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金华) || 沈治林:溪埠头边的船渡

点击关注↑“永康乡愁”,风里雨里我们都在一起

溪埠头边的船渡
作者/沈治林
自古以来,船渡在溪流纵横的南方,都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它宛如一座座流动的桥,为人们出行提供方便。
我的老家北面紧挨着大溪(金华江,家乡一带称江河为大溪,小溪),溪边是一溜儿大石子垒的埠头,早晚两头挤满了洗洗刷刷的男男女女,甚是热闹,埠头脚就是船渡口,老辈人说:村上原本是无船渡的,约是民国时期,一个常年跑金华至兰溪货船的寡妇,过了中年渐感撑货船心力不支,看着这一带上下十来里没有船渡,两岸往来得从金华地雅苏或兰溪地石硖两个船渡过溪,得多绕十多里的路,常常有性子急的,索性游泳过溪,很是危险,便问船帮讨要了只拖船,停靠在埠头脚做起了营生,家就安在离船渡百十米的土坡上,用芦苇围墙,茅草盖顶,养些个猫猫狗狗,小鸡小鸭为伴,村上的大人小孩都叫她大船老嬷。
这一带原本是一片平地,沈村与对岸黄烟溪口,堰头,太子桥头同属板桥三保里所辖,因而盘根错节都是亲,荘湖沈氏宗谱载:明成化八年,洪水冲村,荘湖成溪,原从雅苏,郭塘,马达,贯婺桥至下余的金华江段,改道从沈村,江边,石硖,下龚至下余,弃弯走直。由此成因,沈村一带的乡村虽与马达,临江等自然集镇相邻,但村民仍喜欢坐船渡过江到黄烟溪口喝早茶,兜售货物置换商品。凭着撑船手艺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土改时村上还给她分了房屋与土地,过世后家里的亲属便把她埋在了离船渡小半里地的滩地土坡上。
接她班的是邻村马徐迁来村上的木根,他添置了只小船,让篾匠编了个顶棚,作娘船,用缆绳系固定在溪边,吃住全在上面,方便客人,随叫随到。时常吃饭时因过往客人叫得急,他放下饭碗就撑船,难得一顿热呼饭菜。
刚解放时,村上因地势低洼,又是沙质土,不是水涝就是旱灾,村民日子是过得艰难,除了耕种贫脊的土地,地里不忙时还得结伴过溪,去北山砍柴,挑石灰到汤溪厚大,金华小码头的窑厂,山货店换些个脚步钱贴补家用。砍柴走板桥,潘村,八石溪,到西山寺鸟巢岩的山垅,挑石灰则从堰头,上下郭,功塘,金村坞到上尹或白坑的山垅,木根听砍柴的讲,乌巢岩山下有块凸出的岩石,档在山路上,很不好走,但又没有其它路,一不小心柴冲或柴顶着岩山,人摔得伤筋动骨,他忙出钞票请村上的石匠宝明师,带着徒弟,化了小半个月、凿去了凸出的岩石清除了路障。
很快又到了六七月雨季,白坑垅里山洪冲毁了路上的小石桥,木根自己走不开,就差几个儿子带上干粮跟着村上人去帮忙修桥。
当时的船渡,船资甚微,没个定数,由着客人给点,村上人是不收费的,只是到了春夏秋,粮食收割吋节,木根才挑着箩筐上门兜三熟,多少任由农户根据过溪坐船趟数多少给一二勺谷麦,凡读书人,坐船过渡他只象征性地收一点,家庭有困难的,他一律不收,时间长了,学生不好意思,他就说只要你们好好读书,对得起一把泪一把汗供你们上学的父母就行,我少收点钱算不了什么的,因此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木根,还是大溪两边几个村上的学堂的名誉校长。
木根出钱出力乐于助人,自己的生活却过的吝啬,一个咸鸭蛋,配六七天的饭,掉到地上的一粒米都弯腰捡起来,剩菜剩饭从来舍不得丢弃,留作下顿作饭娘菜娘,他打趣地说:有娘的孩孑是个宝,有了饭菜娘的饭菜味道好。
三教九流行有行规, 船渡也一样,偶遇有做贼的或其它歹人上船,一旦撑船离岸,无论后面追来的债主如何叫喊,撑船人也是不回头的,道理很浅显,靠岸贼或歹人免不了受债主一顿打,最后扭送官府,一来二去冤冤相报,结下梁子,但撑船人会劝贼或歹人把偷抢的东西留下,再说些劝人为善的道理。五十年代末,国家三年困难时岁期,乡下的日子过得饥寒交迫,夫妻离婚的很多,木根总是一边撑船,一边劝当事人:撑船不怕顶头浪,夫妻分手悔断肠,那几年里数不清有多少对夫妻听劝后重归于好。
村上成立了农业生产互助组,低级社,高级社,木根带头把船折你入了社,船渡由个人成了集体,撑船由社里记工分,家里人说别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十个工分,你日夜在船上也拿十个工分,太吃亏了,他笑笑,做人那能处处打自的小算盘,况且我也习惯了,离开了船渡,听不见水声,夜里还真的睡不着。
撑渡人三百六十五日没得歇空,冬天冻死,六月晒死不算,最难的是每年农历五六月份的洪水期,水流湍急,水面从上游冲下来的柴草,木头等飘浮物多,为了安全木根便叫上子女帮忙,从原船埠逆水拉纤至二三里地的上高溪滩上渡,尔后顺着水流平稳过渡,到上沈扬柳窝靠岸,一日下来,浑身累得都快散架,因而木根老了,儿女没有一个愿意接班的,可船渡不可一日没人,村上就把本来在高潮水库撑船的村民金良师请了回来,随着经济好转,原先的木船改成了轮船,人工改成了动力,但无论是谁,村上撑渡的全都吃住在船上,因而上下渡囗,沈村渡口的生意是最好的,从有船渡至今上百年从没出过事。
近些年交通设施的逐步完善,金华江上架起了一座座桥,船渡失却了曾经的风光,2018年家乡溪埠头边的船渡,作为兰溪最后的渡口也关停了,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留给人们的只是那份荡悠悠的浓浓乡愁。

作者简介:
沈治林,兰溪人,金华市作协会员,出版散文集《情缘》,中篇小说集《兰江船娘》。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永康乡愁微信公众平台
应跃鱼 | 观《外交风云》想起永康神秘的多面女郎
乡愁 | 怀念回不去的童年
李广侠 || 卫星发射倒计时从这里开始
|好书推荐|
yong kang xiang chou
寒冬腊月,邀约三两位知己,围炉夜话。最好的暖,是轻雪落在屋前,你说眼耳鼻舌身意,我说色香声味触法。
今天,乡愁君给大家推荐了一本能闻得到茶香的日历——《有茶时光 2020年茶日历》,愿你安静从容,心存清趣。
扫下方?二维码订阅↓
|永康乡愁工作室|
?13506797066(微信同号)
感恩?阅读原文,点亮“好看”让世界看到你的喜欢。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