悯——“神为雨季中那些还没有来得及/打开蓝色小伞的风铃草/投去了无数条隐形的力矩”,因这风铃草,让本来抽象的神有了具体感,同时还可亲可敬,这化虚为实的功力不可小觑。
风铃草乃普遍而又卑微的存在,其生存空间为“一望无际的深山里”,诗人看到它的时间为“大地正接近苍茫”,如此时空交错,让这些风铃草平添了几分沧桑与苍凉。倘若再推进一步,在诗人心里,外祖母难道不也是这些风铃草里的一株吗?
所以,诗人对风铃草的愧疚,也为她对外婆的愧疚;诗人对风铃草的怀念,更是她对外祖母的怀念。
END

这群急于跑出沙漠的小脚丫
蒙着漂浮的面纱
仿佛是一群偷渡客
冲出去
如起义前爆发的不约而同的心跳
瞬间构建了一个密不透风的世界
无数颗透明的琥珀
从天而降
旅途上彼此追赶又不知去向
点评:这雨写得富有动感,这雨写得妙趣横生。
在诗人笔下,雨不仅是“急于跑出沙漠的小脚丫”,并且“蒙着漂浮的面纱”,一旦有了这两点,它们那“偷渡客”的形象也就水到渠成。
而在第二段,这群偷渡客的偷渡或许没成功,于是不得不来一场暴动,其身份一时间转换成“起义者”,并借助人多势众“瞬间构建了一个密不透风的世界”,你是否由此感知弱者一旦抱团也足以震撼甚至改变世界?
遗憾的是如此抱团仅停留于从天而降的那刻——“无数颗透明的琥珀/从天而降/旅途上彼此追赶又不知去向”,即使诗人在雨点终于“起义”之时不免亢奋,但很快沉静下来回到呈现对象本身,并尊重客观事理,让雨最终回归为雨。
END
圣母百花大教堂
我跟随着雪花跟随着人群
一同迈入了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
所有的人均保持着长颈鹿仰望天空似的神态:
它通天似的穹顶
没有一根卯榫的横梁
让参观的人,一阵阵唏嘘一阵阵赞叹
神坐在祂的位子上默不作声地
看着这些祈求平安和梦想成真的人
祂知道:谁是被祂施洗过的门徒
走出了圣母百花大教堂
一道闪电
让我变成了一只原路返回的蚂蚁
你那经久不息的钟声阿
引领我:走在了没有任何风雨的旅途上
点评:本诗呈现的为异域题材。据百度介绍,圣母百花大教堂是天主教佛罗伦萨总教区的主教堂,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教堂。它为佛罗伦萨的标志,也是佛罗伦萨市内最高的建筑。教堂建筑群由主教堂、钟楼和洗礼堂构成,不仅规模宏大,更是整个文艺复兴初期的代表性建筑。
置身异国他乡的诗人,进入到这座举世闻名的教堂,一开始或许只是有些好奇,所注目的主要也为其外观,但随参观的深入,待她“走出了圣母百花大教堂”,居然“一道闪电/让我变成了一只原路返回的蚂蚁”,这是否有些夸张?“你那经久不息的钟声阿/引领我:走在了没有任何风雨的旅途上”,又是否过于突然?
好在禅宗有所谓顿悟一说,人对宗教的皈依也许就发生在转瞬之间。
作者简介
孙大梅,50后,辽宁沈阳人,现居北京。1991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暨北京师范大学文艺理论系研究生班。出版有诗集《白天鹅》《失落的回声》《远方的蝴蝶》等多部。
点评者简介
吕本怀,笔名清江暮雪,湖南省华容县人,六零后。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评论委员会委员,曾在报刊发表诗文评两百余篇。读诗以自娱,写诗为录世。
《湖北诗歌》微刊
总 编:路漫 韩林子
主 编:雪域探客
副 主 编:王兴中
主 任:大漠箫寒
群管主任:大漠(兼主编助理)
外联主任:优雅的枫叶
校 对:李旸 方启良 王建新
平台编辑:罗锦华 文玉冰
诗评编辑:大漠箫寒 吉方君 王建新 李旸 毛德海 罗锦华 方启良 文玉冰 何子轩 邓玲 刘兴全 鲍文贤 邱明华 甘新田 王兴中
《湖北诗歌》纸刊
总 编:路漫
主 编:韩林子
副 主编:张维清
主 任:雪域探客
编 委:麦聃 水晶苑 陈若水王兴中 二缘
刊名题字:管用和
《中华山诗刊》纸刊
总 编:刘东
主 编:韩林子
执行主编:雪域探客
编 委:张忠海 王保华 刘克海 叶传德 沈志彬
刊名题字:任蒙
《世界诗坛》纸刊
主 编:韩林子(中国)
副主编:淑文(新西兰) 林志国(中国)
编 委:无定河(中国) 佩莲(马来西亚) 王莘(新西兰) 大卫(加拿大) 木头脑子(新西兰) 陈金茂(美国)
图一:湖北诗歌
图二:雪域足迹
组稿:编辑部
编辑:罗锦华
《湖北诗歌》《中华山诗刊》《世界诗坛》纸刊备稿基地。投稿邮箱:
843887751@qq.com
欢迎转发点赞,看完记得点“在看”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